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名字叫基金经理选黑马还是白马?来自濛池投资。
首先,市场的进化很快,信息流通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往选择业绩好的老将躺平躺赢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了,需要寻找其他方式。其他方式,要么增加判断难度,要么降低确定性,要么降低对业绩的要求。总而言之,基金的超额收益在下降是事实。以往10年,偏股型基金取得相对于指数平均年化4%到5%的超额收益,在未来不一定能持续。
2021年最优解是选择优秀的中生代或者新生代,这些基金经理虽然可考察的业绩不长,但水平不错,投资体系新,规模小(这是重点),因此他们取得了很好的业绩。相比之下,优秀的老将,由于人尽皆知,更是新基民的心头好,他们的规模膨胀得很厉害,比如谢治宇、董承非、周蔚文、朱少醒、傅鹏博等人。规模是业绩最大的敌人,就算谢治宇这般有一流的实力,也难以取得好业绩。
当前,2021年被发掘出来的优秀的中生代,比如袁维德、杨金金,以及张宇帆、林森、孙彬等人,获得了市场的普遍认可,因此规模暴涨。袁维德的管理规模,已经超过了昔日的一流袁芳。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这些优秀的中生代,也越来越难取得超额收益。而抄底张坤、谢治宇、葛兰等顶流也不是好方法,他们究竟受到太多关注了,只要业绩稍微好一些,规模就会稳定在500亿以上,甚至千亿。
应对方法有:
1、接受这些优秀的老将或者中生代的不足,并在其中优中选优,接受超额收益的下降。像这批基金经理中,姜诚、孙彬、林森等人,由于他们投资的换手率、风格、市值,当前的规模虽然对业绩有制约,但整体尚好,不会像一些高换手的中小盘基金经理一样,受到巨大的制约。
2、寻找更多优秀的中生代,或者新生代,多发掘一些备选,多寻找一些黑马,迭代快一些,能够源源不断地挖掘足够多的优秀中生代基金经理。这是个好方法,但对人力物力的要求很高,做起来很难。
3、提高持仓的集中度,减少基金的持有数量。这样允许把足够多的仓位分配给比较少的几支基金,相对而言需要持有的基金的数量会减少。但这样做的代价是投资组合的波动会变大,应对一些突发事情,比如基金经理离职等的成本增加。
4、选择次优老将。次优老将是容易被当前的市场忽略的,他们没有优秀老将或者中生代那么出彩,但相应的管理规模也比较小。这些老将我列举几个,但不作为推荐:何肖颉、鄢耀/王君正、郭斐、杨栋、王克玉,等等。次优老将要管理规模小,而且不能曾经太有名,如“交银三剑客”的何帅、曾经管理银河创新成长的王培。
5、寻找过去逆风风格的优秀基金,考察对该行业或者风格的超额收益。要注意这支基金有没有大的风格或者行业偏离,业绩是不是来源于这些风格。比如过去几年表现不好的大盘价值风格、小盘风格的优秀基金,是值得注意的。
每种选择方法都有得失,不存在完美的选择基金的方法,如果有完美的方法,也就没有普通基民的生存空间了,机构FOF可以通杀。市场的不完美,也正是普通基民的生存空间所在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