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你有没有想过可以跟一个人保持长达四十年的友谊?

长久以来,女性友谊似乎很容易被贴上各种标签,也有意或无意地被贬损,经常会局限于虚荣、妒忌、攀比,甚至于闺蜜这个词都成为了虚假和勾心斗角的代名词。

《那不勒斯四部曲》,描写了两个女人之间的互相拉扯与依恋,其中夹杂着各个人生阶段的焦虑、恐惧、退却和挣扎。我们从这本书聊起,试图剖析我们不成熟的亲密关系。我们都不是最完美的朋友,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和缺憾,在相互陪伴的路上磕磕绊绊,仍然很想大喊一声,友谊地久天长!

愿我们永远都有三俩好友,慢慢煮雪漫漫聊!

【你会听到】

01:52 《那不勒斯四部曲》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10:10 16岁的她们都没看到大海

17:08 攀比和嫉妒是友谊里的“必修课”吗?

22:39 莱农和莉拉对新生命迥然不同的态度

27:28 为什么女性友谊刻画中永远有三角恋?

32:14 友谊中体会到被爱的时刻

38:03 “幼稚”的占有欲是友谊破灭的导火索吗?

42:20 最亲密的朋友间反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46:11 什么情况下会想在友谊上“断舍离”

49:25 考验友情的即兴问答来了!

52:48 友谊不只有一种模式

56:13 对朋友“客气”是一种疏离

58:29 畅想一下四十年之后!

【提到的书】

[意] 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失踪的孩子》)

纽约时报主编《文学履途》

[美] 安·兰德《源泉》

[美] 柳原汉雅《渺小一生》

【音乐】

MaxRicher-She Was Running(片头)

朋友请听好(片尾)

【后期】甸甸

【文案】随意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多评论订阅转发,也可以在直接在小宇宙打赏,或者在爱发电关注和支持我们。afdian.net

主播...
随意-字里行间
陈甸甸-字里行间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eliza-
9个月前 江西
1
26:45 作为一个出生在大山的留守女童,再到一步步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很不错的大学。代入在大城市上学时的场景,我很能理解莱农说的那句“我一生都是为了提升阶级地位的低俗斗争。”因为这也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我爱莱农的极度坦诚。
一颗薄荷糖_PP
1年前 上海
1
看了剧很喜欢,也要开始啃书了
喜欢喜欢喜欢小狗
1年前 浙江
1
我很爱她们,爱她们的怀和不完美
f兑def言
1年前 北京
2
分享个教训,我一直不想对盆友展示占有欲,美其名曰这样比较开放,其实有的朋友是真的没有那么投契,有的就只不过是自己幼稚的装酷耍帅。到头来不论投契,还是不那么投契,我想自己都不够好好珍惜,所以不挂在嘴上、记在心里,还是难得重情义🍀🍀
芒小菓
1年前 山东
2
沙了个发🛋️
enjoy_Sui
1年前 山东
3
播主名字叫随意,和我名字一样,好巧
快乐的宝贝
1年前 天津
3
已经看完第一本咯
Lizz42
1年前 云南
4
很开心能听到有人谈论这本书,但这一期节目的浅薄让人失望,两位主播浅尝辄止地分享一个个片段却缺乏深入的、原创性的讨论,在遇到意见有分歧的时候(莱农的一生究竟是否是一场想要提高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也丝毫没有任何的碰撞,连解释都很少,只有空洞的“我不喜欢”,“我喜欢”。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既羡慕又害怕莱农与莉拉之间的友谊吧,她们的对话能激发彼此的火花,带来新的启发与活力,共鸣与反对有同等的力量。她们的友谊没有充斥着软绵绵的互相认同或流于表面的轮流发言。
chennnnnnnys
1年前 广东
4
13:20 理性讨论:看海其实是里拉的心机 里拉不能读初中 于是拉来农一起逃课 被父母发现逃课之后就不会允许来农继续读初中 但来农被打之后还是被允许继续读书 小学老师也从这里发现了里拉的坏
菜西ccccc
1年前 日本
4
31:25 把自己带入莱农,是因为心里有一个被自己塑造出来的莉拉,这个观点太好了。但是我倒是挺喜欢“一生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阶级地位”这个话,最初也觉得用这一句作为书封过于粗暴了,但自从记住了这句话,我在之后无数次面对社会和人生的粗暴和无奈时,也会这样默默地总结自己的生命。尤其是它是被主人公自己说出来的时候,更加真实得有些残酷。
颜小姐又又又听
1年前 江苏
4
你们发这期的时候,我正好在读第一本,昨天终于读完4本啦,今天赶紧来听,再次羡慕你们的友谊,很荣幸能做你们友谊的见证人!❤️
MayaW
1年前 山东
6
看到书名点进来的,听完非常失望,主播真的看懂这本书了吗
芋鱼熊掌
1年前 山东
8
24:55 我莫名的觉得,如果不喜欢这两个角色,主播是否真的喜欢这本书我都要打一个问号。我读完第一本,我就被莱农或者作者折服,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一本书里看到这种极度的坦诚,极度的自我剖析,权利压迫下的女性友谊就是这样充满了矛盾和战争的硝烟,但是她们又是彼此最重要的朋友。 主播说莱农的改变都是为了别人。试想在女权主义知识还没有进入莱农视野的时候,要求莱农为了自己改变是不是过于上帝视角。回想一下当年,我们女性主义没有觉醒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说,我当年的改变只是为了自己,我从来没有为了别人改变吗? 如果真的莱农是为了自己改变,那就跟其他的女性主义类的小说没有什么区别了。之所以我爱那不勒斯四部曲,就像上野千鹤子说的女性主义者是一生都在与厌女作斗争的人。其实在这里也是一样的,莱农也一生都在斗争,而且不只是与厌女做斗争。
化作千风_
1年前 四川
11
13:16 莱农最后是走出去了的,不但离开了那不勒斯,还有意大利,甚至欧洲。莉拉一辈子没有离开过那不勒斯。这和她们小时候去看海的反应是对应的。
化作千风_
1年前 四川
14
29:24 莱农和多纳托的那个晚上,莱农并没有伤害自己。我们会默认一个油腻恶心的老男人和一个女孩,就是对女孩的伤害,其实还是一种把女性当成易碎的花瓶一样看待。但是莱农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我们应该看莱农的状态,她是有自主意识地决定这件事情的发生,并不是“委身”。而且她享受到了快感,那晚之后她的状态也变得好了很多,她逐渐能够表达自己的不满。莱农从来也没有说过后悔的话,只是多年之后想起来“有点恶心”,除此之外这件事没有给她带来任何伤害。
Franny_rmwo
1年前 湖北
16
太浅薄了,我洗澡洗澡到一半冷到不行都想来说一句:你们真的看懂这部书了吗
Franny_rmwo
1年前 湖北
17
莉拉从来不是抱着公主王子幸福生活的态度进入婚姻的,后面的“被强暴”不过是印证了她的恐惧,她渴望的一直是读书且由此而逃离那不勒斯。我们也不该指责莱侬的“讨好和取悦”,在她十几岁的时候面对尼诺父亲的侵犯,更多的应该不是尝试,而是一种被恐惧擒住的感受。而莉拉与尼诺的那段关系,虽然尼诺是个人渣,但他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那个时段,给了莉拉短暂和无可替代的快乐,以及,在后面,甚至再一次的,将莱侬从一团死水并快要淹没自己的婚姻中解救了出来,不能说解救,因为莱侬这时是有很强的主体性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莱侬“利用”她对尼诺盲目的爱将自己从与彼得罗的关系中抽出来,这里也体现了在莱侬乖乖女的外壳下面隐藏着的反叛精神。而阶级提升,低俗斗争这句话,我们可以看作是莱侬的自谦,或更多的是,对自己命运的预见性和无能为力“只能这样了”的苦楚,即使她的人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阶级提升,即使她在很多年里都希望自己瘸腿的母亲像彼得罗的母亲那样是一位体面的知识分子。但不管是莱侬、还是与之人生轨迹相似的安妮埃尔诺,或其他千千万万的女性小镇做题家来说,她们确实花了很大的力气来实现阶级提升——通过获得教育,获取进入所谓上流社会的文化资本,再与原本就出生于知识分子阶级的男性进入婚姻。而可贵的地方在于,这句话是她对自我人生的反思,对自我错误的反思(体现在后来她对彼得罗的母亲说她错了,我的母亲比你好得多),也正是这句话将她的那些致力于阶级提升的努力下隐藏着的低俗所解构了(而尽管这种低俗其实并不那么低俗)。再一次,她们的真实、反思、矛盾、对自我的剖析与成长才恰恰是这本书的迷人之处。
Zoldyck
1年前 广东
26
感觉好浅薄 听到一半听不下去了
野人小玉
1年前 北京
33
24:37 天呐!你们竟然不喜欢这两个角色!这两个角色我都很喜欢!不是因为她们完美,是因为她们真实,因为真实所以喜欢!
gonglei
1年前 江苏
73
27:37 你们最不喜欢的情节,不喜欢的两个女主,和书的封面上的话,都是我最喜欢的,充满了自我对抗,充满了矛盾,充满了真实的自我审判,充满了人生的错误,充满了对无知自我的剖析和坦诚,毕竟这些想法这些事大部分人的一生也会发生,但是都被我们选择性遗忘和自我行为合理化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