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名字叫公募债基这些年为何发展缓慢?来自民工看市。
近两年伴随A股结构性牛市,叠加信用债市场雷声不断,导致市场上传出来一句话:“纯债基金,狗都不买。”公募债基这些年一直没发展起来,个人认为最大的一个痛点,就是风险等级划分不明确,无法给C端用户确定的收益预期。
比方你上银行或者支付宝看理财产品,很多定期理财,都有年化收益基准,3~5%的都有。其实很多公募债基收益率要比那些理财产品强得多,年化在6~10%之间,但却鲜有人问津,大部分定开债基都是机构定制产品;公募2019年以来一直大力推的“固收+”也一直雷声大雨点小,投入大量资源却在前期少有散户买单。当然,今年以来已经好多了。
为什么公募债基不好推呢?原因是,公募基金不能宣传预期收益率,所以大部分债基对于不懂的散户而言,就是黑盒,散户不知道这些债基投了什么,不知道风险敞口,不知道收益来源,总而言之就是不知道一年大概收益率是多少。其实你按照纯债基金、中短债基金、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量化对冲绝对收益基金等划分,是可以排一个收益率区间的:3~5%是一个区间,5~8%是一个区间,8~12%是一个区间等等。
但是苦就苦在公募不能这么宣传,不能给个人投资者画饼,所以根本没办法跟银行理财争抢客户。当然,随着资管新规慢慢过渡,银行理财市场也慢慢被公募债基侵蚀。而且债券基金是有回撤的,很多低风险偏好的人群受不了自己账户发生哪怕短暂、小额的亏损,他们还有很强的保本、刚兑思维。
那为什么这些年公募债基规模还越做越大?因为大部分债基都是机构委外和通道业务,银行或者保险资管把钱放在你那,让你帮忙理财,或者购买指定的资产。委外和通道的区别是:委外是给你钱,在大概可投资产的范围内完成特定收益率;通道是给你钱,只能买我银行指定的资产,纯工具人,公募收个过路费。至于为什么机构要把钱给公募,那是因为绝大部分定制产品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分红来实现避税。
所以你可以发现,有几家非货基规模排名很高的公募基金,你却叫不出来他们任何一个基金经理或者产品的名字,好像他们也从来不宣传自己,却能一直保持行业前列,而且这几家公司还都是银行背景。因为这类银行系公募做的都是机构业务,这种是对B端的,或者银行直接给业务,人家压根就不屑于去一个个发展C端的散户,吃力不讨好。
买机构定制基金,就能保证收益?这个未必,我不太推荐去跟机构。
首先个人跟机构之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使是在以透明度著称的公募基金行业,也会存在很多信息不对称,散户不知道机构发起这个基金为了啥,机构啥时候撤资也不清楚;另一个是机构并不追求极致的收益,因为银行系资金首先要保证安全,你基金经理把固收资产收益做得太高,人家银行担心你是不是暴露了太多风险敞口?我要6%你做成8%,万一踩雷了怎么办?
比如机构定制产品,我推测,这类产品有可能是机构的通道,机构让指定买什么债券,然后债券踩雷大跌。打开产品的投资者结构,基本上都是机构投资者,那你就应该警惕了,机构占比很高的时候,反而会比较危险。你不知道里面是不是接盘资金。
个人认为,公募债基实际上是市场上最好的理财方式之一,但参与投资有门槛,就是你要有足够多的知识储备,起码要知道债券收益来源是票息+资本利得,知道债券跌则表明利率走高的基本原理,知道信用债和利率债的区别。
如果你不愿意学习太多,我的建议有几点:
首先规避大部分小公司产品,大公司风控和信评都有优势,一些银行系甚至能在信用债领域有特别的优势;
其次规避掉机构占比太大的基金,这些资金啥时候撤离你是不清楚的,进来的目的咱也不知道,关注个人投资者持有多的产品,市场上也有专门吸引个人投资者的产品的;
不要轻易投二级债基,看排名投基金是非常危险的操作,比如可转债基金在股票市场好的时候收益秒杀大部分债基,但是万一你进去了行情就不好了呢;
资金长期不用,优先考虑定开债基/定期持有期债基,因为封闭了流动性不好,基金经理不用去管申购赎回,所以控制久期、加杠杆的空间就更大。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我管理一个随时申购赎回的债基,我需要空出一些仓位应对赎回,还需要不断给新进来的资金找标的,跟股票基金规模做大了收益被拉低了一样,因为要保持流动性,我只能投资流动性好的短期债券,这类品种收益率都低,但是如果我管理的是一年期甚至三年期的定开债基,那我可以拉长投资久期到一到三年,再加杠杆,吃票息收入就美滋滋。
一般而言,公募基金或者银行渠道主动推的产品,都不会是那种机构定制的,会相对比较安全,而你自己在乱七八糟的地方发现的偏门债基可能不够安全。说到这,我估计大部分人还没懂,债券基金的投教确实是任重而道远,这一部分信息不对称的套利机会,只能让机构吃了。
对于有学习能力、没有刚兑预期的朋友,我还是推荐你多学习债券市场的知识,给自己的理财多一份收益。债券基金真的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很多定期持有期的固收+产品,对于理财的替代还是相当不错的,适合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当然,这都要建立在好好挑产品的基础上。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