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名字叫当我们谈论基金风格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来自刘de侠。
做FOF投资研究这么多年下来,同行们最多谈论的话题就是---基金风格。似乎在机构投资人的眼里,讨论仓位是一种类似于“吃了吗您?”,“今天天气不错”的化解尴尬气氛的开场白。
而如果交流进入到市场风格的判断时,参加机构策略会的各位FOF大佬在表情上则会流露出一丝郑重,“最近丘某某切换向小盘了”,“某某大资管在加价值,减成长”都会让人竖起耳朵。大家可能都会感慨一下某个机构年初精准逃顶的神奇操作,但谁也不会真当回事。
而市场风格的判断似乎就不能那么随意了,如同股票基金经理牢牢抓住选股的饭碗,FOF投资者必须想方设法在风格上攫取alpha,既要会研判市场风格,又要懂如何拆解基金剥离风格后的真实alpha。
什么是风格
根据三因素模型,市场beta、价值成长、大小盘三个风险因子基本解释了基金经理绝大部分的收益来源。
而我们通常谈论的风格其实就是这些风险因子,他们代表了某类资产的某些特征。
既然是特征,投资风格一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和大众不一样的特征才能被称之为风格。
对于权益投资而言,市场beta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共性因子,因为所有股票所处的市场环境几乎一样,但价值成长和大小市值则非常差异化,万亿市值的茅台和30亿的ST股,百倍PE的眼科和5倍的宇宙行。
可当我们讲宇宙行划分为价值股,茅台划分为大盘股的时候,我们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就是股票指数。业界通过几个主要指数来分别代表价值-成长和大盘-小盘。一只股票或者一个组合必须具备和这些指数相似的因子特征,才可以被归类为同样的风格。
1. 规模风格
规模风格最常用的指数标尺是中证指数旗下的三大宽基指数,这三大指数几乎完全根据公司市值规模进行排序筛选,逻辑清晰明了。
2. 成长风格
衡量成长风格的指数在业界选择中则略有不同。
从更重视量化和因子分析的FOF视角出发,巨潮价值或成长指数更具代表性。
从大权益投资的视角出发,有产业区分度的上证50、创业板指更符合股票投资逻辑。
至此,我们基本弄清了两件事:
1)定义风格:资产相对于全市场的因子特征。
2)刻画风格:由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刻画市值风格,由上证50、创业板指数刻画成长风格,并形成风格基准。
如何划分基金投资风格
划分基金投资风格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所谓基于持仓,一种则是基于净值。
1. 基于持仓的划分方式。
本质是计算基金组合的估值因子和市值因子,然后去对比上述对应基准指数的估值因子和市值因子。
毫无疑问,这种风格划分方式是非常简单易行的,但也存在重要的问题:数据滞后、数据缺失、分类偏误。
2. 基于净值的划分方式。
本质是通过约束下的统计回归来计算风格暴露,最大的问题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而通过因子差分和主成分分析又会导致结果缺少投资指导价值。
总结来说,基金风格分类本质上是一件相对专业化、体系化、个性化的研究工作,而不是算一个数然后去贴标签。
通常情况下,给一个基金经理贴标签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基金经理几乎一直在风格漂移。
我们能做得事情更多是不断优化基金风格分析方法,抓住其历史风格切换的主要特征,并最终判断其超额收益有多少来自于真正的alpha。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