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一些高考大省出生的孩子,在高中或更早会转学到东北、京沪等地,利用地域之间不同的教育政策增加考上好大学的概率。民间一般把这种操作称作“高考移民”。
本期讲述者小张,今年18岁,刚经历完高考。她就是一位在高二暑假从山东转学到上海的“高考移民”。在高三的一年间里,她感受到中国教育的两个极端。
小张的经历是什么样的,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种差异,以及这种选择?欢迎收听本期G大成长论真实教育故事播客。
-本期内容-
04:14 我还在发愁高三,突然被告知转学,微信好友清零
07:12 赶在高三前,成为上海120积分的幸运儿
09:59 比同学们更努力,成绩却总是差一点点,这是怎么回事呢
13:17 山东是死记硬背东,上海是鼓励思辨
19:33 被全方位监控的暑假,摄像头成了独自生活时的新朋友
24:57 高考出分了,冲刺外地一本还是留在上海读二本
27:20 如果留在山东,能上什么样的学校?
29:09 在人生最紧张最重要的一年,妈妈为什么要临时换城市高考
-联系方式-
G大成长论作为上海本地的教育升学公众号,经常收到沪外升学家庭关于是否合适迁移到上海来的咨询需求。这些案例最终的结论不一而同。
如果你也需要这方面的咨询,欢迎扫码和我们相应年龄段的咨询合伙人沟通:
99老师,学龄前至初二:

自明老师,中考至高考:

-本期节目制作人-
星星
主播...

G大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猪小雅
6个月前
江苏
0
想知道最后小女孩选择了什么学校?
越Anna
6个月前
上海
0
我当年就是从河南来上海读高中的
樊fan_pVnJ
5个月前
上海
0
听哭了

桥桥M
5个月前
上海
0
23:56 我爸有一次说我语速变快了
HD931023o
5个月前
湖南
0
相当于 高中版的变形计 节目
张chengnan
6个月前
北京
0
最后考上哪个大学了

身心健康很哇塞
6个月前
上海
0
我又听了一遍,这次听哭了。孩子真的不容易。

sal_jnNT
6个月前
江苏
0
姑娘就是“好老师不如好妈妈”里的那个“好妈妈不如好女儿”。盖兆泉老师曾说过,那些“育儿有方”出来教大家育儿的,基本全是女儿。

Yongfeng
6个月前
上海
0
我老家黑龙江,二十年前刚毕业那会觉得上海高考容易,就留沪了,想着以后子女会轻松些,没想到现在上海读书越来越卷了,其实也没比老家容易多少
大小船
6个月前
天津
0
不知道能否做一期不同学校不同特点的节目吗?

芙可可抹布
6个月前
上海
1
20:25 我只觉得好可怕😱
SEKI10
6个月前
上海
2
我是小学毕业时来的上海,如今已经工作多年。女孩说的每句话都被深深击中,听的热泪盈眶,比如与同学的断离,教育环境的差异,一度非常孤独等。来上海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加油小朋友们!
慧_4LNg
6个月前
上海
2
这是她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比较好的结果。如果结果不理想小孩子会心理压力过大的
L_iBzZ
6个月前
上海
2
这期莫名把我快听哭了,同样高考大省卷出来的考生太懂这些苦了,最关键是这些苦吃了除了考试之外于人生几乎无益,我高考已经是20年前了,直到现在压力大的时候我还是会做梦梦见高考。即便如此,进了大学也会发现除了会学习之外,自己对世界,人生的理解不及同学太多……归根结底,根源在地域发展的不均衡,我不觉得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本地人有什么权利鄙视高考移民

四十二岁的翔哥
6个月前
未知
2
为啥要换微信号呢?这是个多余动作。
张丽Amily
6个月前
上海
4
首赞 同样坐标上海 籍贯山东 孩子新高一 也在感受差异

朝阳门你二叔
6个月前
上海
5
这位妈妈我觉得是负责任的,女儿的转型痛苦也是实实在在的,但是以后女儿会慢慢释怀吧
懒懒更健康
6个月前
上海
6
09:42 说白了起点本来就是拼爹娘,没有完全的公平,以前的同学嫉妒你,和上海北京就不爽,和国外比更是了,原住民本来有优势,一代努力就为了后代呗
凛十七
6个月前
上海
6
17:01 思辩教育能不能普及到全国?短视频已经够降智了,再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很难想象以后还能有什么创新的可能……

身心健康很哇塞
6个月前
上海
11
做为公司积分和落户申请的经办人,这个过程看到了太多太多家长为此付出的努力。尤其是有了子女的同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