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徐冰老师在当代艺术领域留下了许多为人熟知的作品,比如《天书》、《地书》、《凤凰》等等。对我造成最深远影响的是《地书》和《背后的故事》,关于作品创作的在地性,以及文字符号与观者感知之间的关系,有过诸多思考和感悟。机缘巧合最近跟吴月又聊起这两件作品,她正好是徐冰老师的助理,于是就想请她来聊一聊她眼中的徐冰作品以及参与作品实现过程中的那些体验。

本期嘉宾:吴月,现为徐冰工作室助理。本科毕业于纽约大学艺术史专业,将赴哈佛大学攻读东亚研究硕士。近期她在B站尝试做up主,ID:白脚狸花猫的传说。

更多节目延伸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上所有的早晨(AlltheMornings)


[0:00-2:45]

疫情期间徐冰老师有在进行怎样的思考或者创作行动吗?

作为长期主义者,徐冰老师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距离来沉淀某个事件或现场。

[2:45-4:35]

在徐冰纽约工作室和北京工作室的工作体验有怎样的不同?

[4:35-12:05]

当代创作者的身份更多是反思者、提问者、发声者,;

几件与非典事件相关的徐冰作品:《空气的记忆》2003)、《真相之井》2004);

“in situ”:在地创作及其作品阐释;

《真相之井》的两种解读方式,以及这件作品与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有怎样的隔空呼应;

[12:05-17:26]

我最喜欢的两件徐冰作品《地书》《背后的故事》;

《地书》:关于符号、语言与人之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一件开放的作品;

《背后的故事》创作思路与马里奥·梅尔茨 (Mario Merz)Igloos系列作品的比较讨论;

《背后的故事》亦是关于符号和认知的游戏,图像-意义的解码体系在我们拥有共同记忆的每个人体内;

徐冰作品《天书》《英文方块字》的比较讨论;

《背后的故事》作品创作与呈现的在地性,一个创作者必然对其产出的内容高度负责;

[17:26-20:33]

徐冰工作室新年贺卡制作过程中不为人知的小趣事:与蔡国强工作室的互动,把徐冰作品《一个转换案例的研究》做成多个版本的猪年贺年视频;

[20:33-23:47]

在助理吴月的眼中,艺术家徐冰是一个充满童心的人吗?

对世界永远保有好奇心,永远与普罗大众交流而非自束高阁;

[23:47-31:25]

《地书》带给我的感动在于它的普天同文

《地书》中对符号固有语义的破坏和重组;联想到我曾经与同学做过的一个公共艺术项目:利用交通标志造成行动的矛盾;

约瑟夫·科苏斯 (Joseph Kosuth)在纽约Castelli画廊的策展项目DotPointPeriod,七个发行版本的《地书》在其中参展;约瑟夫·科苏斯观念作品Zero and Not与徐冰《地书》在探讨文本、语义方面的共通点,二者都以整体装置 (total installation) 的形式进行呈现;

[31:25-35:20]

生于五十年代的那一辈艺术家,其成长发展过程中与文字的关系,对文字的思考;那段被噤声的时代,那段能指与所指断裂的时代;

《地书》中对能指与所指互不匹配的探讨;

[35:20-40:00]

电影《降临》中外星人的语言是取消了时间性的,一种非线性的图式化语言,由此联想到徐冰作品《英文方块字》,对英文单词的非线性重组;汉字作为象形文字,单个字符具有非线性的表意方式。

主播...
米同学Emi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踢歪歪_鸭
1年前 中国香港
1
很喜欢这期!(但是bgm有点点干扰
HD234779z
3年前
2
07:16 配乐是Nujabes
4859
3年前
3
徐冰老师的“天书和凤凰”,本质上讨论的是人如何赋予事物意义,尤其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符号互动理论提供了一个解释的视角,文字作为形象,是人们交流信息的媒介工具,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传达由人赋予、接受它的信息意义。我们对天书中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文字,和面对西夏文字一样,都会无法解读它们可能的意义。我一直觉得徐老师在创作“天书”前,可能接触了西夏文字(我猜的,根据他的家庭条件,他有可能接触到类似信息)。但这并不影响他“天书”的艺术价值,制作工艺、规模和体量产生了足够的震撼。“背后的故事、凤凰”,本质和“何处惹尘埃”的概念是一样的,由现场材料所得的意象,只存在于观者在场域与文化背景的交互刺激中。与前几项相比,“英文方块字”的价值,在于猎奇性更强,“地书”也就是好玩罢了。当然,我非常喜欢徐老师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成就。
LURA
4年前
3
这期节目非常好,不知道为什么没什么互动呢。大家都来听这期啊!!!
明ming
4年前
5
前几天才突然明白文字才是真正的高度抽象概括,之前一直想让画面不那么直白,发现视觉的东西还是很容易就用词语概括了,而我们很难用画面来准确表达爱恨这类抽象概念(感觉❤️这个符号也不能完全概括)。文字是符号连接抽象思维,感觉意识是语言的,这样想下去,圣经这类智慧经文不应只字面具象故事,而是背后连接的难以讲出来的抽象的高维境地,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