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都说纸媒消亡的年代,我们却看到了有些品牌正在操刀制作自己的品牌杂志,这是被数位媒体内卷到反潮流的另辟蹊径,还是纸刊之于品牌真的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期「贝望录」,我们邀请两位曾经在杂志行业任职,现在与内容创作与品牌有着密切联系的从业者,以他们经手过的案例和视角来探讨品牌做刊物这个现象,为什么要做品牌杂志且怎么做,品牌如何理性看待做杂志这件事,从而解构品牌和内容的关系,并重新思考媒体和品牌的角色。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邱正

DEMO Studio 联合创始人

Jennifer Jia

gaga前CMO,播客《Jennifer无穷动》主播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本期内容提要】

05:15数位载体主宰下,你为什么还要做纸刊的杂志

10:14餐饮品牌去做一本杂志是出于什么考量

15:31面向大众的商业杂志和品牌杂志有何不同

23:31选择做杂志的品牌和主理人是如何看待纸刊的

29:05尝试了几次,都没有做起来这本杂志

34:07看了品牌杂志的读者的反馈

44:13品牌本身成为媒体接力棒的可能性

53:26你是如何看待品牌和内容的关系

01:01:32品牌要理性选择做杂志这件事

01:08:11品牌杂志在不同地域的呈现不是靠翻译就能解决的

【后期制作】

王俊翔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主播...
李倩玲BessieLee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22Sparkle
1年前 广东
3
1:17:54 (跑题一下)话说收藏癖➕品牌忠实粉身份重叠的话,这类用户会自发性的收集周边物料。 拿收藏瑞幸咖啡杯套和纸袋的用户现象举例,感觉品牌所生产的周边物料已经在形成了新的人文属性咩(可能还需要时间沉淀?)
小铭翛
1年前 天津
3
男嘉宾内容输出比女士差好多以至于无法忽略喷麦和呼吸声!
nonnnn
1年前 上海
5
53:09 听到这里 也给了我一些启发 正在从事自媒体相关工作却本能地排斥一些时效性追热点的内容(当然不排除和我p人拖延属性相关)但我的性格特点也造就更在意能留得长久的东西 前面提到杂志放在家很占地方 真的如此 但我还是留下了之前参加东方野兽活动的《治愈者》(还没看)以及一些品牌故事的书籍,没有时效性能保存长久的东西挺吸引人,一些设计内容丰富的书籍杂志就像唱片书籍旧物的感觉,很想带回家。点开这期播客前,就是非常好奇很憧憬去做杂志的人的一些看法,受益匪浅!
Zackmimei
1年前 广东
5
买过Demo,很喜欢
CMSDaisy
1年前 未知
5
19:25 主编思维是使命,是表达,是共振。
特务头子_Molly
1年前 上海
5
🙋🏻在杂志媒体做mook branding book的人路过!
徐峰立PeterXu
1年前 上海
5
A Magazine Curated by xxx 这个系列就很难被线上媒体代替 部分因为纸张和板式定制 还有收藏价值 有各种剪纸和复写纸等艺术纸张的展示
HiCookie
1年前 西班牙
6
13:39 从2005年开始做过12年品牌杂志的人举个手。现在最能做branding的数字化媒介形式就是播客了,关键是品牌的运营者需要有稳定长期的策略和远见。比起品牌去投放一个第三方媒体,自己就成为一个媒体是最好的事了,花的钱只会更少,想表达的品牌核心价值的主动权都在自己手里,是汇聚目标受众群体价值观最牢固的沟通渠道,也更利于品牌社区氛围的建立。如果品牌能坚持做内容,对于品牌本身故事的储备是在累积一笔最细水长流的财富。
羊羽绒
1年前 上海
7
13:54 所以gaga的杂志给gaga带来了什么?对digital的要求是既长线又短线还要省钱,对非digital的方式就觉得总是老的好怎么样都好
胶泥journey
1年前 江苏
9
举手!作为前传统媒体人现创业做品牌的90后,现在也在做自己品牌的杂志!我认为独立杂志是呈现品牌所倡导的生活方式非常好的一个载体,加上体内记者、编辑的基因始终存在,做这件事就非常水到渠成了。
KujoJotaro
1年前 浙江
10
25:53 男嘉宾的回答前摇长得以为我在听老板开会
穿林打叶
1年前 美国
14
三联的广告语叫“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品牌杂志就是一个品牌和他倡导的生活。纸媒其实也没有完全死掉,还是有一部分人会去买去看纸媒,但他们如果要活得好就得讨好大部分读者。现在纸媒作为一个“小众”爱好还是有格调。我收到的品牌杂志不多,HW主要宣传新品(可以看下,质感好,也可以留下);Ritz宣传旅行地和奢华品牌,确实好看;乐高和USPS都是宣传新产品,USPS可以当邮票年册看也挺好的。
大碗岛的黄昏
1年前 中国香港
14
好喜欢Jennifer的表达 逻辑清晰娓娓道来 谢谢分享!
星星卡比
1年前 北京
18
内部开会都说为了拔高调性哈哈哈哈
nbl
1年前 北京
22
女嘉宾表达很言之有物,男嘉宾信息密度太低
Jennifer_Jia
1年前 广东
24
感谢这一期😊也帮我自己再次梳理了做杂志的初衷。依然相信在未来,品牌也许应该接过“传统媒体”的使命接力棒,代表用户和时代去共情、去表达。
釉又柚
1年前 四川
26
其实吧我觉得,个人也好品牌也好,在数字媒体的表达方式本质还是“杂志审美”偏好,呈现方式仍然是图文的组合,少部分人注意节奏的表达,大部分人自由发挥。特别是p图软件的杂志风格化(图多、排版、字体等),这种“杂志向”表达一直在,只是载体被生活节奏冲散了
愚丸
1年前 海南
42
听起来就是品牌杂志就是美化后的传单,和宜家或者是muji哪种杂志的概念差不多,挖掘用户生活需求,内心需求。
川凛
1年前 北京
46
感觉苹果这点做得很融合,它的网站就是杂志,常看常新,主要是排版啥的很丰富,一边滑动一边还有动效啥的。当然他们网站还是主要还是产品介绍,但是这种展示形式甚至比杂志都要好。其实做杂志,还不如设计一个漂亮的网站。国外的品牌大多数都有自己的网站,内容丰富,排版精致,信息实时,用户还能可以从远端访问到品牌的文章,可以在电脑上,手机上,平板上。
Jiamu
1年前 上海
108
切实的痛点:太多设计师喜欢表达自我,而忽略了让客户实现自我认知才是服务的价值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