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编辑:@SodaBella

本期主播:@刘不绝

                 @SodaBella

【本期节目让我们为河北邯郸初中生遇害事件发声】

PS:本期节目围绕对遇害者发声,从性本恶深度探讨人性的幽暗,故无全篇对案件的叙述,请大家理性探讨。

关于“性本恶”这一观点,中西方有着不同的理论阐述和文化背景。以下是一些关于性本恶观点的知识点、理论和论文的概述:

### 中国古代的性恶论

1. **荀子的性恶论**:

   - 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有欲望和贪婪,如果不加以教化和礼制的约束,就会走向恶。他强调通过教育和礼制来改造人的本性,使之向善。

   - 荀子的这一理论在先秦百家中独树一帜,对后世的儒家学派和法家学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 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也认为人性本恶,主张用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

### 西方的性恶论

1. **托马斯·霍布斯**:

   - 霍布斯是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人物,他在《利维坦》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人人自危”的观点,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私的,为了自身利益会争斗不休,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和法律来维持秩序。

2. **弗里德里希·尼采**:

   - 尼采是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出了“超人”理念,认为人的本性中存在着超越道德的欲望和力量,这种力量如果不加以引导,可能会导致恶的产生。

### 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受到潜意识的驱动,潜意识中包含了许多原始的、未被社会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这些冲动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不道德的行为。

2. **社会生物学**:

   - 社会生物学家研究基因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其中一些理论认为,为了基因的传播,人类可能会表现出自私、竞争甚至侵略的行为,这些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恶”。

### 论文和研究

- 在学术界,关于性本恶的讨论和研究非常广泛,涵盖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学者们通过不同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来探讨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善恶行为的社会和心理根源。

以上是关于性本恶观点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和理论。如果你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资料或论文,可以通过学术数据库或图书馆资源进行查找。

霸凌心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涉及个体心理、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多个层面。以下是一些关于霸凌心理来源的主要因素:

1. **个体心理因素**:

   - **挫折与攻击转移**:心理学中的“踢猫效应”描述了个体在遭受挫折后,可能会将负面情绪转移给比自己地位低或无力反抗的对象。霸凌者可能因为无法对挫折源头进行直接反击,而选择对其他人发泄。

   - **认知偏差**:霸凌者可能存在认知偏差,如对他人的错误解读、过度概括或刻板印象,这些偏差可能导致他们对某些群体或个体产生敌意和歧视。

   - **缺乏同理心**:霸凌者可能缺乏对他人感受的理解和关心,这使得他们在伤害他人时不会感到内疚或同情。

2. **社会环境因素**:

   - **家庭背景**:家庭环境对个体行为有重要影响。家庭中的冲突、暴力、忽视或过度保护都可能导致孩子发展出霸凌行为。

   - **学校和社区环境**:学校文化和社区氛围也会影响霸凌行为的发生。如果学校缺乏有效的反霸凌政策和干预措施,霸凌行为可能会更加猖獗。

   - **同伴影响**:同伴之间的压力和影响也可能导致霸凌行为。孩子们可能会为了获得同伴的认可和地位,而参与或发起霸凌。

3. **文化背景因素**:

   - **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社会对暴力和攻击行为的容忍度会影响个体行为。在某些文化中,攻击性和竞争性行为可能被视为力量的象征,从而被鼓励或忽视。

   - **媒体和网络影响**:媒体中的暴力内容和网络霸凌现象可能会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使霸凌行为在社会中变得更加普遍和可接受。

4. **心理发展因素**:

   - **自我认同和自尊**:霸凌者可能通过贬低他人来提升自己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 **权力和控制的需求**:霸凌行为可能是霸凌者试图在社交结构中获得权力和控制的一种方式。

霸凌心理的来源是复杂的,通常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因素。理解和识别这些因素对于预防和干预霸凌行为至关重要。

主播...
SodaBella
刘不绝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薄荷奶
1年前 浙江
1
22:44 就还是把女性放在了客体的位置
sound_j
1年前 河北
1
我原趋向人性本恶,在听这期博客我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观点,人是趋向让自己愉悦的事物和行为,小孩子他们的认知是这样做会使他愉悦,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他们的观点里没有对错和说谎,所以他们不认为自己在说谎做错事,是认知太少,然后依靠外界的干涉形成未来的性格。 像博客里提到的,她的侄女说自己做错了,我会听爸爸妈妈的话,我会改,她当时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她无所谓这个错误,这个错误使自己愉悦,在被发现,被惩罚时她会认识到自己错了,但是这个错我更倾向于,我不应该这样做,而非发自内心道德和对法律惩罚的忌惮而不做,而有认知,有修养的“大人”为什么不去做一些事情呢?是因为在成长的经历中,了解了各式各样的故事,形成了自己的认知,是发自内心的不会做错事。 同时呢,作恶的坏人,如游走法律边缘,他们通过玩弄规则不是他们不知道对错是非,而是他们有这个能力,这样使他们愉悦,并且他们并没有很强或者成为发自内心的认同规则,所以他们会作恶。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应悔峰前树
8个月前 山东
1
46:15 谢谢姐姐,我发现我真的思考不够,我确实需要去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总会因为其他人的言行浪费精力。
bb机呼叫
11个月前 安徽
2
11:28 不要太真实,大众视角和社会始终把眼睛凝视在受害者身上。
心点_zzGD
1年前 北京
2
确实 小孩子很难发现 就像 我们小的时候 会干“坏事” 就是人性的恶 很容易一下子就跑偏 什么的 而且我发现一个点 就是 “独生子女”更会有能力情商在人际 and 眼色 对周围人 事 资源的开发利用 。 2:霸凌者更知道 什么是欺负 什么的行为是不ok的。很少有人说要不去霸凌教育孩子。 就现在听到这里 就感觉 人之初性本善 唉
闲哉
1年前 黑龙江
2
我更相信善恶相间,每个人善恶的占比是随机,善恶不等分。但是作恶更容易,这点从孩子身上更明显,孩子还不会藏匿自己。小小力气,踩死虫子,捏烂花朵,这是简单纯粹的恶。最后的善恶比,父母、环境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脉脉不得一语_YUAN
1年前 青海
2
SOS!人性本恶 有的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难过ing 本来推优入党的名额明明给我了 结果被人横插一脚 见不得别人好吗 现在好了 她也没有那个名额 我晚上各种想办法找文件 她不出声 结果第二天问了班主任 班主任说是可以推优 她偷偷去跟班长说 还是班长跟我说是她 但她一个倒数的怎么敢的(同一个宿舍的)她经常晚上十二点一点跟别人打电话 外放 打呼噜特别大声 上下床跟那个野猪过境一样 平时小组作业就是死人 期末考试拿手机拍题都被别人看见了 无语死这种人
大屋
1年前 美国
3
25:58 坏人也会生孩子,所以父一辈子一辈
大屋
1年前 美国
3
15:21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遗漏一个
鱼香rose997
1年前 黑龙江
3
想了想了
葱明可爱
1年前 江西
3
48:00 在快节奏的时代中思考是种很难得的品质了,所以网上会说“心不苦则智慧不开”,我浅层的理解是人遇到很困难且长久内耗的情况下,ta都不得不开始去解决问题了,然后开始思考。而人到了一个比较顺的境地,又开始“享受人生”,不思考了,这也是人身上的一种惰性。
心向政法
1年前 内蒙古
3
51:16 划重点👏被情绪驾驭,其实你没有在思考
鱼香rose997
1年前 黑龙江
4
27:12 由“错了改就行”还想到很多话术,比如“孩子本质不坏”,之前对这句话没太多想法直到听到超雄患者的母亲口中说出来,我觉得犯错最主要的部分应该是补偿而不是口头的“我错了”,就像一些被刮花的车上面留的纸条之所以打动人不是因为孩子的词藻多么华丽,是看到孩子在尽自己所能想要对自己的错误做出弥补 38:10 对我经常被阻止跟成绩不好的人一起玩,但是我现在很清楚小学时候的想法,那时候我被同班关系很好的朋友背刺,就去找外班的同学玩,有合唱队的朋友也有田径队的朋友,我们认识的时候只有队友的关系,我就觉得怎么衡量成绩好这件事呢,在合唱队我没有陈某声线好听,在田径队没有张某跑得快,但是人家不会因为我这一项成绩不如ta们疏远我,那我又有什么资格用学习成绩这一项和人家划分界限 42:13 我觉得我二姨这方面也做的非常好,小学我比较喜欢自学一些竞赛的数学题,然后我二姨有一次遇到一个想不通的题,她找我来一起讨论(不是那种考考你的态度,我们一大家子人坐在姥姥家的炕上,每个人提出不同的观点,没有因为我是个小学生就忽视我的想法 52:39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觉得努力学习很丢人的风气,而且真的有人会因为别人这么说自己就真不学了 58:45 疯狂赞同 1:03:52 喑哑们
9渊
1年前 江苏
4
33:02 这个我想说,其实真正的真相,只有当事人知道,就是类似桃色事件,一下谣言之类的,只有当事人知道,真正的真相是什么样,希望大家理性一点
漪漪
1年前 广东
6
26:49 我看过一位博主说古时候,有俩小孩子打架,其中一个被打死了,县令让下人把另一个男孩抓起来,奇怪的是男孩被抓起来的时候并没有慌张,后面到了饭点,县令让下人把男孩吃饭的筷子一正一反插在饭上,然后男孩把筷子顺了过来吃饭。县令说男孩把筷顺回来说明明事理,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便下令把男孩杀了。我再想这个社会是不是对恶有点睁一只眼闭一只呢?
玛巴拉
1年前 新疆
7
很同意 人类是个崇尚暴力的物种 我们与其他所有动物的不同不仅在于我们拥有自我意识 还在于我们有故意伤害他人的侵犯意识 别的动物的杀戮是为了生存它在填饱肚子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多杀一个猎物 但人类的杀戮属于纯粹的欲望 所以动物届可没有变态杀人犯 所以我们需要约束 这个力量是社会化的过程 是法律 是教育 是社会道德 也要考虑到心理学的因素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小女孩的父母是他们在建立朋辈关系之前的第一个建立社会关系的成员 所以父母的教育确实起很大的影响 可能父母对外确实会表现出涵养素质 但我们没法真正了解日常生活中他们在亲子关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就比如有父母也在外称得上是德高望重但是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们确实有所欠缺 没有主动改善自己对孩子的教育 骨子里是自负的
刘不绝
1年前 英国
7
我换过7所幼儿园,我嘴瓢了说的3所,真奇怪
无疆之休
1年前 四川
11
男性从片中性化女性,女性从剧中神化男性
小1超人
1年前 山东
15
19:23 偶像剧这里太有感触了 偶像剧难道不就是在讨好女性吗 就因为女性与生俱来的一些特质 细腻敏感的情感动物 所以我们从小接触到的的就是霸道总裁 纯爱故事 反观男性大部分看的都是什么屌丝逆袭 拯救世界的超人 也因如此女性更容易被困在爱里 更容易相信影视作品中那些完美的伴侣 美好的爱情 渴望被爱 渴望那些情感更深处的连结 我本人的性缘败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小时候的偶像剧!好在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切 好在已经有前人的努力 无需挣扎 只需觉醒
常长老
1年前 新疆
24
16:07 受害者未必完美,加害者一定有罪;加害者不思悔改,受害者自省无数。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