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三位在湾区的非常规背景的软件工程师 Jacky, Stefan 和Shou。双修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电影、哲学的三个码农,和聊聊他们为何选择跨学科的学习路径。在实用技能与精神兴趣之间,他们如何做选择?如何走过了CS求职季的迷茫与压力?当AI来势汹汹,程序员真的会被取代吗?
我们一起探讨从校园走向职场的转变、AI时代工程师的角色演化,以及“建造者思维”和“适者生存”如何成为未来竞争力的核心。双修是负担,还是AI时代的适应力公式?
节目的最后,三位嘉宾还推荐了他们私藏的播客清单,欢迎大家持续收听并在评论区和我们互动交流~
嘉宾背景:
Jacky|CS × 语言学|UC Berkeley
写得了代码,也弹得起贝斯。白天是程序员,夜晚是Remedi 乐队贝斯手——用语言和音乐双重解码世界。
Stefan|CS × 电影|UC Berkeley
热爱用镜头讲故事的工程师,在算法与光影之间探索现实与想象的边界。
Shou|CS × 哲学|Colgate University
代码是工具,哲学是心流。思辨是他的舒适区,也是他理解世界的方式。
Show notes
Part 1 嘉宾个人选择双专业经历
02:07 Shou CS是饭碗,哲学是心流
02:35 因兴趣开发app入门CS
03:15 哲学课的如鱼得水
04:01 Jacky CS和语言学都能满足思维探寻的乐趣
04:28 拒绝赶风潮:高中计算机AP只考了1分?
06:01被室友的热情感染,误打误撞进入CS
06:55 语言学接触的契机 : 高中的人文地理课Human Geography
08:15 受到纯粹求知精神的鼓舞:双修语言学
08:33 Stefan ⻄城鸡娃攻克CS,电影是生活的调剂
09:05 高中的纪录片项目:外国人在北京做中医大夫
11:10 为什么没选择电影作为职业方向
12:46 从数学到CS
Part 2 CS学生的最大难关:找到第一份实习
15:00 大二 peer pressure的迷茫:回顾实习上岸的路,市场决定找工难度
16:45 软件行业 实习是最有说服力的指标
18:50 找工作是个加大分母的数字游戏,保持信念感
21:20 如果往大海里扔石头没有回应,也不要太责怪自己
23:40 Bootcamp 贬值:转码路还能走得通么? 很难
27:45 专业热度滞后性:求职市场的人才过剩与招聘要求的市场校正
30:00 学校到职场的转变:从输入到输出
31:52 学会处理利益冲突感
33:42 软件工程师是手艺人
34:40 分辨噪音的能力和群体责任感
Part 3 从业者辟谣:AI取代码农真的近在咫尺吗?
36:18 工程师对cursor.ai的日常使用: cursor.ai虽强,但仍需人为介入
37:20 AI的瓶颈:很难跳出思维惯性
38:30 Cursor rule: 工程师的编程第二大脑
39:30 prompt engineer: 更多是噱头,目前仍是实验性角色
41:00 Agent的发展会让软件工程师变成校对员么?
41:20 工程师未来或从写码者转为设计者与校对者
42:30 AI无法嵌入社会的责任制度
43:26 软件工程师如何持续提升竞争力?
45:33 日新月异的工具和模型 MCP: Model Context Protocol
50:00 做一个builder, 有建造者思维才能快速适应技术更迭
51:20 CS带来创造者的自信心,其他的学科带给我们观察世界的耐心
53:18 竞争优势不由某个学科决定,能适应的人才会不被取代
55:09 CS带来建造者的思维在其他行业的普适性:不做码农的路有哪些?
Part 4 播客推荐
56:20 Lex Fridman Podcast(Shou):从科学与哲学视角探索世界。
58:10 Acquired Podcast(Stefan):深挖伟大企业背后的故事。
58:47一天世界(Jacky):由旅居日本的华语撰稿人主持,分享观察与思考。
或许你会感兴趣
- MCP: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转码项目:Align Master’s in Computer Science
Music Credit
Lovely Summertime - Remedi
(欢迎大家多多关注Jacky所在的独立乐队 Remedi~ ig: @band_remedi)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