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一年一度的双11,悄无声息地结束了。这个双11,真的有点「冷」,往年竞争激烈的各大电商平台,似乎连发「战报」的热情都快消失了。
这些年,尤其是因为疫情影响,我们自身的很多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多多少少,也发生了改变。
所以,我们约上几位朋友(年龄层横跨70后、80后、90后),以今年双十一购物为由头,聊聊消费这件事,谈谈大家对于消费的各自理解。

本期主播:@拿铁琳 @Sean

本期嘉宾:

@大仙  半职业算命爱好者

@老干部  住在上海梧桐区的优秀消费者

@冰冰 一位广告行业的年轻女子

@小顾 一位95后已开始抗衰老的广告女子

时间轴:

01:48 先科普一下什么是上海「梧桐区」

02:35 晒一晒今年的双十一清单,有人曾买了10万元燕窝!

13:30 揭秘95后的医美消费观

17:21 日常消费:今年双十一服装行业战绩差?

18:47 日常消费:健身类消费是增长的!

21:06 某一种消费观:活着的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23:01 因为消费路径改变,双十一变得不再那么特别

26:08 举例一些疫情带来的消费变化

27:59 分析「骑行」复兴背后的根本原因

34:16 原来很多社区人都是「线上热络,线下社恐」

35:59 关于「非必要消费」分析

37:40 再科普一个概念:「服美役」

39:51 再再科普一个女性凝视概念:「细狗」

42:00 关于奢侈品消费

44:00 关于「闲鱼」的使用

46:45 关于「国货」化妆品的流行

48:12 咖啡市人关于咖啡消费解读

54:23 中国会出现「低欲望消费」吗?

55:07 年轻人们的存款意识加强了

59:54 对自己未来的预期,如何影响当下消费

1:03:35 驻场话题:什么是品牌及品牌推荐

1:05:42 「共益品牌」注解:商业的力量不只是为了营利,还可以成为解决社会及环境等问题的有生力量。因此「共益品牌」往往是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同时也和品牌方一起共同参与某一件具有社会责任的品牌。

1:08:05 做品牌的人反而可能更看重产品的独特性

本期剪辑:@拿铁琳

本期文案:@Sean

本期音乐:May Rain 窦靖童

《BB商业与品牌》已同步上线小宇宙、QQ音乐、苹果播客,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记得点赞、评论、收藏,您的互动,对我们很重要。感谢!

重要信息更新:
《BB商业与品牌》想进一步和听友们互动,欢迎添加主播Sean的微信(微信号:seanyangok,请备注来自播客) ,或扫一扫节目公告里的二维码,加入我们的听(福)友(利)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话题,分享有营养无负担的营销干货。
在添加微信后、入群前,欢迎回答:
1、最喜欢《BB商业与品牌》哪几期话题?
2、请自爆所在行业+感兴趣的话题
主播...
拿铁琳
邪念扬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不吃肉也可以
1年前 上海
0
从上周开始,突然觉得,维持一个人的生活,其实并不需要很多物质,外界想塞给我们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何不试着从一个角度极简一下?于是所以上周开始,自己做饭,买五十块钱的菜,够吃三四天,一周买菜预算100,蛋白质的话网上买的盐冻虾、周末卤牛肉。这样一个月在吃方面一千多元其实可以吃得很好了。下班后用读书和学习来充实自己,这样自己就是少消费的,同时满足的。手机还是苹果的xr ,用了四五年了,不想换,喜欢把一个东西用尽的感觉,就像小时候我很喜欢一条裤子,于是天天穿,周末洗了干了,下周继续穿,直到有一天用手戳一下屁股,戳了一个洞,才知道该淘汰买裤子了。放长假回老家村里的时候再去做头发,用100元干了在上海三百元才能买的事,让我有一种净赚200的感觉。
两可
2年前 福建
1
双十一快递包裹的拥挤和快递小哥的辛劳,让我改变做法,在双十一之前完成购物,最重要的是,店家让你享受双十一的折扣。
Sean邪念扬
2年前 上海
1
一个听友观点:与其说是消费降级,其实是消费观升级了
被退休社畜喵酱
2年前 北京
1
这个双11花了1000多
辽北第一狠人儿
2年前 山东
1
犹记得去年双十一,女生聚在一起抢券、讨论怎么薅羊毛。 今年双十一,我身边的氛围是,谁买东西谁大笨蛋
Sean邪念扬
2年前 上海
2
消费话题总让人意犹未尽,就像我们节目里的笑声「回响不绝」。也感谢听友们能接纳我们肆无忌惮的笑声,每次线下访谈,都是我们朋友间的一次思想碰撞与情感交流,我们不想刻意剪掉这些笑声。 个人小结了几个观点,算是对「我们进入低欲望社会了吗」的回答: 1、消费其实并未降级,大家在拥有更多选择余地的情况下,消费变得更加理智了。无论是咖啡、化妆品还是衣服等。 2、zhuangbility的面子型消费,确实慢慢减少了;可以背上一个保值的限量名牌包,也可以背一个简单朴素的帆布包。 3、疫情当下,投资自己、投资未来、投资触手可及的美好,变得更加明确。聊天时,还准备了一个问题,大家会为环保概念买单吗?「共益品牌」的逐渐起势流行,给了我答案。 4、大家的消费欲望还在,这种冷静和克制,也很美好。 细心的听众,可能还会在我们的聊天中发现——时不时提及的性别话题。这也是节目录制后,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1、类似「服美役」「细狗」等性别概念,貌似越来越多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95后、00后开始做医美,是因为消费社会的蛊惑?还是性别凝视的原罪? 3、70岁的男性也做医美,当男性也越来越注意自身形象与颜值,这真的是意味着「男女更加平权」了吗? 或许围绕着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再邀集朋友来聊一聊:)
冰酱
2年前 上海
2
蛮喜欢今年天猫双十一的一句文案「到生活里去」。 单纯物欲层面的炫耀型消费能带来的快乐在变少,大家开始找寻真实生活中那些更可持续的美好,然后发现更多自我。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