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照护慢性生存的家人,有意义么?

如果有,那么送家人去养老机构是不是不孝?

如果没有,那么送家人去养老机构是不是最优解?


最近我们注意到有许多老龄议题的图书出版,我们也很好奇,这些书是否能够回答大家关于养老、照护的疑虑,或者读完后让我们有所启发。


我和大葱葱从各自的兴趣出发,分配了读书任务:我负责《谁住进了养老院》,大葱葱负责《不情愿的照护》。


本期,我们除了介绍两本书的主要内容,也会分享我们读书后的发现,并将我们思考的问题在节目中进行讨论。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你的观点。


【时间轴】

4:51 英国人眼中《不情愿的照护》道出了你我心中“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真实感受

11:39 家里人摔倒之后的扶起设备你会买么?

21:21 选择住进养老院是父母对子女最大的善意么?那么,没有选择住进养老机构的老人就是自私的么?

26:30 如何看待慢性生存的价值

31:58 全职妈妈(向下照护)和全职照护者(向上照护)有什么区别?

41:05 养老问题是亟待用现代服务业解决的传统问题

【相关信息】

值得与卧床家人尝试的30件事

1)一同读书(有一些共同的爱好、话题会让照护的时间更加好过)读给他们听/让他们读

2) 一同看电影、电视

3) 一同猜谜(数独、猜字、猜谜、拼图),你会惊异于他们大脑思维之敏捷灵活

4) 帮他们给朋友、家人写信

5) 记下他们的秘制食谱

6) 帮他们在窗口方向营造景观(比如在窗外放置鸟食、猫食盘)让家人可以聆听鸟的声音、看到猫猫狗狗小松鼠等活泼又自然的状态

7) 一同观看综艺节目

8) 打扮他们(给他们做头发、做指甲/手部按摩/精油按摩、秀丽胡须,你会惊异于这种高级需求被满足所带给他们的愉悦感)

9) 翻看老相册(和ta聊一聊老照片背后的人和事)还可以自欧一些记录、文字说明

10)邀请你的/ta的朋友来坐坐聊一聊,不要觉得家里有病人别人就唯恐避之不及,朋友还是朋友

11)让他们讲讲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回忆

12)一起折纸(纸飞机、剪纸手工)

13)让孙辈们表演个节目

14)播放老唱片

15)和远方的朋友视频通话

16)给他们做个局部身体按摩,用有香气的手霜按摩可能会给彼此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心情

17)让他们在牌局中赢你

18)可以用粘土捏橡皮泥-陶土作品

19)玩桌上游戏

20)教他们打电子游戏

21)给他们播放他们最喜欢的有声书、听播客

22)让他们教你织补

23)帮他们写回忆录(可以分发给家人朋友)

24)一起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如果家人的表达能力受限的话也可以学习写/文字

25)一起写故事/写小说

26)互相讲故事

27)找一些庆祝的理由

28)画画,玩我画你猜的游戏

29)找到一些废物重新再利用、重新再创作

30)重新整理家,整理、收纳、软装、硬装

【关于我们】

我们的节目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QQ音乐、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Disruptaging2021加入听友群,或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与我们探讨各种商务合作的可能。也欢迎来北京的线下空间「谷河豆」作客(周三店休,建议到店前与小助手联络,小红书淘宝同名)。

感谢小宇宙平台上线了打赏功能,让我们有机会被大家“撒钱”,感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可以“做大做强”。

从30到80的路那么长,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有“养老”这一个困惑。虽然我们不能许你晚年幸福,但希望和准备总是要有的——积极、坦然、体面老去的可能性,让我们一起试试看。

主播...
唠唠老姥
小轲不是爷
大聪聪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entPPP蝎子
1年前 上海
0
妈妈在icu的第二周,求天让她出来,求天交还我的照护权😭😭😭
阳子姑娘
1年前 北京
0
听完博客准备把两本书买回来读一读😁
随心树
1年前 北京
0
他姐姐就住在同一个小镇上,离婚
InFm4
1年前 福建
1
32:53 还有一个区别是,大体重的失能老人非常难搬运,前几天医生给我家老人换药,4个成年人才能换好药,需要给老人翻身,固定住,抓住手脚,免的打到踢到医生。做个CT ,要先叫护士过来把身上的点滴卸下来随身带着,尿袋清空,做好一切准备把老人抬上担架床,被子一掀开,老人排泄了,又要叫护工过来,翻身,清洗,抬担架的护工以及医生护士就走了,也不能只管你一个人,你又得叫护士把各种线接上,被子盖上,等了一个小时才又能去做CT,一边要压氧气袋,一边要拿着推针的装置,一边要防止老人拔胃管氧气管,非常狼狈。而我作为孙辈只是照顾了十几天,我家里父母以及我姐已经从半失能到基本完全失能照顾了十几年了。这还只是一位老人。如果是独身子女,一个小孩上面是6位老人。而且像小孩,一般会听父母或者长辈的话,而长辈哪怕在自己需要照顾的情况下,也会觉得你应该听他的,他永远是对的。身体和精神双重疲惫。😹
北岸信人
1年前 北京
1
31:43 刚刚看完《谁住进了养老院》,感受是当代老人的问题,未来也会出现,但需要我们这代人基于父辈这代年老的经验,持续解决一代又一代的问题。 但养老护理真的需要爱和同情心,和生命告别,也是体面和自己告别的预演,毕竟或许我离开时候不够体面……
新l
1年前 河北
1
这两本书前段时间都买了,也正要看
sweetpoem
1年前 上海
2
真的是非常有意义的讨论。你们说的条件好的养老机构,真的需要财力。有时候条件好也不仅仅指物质上,还有能不能给老人找能做的事儿。比如能不能有志愿者定期上门陪老人聊天,画画,唱歌,喝下午茶等等呢?最近自己遇到这个问题写了个读者来信给《三联生活周刊》还被印在第40期上了。看来这个问题真的在真切的困扰着独生子女呀。
大力强
1年前 云南
2
太需要了 照护是非常困难的事,条分缕析,先做好必要,接着是情绪劳动。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