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名字叫从历史看今年,没有什么大不了,来自懒人养基。
今年以来股市的下跌多少有点令投资者猝不及防,突如其来的俄乌战争更是加剧了这种恐慌。其实如果不是单吊一只个股或者单吊一个行业,今年以来的最大回撤还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我们来看今年以来,截至3月10日几个主要指数的最大回撤:
主动股票型基金指数:15.98%;偏股混合基金指数:14.71%;创业板指数:26.49%;沪深300: 18.00%;中证新能源:20.62%;中证白酒:20.24%。
我们再来年各主要指数自2015年以来的年度最大回撤记录:
主动股票型基金指数今年以来最大回撤15.98%,低于2015年以来年度平均最大回撤22.49%,也不及2015年以来年度最大回撤中位数18.49%,仅为2015年以来年度最大回撤极值53.95%三分之一不到的水平。
偏股混合基金指数今年以来的最大回撤14.71%,低于2015年以来七年年度平均最大回撤17.65%,但以2015年以来年度最大回撤中位数14.66%相当,仅为2015年以来年度最大回撤极值40.28%约三分之一多一点的水平。
创业板指数今年以来最大回撤26.49%,也不及2015年以来七年年度平均最大回撤30.15%,但略微超过了2015年年度最大回撤中位数25.09%,仅为2015年以来年度最大回撤极值70.66%三分之一多一点的水平。
沪深300今年以来最大回撤18.00%,不及2015年以来七年年度平均最大回撤23.07%,也低于2015年以来年度最大回撤中位数21.36%,仅为2015年以来年度最大回撤极值47.57%三分之一多一点的水平。
曾经“永远的神”中证新能源和中证白酒指数今年以来的最大回撤低于2015年以来年度最大回撤平均值和中位数,仅为年度最大回撤最大值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水平。
这个比较说明什么呢?大部分权益指数低于2015年以来年度最大回撤平均值和中位数,仅相当于年度最大回撤极值三分之一的水平。
换言之,今年的最大回撤属于“家常便饭”的水平,离最难熬的“18层地狱”,还只到了第6层。如果想在股市上“混”,忍受今年这样的波动和回撤就属于基本功。
也许我们会说今年不一样,突发的战争就让人心惊肉跳,其实数数最近这几年,没有哪一年让人“消停”的:
2018年,去杠杆+毛衣战,股市单边下跌一整年。
2019年,毛衣战正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0年,突发全球性新冠疫情。
2021年,疫情继续+逆全球化,美国对我们极限施压……
与些同时,股市不断震荡。而事实上震荡本来就是股市的常态,身处股市的我们得习惯90%以上的时间“闹心”、只有不到10%的时间“舒畅”的状态。
想躲开“闹心”的时间,“舒畅”自然也就与我们无缘。而越“闹心”的时刻,反而可能是捡便宜筹码的良机。
查看偏股基金指数月K线,它其实一直沿着长期均线组斜斜向上。每次跌入长期均线组,事后看起来都是不错的介入时机。如今,它又再次跌入长期均线组。“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走,还是留?对我们是个考验。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