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8分钟
播放:
117
发布:
4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本期嘉宾 · 

 

 ● 刘晓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 Kelvin,CEO及联合创始人,Aqumon 

 

 ● Eva,Credit Frontier Hong Kong Ltd. 创始合伙人 

 

 ● 肖小跑,Saryafinsoft Co., Ltd 飒亚高频交易,创始合伙人 

 

 
 
 

 

 · 本期BGM · 

 

 “天塌下来也能睡", 谭咏麟 

 

 
 
 

 

 · 本期内容 · 

 

 承诺过的创业精英Kelvin和金融老兵刘院长之对谈,如约安排了。如果大家忘了Kevin是谁,请复习《量化宝可梦:把对冲基金投资平民化的数码精灵》那期节目。
 

 

 
 

 

 和内地比较,地球人都会认为香港的创新名声并不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创业公司、尤其是金融行业革新者们在香港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以两地为市场、两地为根基的发展是否真的可以实现? 

 

 
 

 

 要在当下嘈乱的杂音中找到答案,听到最真实的声音,需要一线创业狗们的肉身分享,并同时接受资深人士的灵魂拷问。 

 

 
 

 

 于是刘院长、Kelvin、Eva和小跑又开了一桌麻将。 

 

 
 

 

 01 

 

 香港和国内创新环境比较? 

 

 
 

 

 ● Kelvin和刘行长回顾了自己在香港创业的辛酸史。 

 

 
 

 

  香港只有700万人口,人口基数不够大,是个极其有限的市场。在这个岛上创业,唯一可行的也许只有FINTECH金融科技。 

 

 
 

 

  香港是一个宝地——这里有很大的全球市场配置,有资金活水,还有大陆强大的后盾。从创业的角度,除了明确的法律法规之外,怎么做都是自己的事情。没人来管,但也没有强大的扶持。 

 

 
 

 

  而内地则完全不同:“鼓励”的时候保姆式扶持,“不鼓励”的时候很可能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你灭了。前功尽弃。 

 

 
 

 

  从90年代末开始,香港开始追求监管的先进性。但严监管,也是在帮被监管对象梳理自己的业务模式、和客户之间的关系。 

 

 Kelvin曾经被问了整整10个月的问题,被13个不同部门的主管问询,才拿到了牌照。 

 

 
 

 

 02 

 

 "创新"和“审慎”是一个两相取舍的关系吗? 

 

 
 

 

  创新分两种:一种是颠覆性创新,发明一个完全没有的商业模式;一种是改进式创新:把原来已有的模式变得更有效率,更快更好地服务客户。金融行业大多是哪一种? 

 

 
 

 

  1)保证合规合矩不出风险;2)模式革新——这两件事可以在一个环境、或者一个文化下同时发生吗? 

 

 
 

 

  新加坡对比香港:一个是强政府,一个是强商业;“数码港”和“中药港”失败案例说明了什么? 

 

 
 

 

  像香港这样中规中矩的政府,会不会有“为了保全自己,宁可不做也不想出错”的心态?刘院长觉得有;Kelvin有不同意见。 

 

 
 

 

  不能再用以前的思维去解释同一个问题:现在的香港市场,中资越来越占据重要力量,以至于香港的整个金融话语权已经被颠覆。我们应该如何适应,如何让境内更好地了解境外的游戏规则——香港一直在摸索。 

 

 
 

 

 03 

 

 资管行业创业的春天也许刚刚开始: 

 

 
 

 

 ● “跨境理财通”是继QFII/QDII、两地基金互认、两地股票通、债券通后中国内地资本账户开放的又一次重大发展。 

 

 
 

 

 ● 香港和内地的银行甲方爸爸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 Kelvin和Eva做了什么准备? 

 

 
 

 

 ● 香港和上海的双城记:国际金融中心的机会?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