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编辑:@SodaBella
本期主播:@SodaBella
@刘不绝
EP09这一次我们大胆讨论死亡
注:本期节目基调并不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展开,故有展开脑洞的成分,切勿认真。
一、认识死亡的第一步——不出现和不存在是两码事
我们是通过理念世界认识自己的:试着去想象一个圆的正方形。
二、柏拉图为什么会觉得有灵魂?
例:音乐不能先于竖琴存在。
汽车是由不同的零部件组成,他们在组装好以前就存在了,这些部件组件在一起有了车这个物质,所以车的零部件先于车本身而存在的,如果车有一天不在了,零部件依然存在。
1.人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在我们之前就已存在
2.万物循环利用
3.但不是组成我们身体的所有部件都先于我们存在。
三、同样的人格不是同一个人
实体 人 人格 (三者是不同的概念)

目前为止不可能有人跟我们拥有相同的人格,“死”是唯一一个物自体自己的事,因为死无法被代替。
同样没人能从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会“死”——海德格尔
(因为死是没有体验过的经验,所以我们的意识由经验组成,即使有“死”的执念但人很难会认为本我的意识会消亡)
四、死亡的不可预见性,所以我们难以规划我们美好的人生。
自杀合理性问题:
1.什么时候死了会更好 | 除非你真正的死亡过,不然你下的任何判断都是非理性的(错的)
2.双态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判断一个事物的好坏,需要知道该事件的第二种状态。
五、道德问题
真正的道德是,我在关注我怎么对待他人的同时,我也要关注到我怎么对自己。自杀(非道德)
六、相干性


两种不同的状态相互分离和不相干的存在着。而在这两种状态之上会产生新的结果。(时空干涉)
坍缩:一个粒子或一个系统可能出于叠加态或者多个状态中,当人们一旦观察,量子系统就会选择一个确定状态
故:一语成谶某种程度来讲并不是玄学。
耶鲁大学死亡哲学课:

莫言的书《生死疲劳》


本期主播:@SodaBella(全网同名)
@刘不绝 (全网同名)
播客中提到的书:《生死疲劳》《会饮篇》
BGM:
始:Prologue(Tango Apasionada)
终:Polonaise——梅林茂-2046电影原声大碟
联系我们
抖音同名:@SodaBella @刘不绝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