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国产剧质量拉垮的原因实在是有很多,上一期节目中分析了商业模式的弊病,而这一期将会深度剖析从业人员的问题、人才匮乏的困境。个人认为这一期比上一期更精彩,因为我们俩冒着得罪行业的风险、暴论了一番业内人士的素质问题、与Netflix作了比较、还展望了国产剧的未来。(不过两期节目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新听众先听哪一期都可以哦!)

此外,很感谢大家在评论区中提出的建议!我们对剪辑和音质做出了如下改进:

  • 剪辑:主播认真学习提升了剪辑技巧,让节目听起来更为流畅
  • 音质:两位贫穷主播已掏腰包斥巨资购入新设备,从下一期节目开始,就能让大家有更好的收听体验啦!

00:31 国产剧行业的人才密度低、从业人员素质差(编剧、制片人、决策者)

09:11 防杠声明:希望能够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 ≠ 精英主义

10:53 Netflix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方法是什么样的?从招聘、人才流动、管理这三方面展开讲讲

16:30 国产剧还有救吗?

19:01 如何让国产剧的未来变得更光明:建立规则、专业度和类型化演变、商业模式改进、决策人的胆识

26:26 我们将会持续发声

本期节目的文字稿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Oio4MNvrtUy3xmSu-iyeNw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本节目致力于关注「娱乐」与「商业」的交叉点:

  • 娱乐:影视剧、游戏、动漫、音乐、乐园、IP…… 关心与内容和娱乐行业有关的一切,相信故事的力量,相信创造触及人心的快乐与感动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 商业:两位主播都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尝试过与商业相关的种种,混迹于好莱坞、游戏圈、商业精英圈…… 最终感受到人生苦短、应及时追寻心之所向

如果你想近距离了解娱乐行业里的商业故事、对这个行业祛魅,或者你是一个对娱乐行业感兴趣的商科生、或是对商业跃跃欲试的文娱人,欢迎关注并联系我们,与我们一起探索这个行业的更多可能、陪伴中国娱乐行业成长、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 如果想看我们播客的视频版,或是看到更多关乎娱乐商业的图文内容,欢迎到小红书找到我们:@娱乐商业评论
  • 如果想获取节目文字稿,请关注微信公众号「Entertainment Business Review」
  • 如果想与我们微信交流,欢迎添加微信号:EBRfans
  • 我们也有b站账号喔:@娱乐商业评论
  • 也有抖音:@娱乐商业评论
  • 也有即刻:@娱乐商业评论
  • 海外的友友们还可以关注YouTube(没想到吧!):@娱乐商业评论

——后续节目预告——

关注我们,你可能会听到:

  • 对标日韩文化出海历程,咱中国人离做出全球化内容还有多远?
  • 为什么当前是游戏叙事人才的机遇窗口期?
  • 拿什么拯救你,中国影视行业!
  • 那些基于中国文化之魂、却披上了西方文化之皮的文娱作品
  • 米哈游:二次元的耶路撒冷,中国文化出海的先锋
  • 聊聊好莱坞近些年这一波华裔热潮,从《摘金奇缘》到《瞬息全宇宙》
  • ……(更多大饼还在画)
主播...
娱乐商业评论
EBR的小乐
EBR的小瑜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448639r
1年前 重庆
0
听到说电视剧不赚钱,突然想到相比电视行业,漫画行业更惨兮兮……其实有一些漫画内容改成电视剧非常好的,但是关键是里面没有多少人做╮( ̄▽ ̄)╭,也不知道为什么,而且改编收购价格应该也会比小说低,泡菜国漫画的改编就比较成熟也有成绩。另外我觉得如果电视剧不赚钱的话,资本是会去投电影的,这一块即便是短视频也无法抢夺市场,不过个人认为电视剧能赚钱的方式还是很广泛。随着ai发展,创作也许会越来越偏向大众创作(类似快抖),或许那个时候,人人都是创作者,人人都能拍电视剧……三大平台或许格局就会被打破,不过考虑到ai发展以及其存在的不确定,估计也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说不定到时候演员也不重要了,天价片酬就几乎不怎么能见到……总之,不论作品的题材是以何种形式表达,都希望真正的原创故事能够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喜欢。
安梦貘
1年前 英国
1
感觉国产剧还没有到需要“拯救”的地步吧,从质量上可能确实是佳作太少,但是感觉商业上大家从影视剧上没少挣钱啊。有时候很不能理解一些大烂剧是怎么会有受众、以及怎么能赚到这么多钱的,可能还是在华语剧的范围内观众的选择太少了。在国内这么庞大的观众基数之下,需求得不到满足,然而可能有一部分观众是国产剧的固定受众(比如我这种实在舍弃不了对母语和我土生土长的那片土地上的文化的依赖),就会固定有一部分流量流入我们所认为的不是那么好的作品中去(但是我自己很大一部分的关注已经在倾斜到台剧了)。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创作“受限”,虽然不能说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出好作品了,但这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原因。像是我最近在看的一部悬疑剧里,主演时不时就要出来几句“正能量”发言,很突兀,这在一个悬疑剧里真的是需要的吗?所以在这种censorship之下,可能我们也需要考虑出品背后的一些政策因素,比如目前的制度是否是支撑作品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让观众能看到好的影视创作,还是仅仅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不出错”就好,越红越好。这几年反而我觉得包括电影电视剧都有向后者发展的趋势。其实我感觉现阶段国内有太多可挖掘的素材了,没有文艺作品能够深挖并以某种方式记录下来甚至可以说是遗憾,但是真正的现实主义题材能不能拍、能拍到哪种程度答案都是不可知。我们当然希望国产剧能越来越好,但是他们的未来在哪里我确实看不到。
脆弱女孩戴福贵
1年前 江苏
1
时间太短不够听wwww
123_jHBy
1年前 陕西
1
录音质量能不能再好一点
123_jHBy
1年前 陕西
1
录音质量能不能再好一点
PromisE谢
1年前 安徽
1
作为一个独立游戏开发者,也是一个想在内容行业长期耕耘的人来说,无意发现了你们的宝藏节目。希望中国无论是影视还是游戏都能真正把好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加油!
李勃
1年前 北京
1
推荐可否换一个视角,当我们对比的是金融,互联网,律所(其实给金融和互联网提供服务)时,影视行业从业人员肯定显得素质低了。不过对比地产,制造业等等,是不是影视行业这些人显得素质就不是那么差了?
小源子Alice
11个月前 澳大利亚
1
理想主义过头了,饭吃得好好的 谁会去把自己饭碗给扔掉。
小源子Alice
11个月前 澳大利亚
1
理想主义过头了,饭吃得好好的 谁会去把自己饭碗给扔掉。
HD554498p
1年前 上海
1
片面且太过浅显的评说
草莓草莓
1年前 江苏
2
太天真了。首先既得利益者凭什么改变,没文化的人本能够凭此乱象获利,有文化的“书呆子”们想分一杯羹还想要赶跑没文化的“土大款”们,会受到的抵制可想而知。其次需求倒逼市场谈何容易,目前能够看到的是充斥着低质量片子的市场赶跑了观众,观众看不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干脆用脚投票,不看了还不行吗。最后,纸上谈兵很有理想。
HD554498p
1年前 上海
2
你们需要多了解国内影视的液态,以及对内容真正的素养,现在感觉你们都没有说到点子上而且空泛,坦率地说甚至到了可笑的程度,抱歉,很不客气做了这个回复,真实表达没有任何戾气
霹雳小袜子
1年前 安徽
2
19:02 台剧已经有一些很棒的了 好像不需要在政治上当第一哈哈哈哈
匿一个名
1年前 福建
4
22:37 推荐一个好导演 比鑫业和他的好剧们 《我有一个朋友》《一起同过窗》
潘大妮
1年前 上海
4
“对标日韩文化出海历程,咱中国人离做出全球化内容还有多远” 按现在的形势来看,保守估计近20年是没戏的,换句话说,和我们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CC0005
1年前 广东
6
我觉得还有一点是平台靠粉丝赚钱也不亏,还能赚点,比如xz ,ycy ,之前的吴亦凡,所以路人缘不好,演技不好,剧也可以照拍,反正不亏。还有一些没什么名声但俊男美女玛丽苏的剧情,有些路人也吃这套,低成本,也不亏,也会照拍。所以,我感觉根本原因是,中国市场太大了,跟中国足球一些,怎么拍都能赚点,所以改革的决心都不大,既然能不辛苦的赚钱,何必费心思去赚更难赚的钱
Lumos0731
1年前 上海
8
欢迎大家继续提出建议🙌🏼 我们主打的就是一个自我迭代,一期比一期更好更专业😆 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从我做起
Elsa_elck
1年前 山东
8
18:26 争世界第一,你在搞笑吗🤪
Iridaceae
1年前 上海
8
23:38 作为一个从业者想说,这个行业最需要的是专业的高层
overd
1年前 北京
13
感觉商业模式只能锦上添花,审查和群众基础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其实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解决不了
云要制冷
1年前 北京
18
国内某平台财务打工人,正好最近选择跑路,之前从乙方跳过来的重要原因就是想看看行业是否有转变的可能,以个人浅薄认知,转变是有的但会非常非常缓慢。高额资金投入、过度重视依赖人脉导致参与门槛很高,缺乏成熟项目制作和后续运营体系导致风险高,依赖主观判断难以建立客观标准导致所谓有经验从业者过度占据话语权和机会,加上外部审查标准趋严同时着眼点时常变化、国民审美水平基本盘占比大,阻力很多甚至相辅相成。看到平台有好的转变,但还是逐渐丧失工作的意义感(本来岗位就不是很有话语权的角色哈哈哈哈),非常佩服两位主播仍然充满热情!相信新陈代谢会给行业带来希望,以后我们能看到更多起码完整而不自我分裂的作品。 说到不自我分裂,有个不成熟构想,如果能在降低平均项目投入的前提下,减少项目制作中各方不成熟、不负责的意见和修改,明确权责划分和成果评价,也许能很大程度降低自我分裂感,起码是一个前后统一、自我和谐的故事,同时减少项目中的互相甩锅、更高效筛选出适合的人。
HD893378e
1年前 辽宁
36
前国际律所律师转型开发型制片,过程可谓“受尽屈辱与委屈”🥺😮‍💨😵‍💫不仅是物质上的清贫,更是心理上的无数创激与无限内耗(现在不和这帮人耗了,彻底获得解脱)。行业从业人员的问题节目里都说到了,但是我想说,最让人绝望的或者说最根本的是中国观众的审美水平:整体审美水平不上升,就会日日上演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而经济决定审美(别笑!这很马克思,但真的很对!),整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达不到(或者趋近)中产水平,那么文化娱乐内容还是会一直迎合下沉市场。欧美还有日韩作品为什么中国的“精英”/豆瓣主流用户人群看着舒服、过瘾,抛去审查对于题材的限制,就是因为他们的受众是中产,所以他们的内容方在审美和价值观方面也锚定中产。平台和好的片方里面不乏对内容有很好判断力都从业者,但是观众摆在那里,一次次创新实验都没有得到正反馈(豆瓣不算,得看播放数据和票房),从业者一次次心寒,创新的动力就越来越小,大家都噤声继续生产猪食(要是说你做的是细糠还要被网暴)。但是要说得个五十年一百年中国整体才能全面实现中产的话,我不知道会不会违反或将生效的《治安管理处罚法》......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