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文科生是一个近期被反复讨论的人群。究竟什么算文科生,他们(我们)所遭到的非议是怎么来的,在读文科生的未来会怎么样,接下来的高中生还能在高考里选文科吗?

带着这些问题,这期由三个文科生一起来做的节目,会一起聊一聊这件事情。

- 聊天的人 -

G大 - 公众号:G大成长论

自明老师 - G大成长论高等教育合伙人

许老师 - G大成长论高考志愿填报负责人

- 本期内容 -

06:26 文科生的自我鉴定

14:35 高考又改革,物化又得双选

23:13 经济从文科变理科专业了

31:30 不止服务行业,文科生能做的事情还挺多 

48:41 理能转文,文就转不了理了嘛

 57:21 理i文e嘛?文科生也可以是i人的

01:10:34 八大校的中位数已经是上海大学了

01:19:44 读了一年理科发现我是个文科生怎么办

01:36:58 学校有多卷你的出路就有多宽,还得看专业

01:43:55 国内没人想读的专业在国外也没人想读

01:55:26 AI是先取代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 本期内容 -

联系方式:自明老师,G大成长论高等教育合伙人

- 制作 -

番薯剥壳工作室(Yakimo Studio)

主播...
G大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七喜1122
1年前 未知
0
这次的女生的声音太轻,调响了以后,男生的声音就太响了,收听的感觉不好,希望后期能改进
哄哄_PMLe
1年前 浙江
0
从这期博客可以看到几位老师对文科极力挽尊了,很缺少理科视角,然后我不理解的是那位女老师专业是啥?外语的话妥妥的文科啊,居然会犹豫不决不知道怎么回答🤷🏻‍♀️
Kelly酱_7wqx
11个月前 上海
0
40:30老师不懂计算机吧,计算机语言学是什么鬼?!
DY-重新定义
11个月前 上海
0
今年24届物化双选的人数还是低于预期。
Sparse
1年前 新加坡
0
55:25 感觉现在已经有实时字幕了,加上AI的学习能力,机器同传也不远了。
Zita紫塔
1年前 上海
0
父母说的“希望孩子自己有选择”,和心里真实的期待,并不一定一致。甚至这种不一致,父母自己都没觉察出来。 G大和两位嘉宾,都是非常务实,现实主义者。但这个社会,也是需要理想主义者的。
邓爱秀
1年前 上海
0
几位分享得真好,把事实说出来,没有盖棺定论的偏见,各自能心平气和地找到自己的答案💪
大叮铛
1年前 上海
0
社会越卷高校越卷高考越卷
大叮铛
1年前 上海
0
1:09:46 这个应该是现在孩子的父母大多也接受过高等教育
大叮铛
1年前 上海
0
1:07:35 时代不同了,那个时代是一个充满了理想的时代
磊子W
1年前 上海
0
1:48:45 物理学意义上的 冷,哈哈哈哈
磊子W
1年前 上海
0
36:18 太真实了
应是红肥绿瘦
9个月前 北京
1
文科理科都需要天赋,有明显天赋的念哪科都好得一比,念哪科都将就的就不好选啦。 因为文科天赋比较早能看出来(会不会写作文就开始知道了😅),而理科的难度是螺旋上升,会让人有错觉搞不好这科还可以拼一拼,而延迟发现其实也是不怎么行。 但是大家(特指两科都都无明显天赋有待开发的人群)可能会忽略练习文科能力比练习理科能力从长远的一生来看是更有收获的,刷题时间可能会成为沉默成本,但练习表达能力、练习好听的声音、练习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练习交朋友和人际处理能力、练习成为更有魅力的人这些文科能力都是对长远的投资。
磊子W
1年前 上海
1
2:02:59 几位对AI理解的深度都不太够
action859
1年前 天津
2
经济居然是文科专业?
bw_eL0U
1年前 上海
2
十几年前在江苏,高一下就要文理分科了,当时是3+2,理科就是物理必选,剩下化学、生物里选一门;文科必选历史,剩下政治、地理里选一门。 当时也想选文的,因为虽然理科科目学的也不差,但实在没啥兴趣,文科班女生也多。后面也是在家长老师的“劝说”下(毕竟传统观念)选了理。 又因为我生物、地理学不明白(平时四五十分都考过,期末考简单才能有七八十,百分制),就选了物化(如果选文就是史政了)。如果在上海3+1,我会选物理吧,物化里我比较喜欢物理。 当时江苏文理科语数外的卷子是一样的,区别是文科的语文会多40分附加卷,理科是数学多40分附加卷。附加卷不代表难,其中至少30分都是套路题。 而且你不选的四门课,会有个“小高考”,好像是高二下吧,每门课满分100,90分以上可以拿A,拿A可以得1分,拿到4A可以得5分。 所以江苏的文科生不太好被“鄙视”,因为你的数理化,尤其是数学,可能考得没他高。 甚至二本生也可能“藏龙卧虎”,因为只有语数外算分,当时一本线较高,按比例大概是理12%/文7%;看分数,理科南大线和一本线差三十几分。 加上当时江苏数学还是蛮难的,语文又是玄学科目,严重考呲了的情况虽然比较极端,但也并不鲜见(普通考呲就是比比皆是了,毕竟数学一道填空题5分,错一道大学就掉一档)。 比如我班里就有个平时模考南大水平的,居然没过一本线,物化双A+,而且应该能考高分,但没用。 回头看,江苏高考是真的恶心,而且一样不利于几位老师说的学生学科教育、大学的衔接,因为一样是弱化物化等学科。 比如物理,因为当时是必选,二十几万理科生多的是“分母”,120分的卷子省均分可能三四十?(当然卷子还是有点难度的) 重点高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哪怕三年不怎么花时间,拿个A甚至A+都是稳的,学校也不会太安排时间,全搞语数外去了。 化学,因为是公认“学霸”选的(说实在我不太懂,我觉得生物难多了),加上专业录取时对化学生物的选科好像没啥要求,导致后面选的越来越少,最少时好像只有一万多人选。 再后面出现什么化生班、化政班这种奇葩班型,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上海现在的3+3嘛也不过是聊胜于无,比起以前一点不学,估计是要好一点的。
bw_eL0U
1年前 上海
2
通篇听下来,感觉几位老师也是有点“幸存者偏差”的。 统计、经济学也不算“传统”(也就是出路少、出路差)意义上的文科吧,而且对数学要求也挺高的。 法学也是文科里的黄金专业了,之前生化环材等专业“脱坑”人士公认的一条路径就是转考法硕(非法学)。 工科确实是“好”就业,比如土木类,只要你是男的、活的,愿意去工地,你就能有工作,去个中字头的说起来也是国企乃至央企了。去了称呼就是“X工”,也是工程师了。 时代变化得太快,十年前我高考时,土木还是热门专业,南大分数线380+,去同济土木的估计都是395+。等我毕业时,土木行情已经比较崩了。再到现在就不提了。 不过工作确实是好找,只要你不挑,总有活给你干。 另外g大好像是建平的,两位老师四校,你们谈上大是好学生认知边界其实对外地朋友也有点误导。。。 尤其g大那个年代,上海市重点也就二十几所吧,也就相当于现在比较头部的学校了。 过去那些区重点,尤其是非头部的,上大也是大部分人够不到的吧。
Julia茱莉亚
1年前 北京
2
55:08 科大讯飞同传翻译系统已经做得不错了,会根据发言者后面说的内容,自动更正前面的翻译文字,速度和准确度都不错。我参加过的一些国际会议,已经不使用人类同传了
大叮铛
1年前 上海
3
这就是我喜欢G大的理由,不yygq也不zzzq,把现实赤裸裸地剖开给大家看,能承受得住的,就能摘到果子。 现在最吃香的无非还是那些专业,经济、金融、咨询,收的学生也还是数学物理的学生。其他的都是陪太子读书。
Momo兽进化_infj
1年前 广东
5
1:00:46 听了比较的负面.所以选择不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