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收听提示
1、给周五放的鸽子道歉。
2、自闭症男孩如何被音乐启发?
3、布鲁克纳一生的故事。
4、什么是浪漫、纯粹的音乐?
本集相关
安东·布鲁克纳
安东·布鲁克纳(1824年9月4日—1896年10月11日),奥地利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他以创作交响曲、弥撒曲与经文歌而著称,亦有创作出优秀的室乐作品如弦乐四重奏和弦乐五重奏。其交响曲因其丰富的音响结构、多重的复调特性和宏大的结构而被认为是德奥派浪漫主义最后阶段的代表人物。布鲁克纳的作品以其对不和谐音的使用、突然的转调以及延绵不断的和声而对当代音乐激进主义产生了广博的影响。
本集音乐
Berliner Philharmoniker/Eugen Jochum《Symphony No.4 in E-Flat major, WAB 104 - I. Bewegt, nicht zu schnell (降E大调第4号交响曲 “浪漫”)》
Herbert von Karajan/Wiener Philharmoniker《Symphony No. 7 in E Major - II. Adagio - Sehr Feierlich und sehr Langsam (E大调第7号交响曲)》
Anton Bruckner – Symphony No.7 in E major – Herbert von Karajan, Wiener Philharmoniker, 1989
上集回顾
《八分半》不鸽的话是每周三、周五晚8点更新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问题和建议
主播...

八分半Official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琪琪酱
7个月前
江苏
7
49:10 丹青老师:搞什么,TMD。哈哈哈

蔫豆芽二
7个月前
法国
7
道长您好,听到您聊到音乐我也很想分享自己的一些故事。
我从小学习钢琴(爱好),在小学一二年级家里只有cd刻录机时就开始听各种古典钢琴曲。但在小时候我没有任何判断标准时,我发现我爱上了一首曲子,或者说一种风格:肖邦g小调一号叙事曲。我仿佛能看到一些画面,从绝望到希望,从战争到和平,甚至是从失恋到恋爱…
于是我发现,我喜欢这个作曲家已经到痴迷的程度我在小学时就听完了所有他脍炙人口得夜曲圆舞曲,到初中我读了各种肖邦的生平回忆录,大学在课余时也会努力去学习他的曲子(但是我的钢琴老师总是说,肖邦很难,像诗一样,不建议现在学)直到现在我在巴黎留学,也会时不时的去拉雪兹神父公墓悼念他,也专程去了波兰。
但是有一次和朋友聊到音乐,他们问我喜欢哪个作曲家,我回答:肖邦。但是他们怀着嘲讽。觉得在当今社会你喜欢一个大众的作曲家,好像就是跟风。他们跟我讲皮森德而,库普兰,一些我甚至没有听说过的音乐家。我现在已经快30岁了,我热爱一个作曲家已经快20多年,却发现自己才是古典入门的九牛一毛。就算这样,我还是想坚信自己的品味,在热爱的同时也去多发现别的可能性。
半见_MOyW
7个月前
广东
8
道长少讲点时事热点吧 还是喜欢听道长讲这些

科本
7个月前
云南
8
00:00 .
哇,道长辛苦啦,大壹,猫爷辛苦啦!

怪石樗木
7个月前
浙江
9
49:00 我(跪姿🧎♂️):文…文道老师,你是我的偶…偶像!我…我…我最崇拜你了ಥ_ಥ
Wong_0kPT
7个月前
广东
13
大壹兄功力深厚,今夜会有一个高质量深睡眠。

CHANYIER
7个月前
广东
13
哇!惊喜!

yuuuka
7个月前
重庆
15
05:12 本来想的是边听八分半边睡觉 结果听到这里觉得好心疼 道长一宿没睡这么辛苦还做这期节目 希望道长一定以身体为重 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了

松有杉
7个月前
北京
15
要谢谢道长和大壹还有猫爷!有八分半听,已经是这个时代的我们的幸运,怎么还能让道长总是道歉。

Banman
7个月前
浙江
21
没关系的道长,不用对自己这么严苛,随性一点啦,听道长瞎聊都很快乐
onlyuu
7个月前
福建
25
道长都学会搞突袭了!!!

八八五十一
7个月前
湖北
26
建议道长别那么赶节目了,迟个三五天,十天半个月,一两个月都没啥。反正我是完全没问题。
另外在节目设置上我想也可以调整一下。周三周五中间只隔两天,周四那天岂不是很紧迫,周三周六更新也行吧。或者索性一周一期专题一期回应,也挺好的。世界变复杂,节目变难做,说不尽的话题。
花落人亡
7个月前
上海
28
谢谢道长和上海的友友分享的两个多小时的“沪上往事”!“这是男人的错”掌声雷动!另外,有一些话您签书时来不及跟您分享,想留言再跟您提一下:其实像我这样出于热爱的“民间译者”还有很多,并且很多由于当前环境无法出版的书也都已经有“爱好者”翻译并分享出来了,比如Orlando Figes的《人民的悲剧:俄国革命史》,比如Anne Applebaum的《红色饥荒:斯对乌克兰的战争》,还比如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比较常见的如殷海光先生的译本存在删减),不过道长电子书看得少,可能不太了解。但无论如何,我的初衷和道长一样:热爱并分享,照见某个角落,这是极其有意义的事儿!关于我翻译的这本书,道长可以读读看,沙拉莫夫是一位和索尔仁尼琴完全不一样的劳改营作家,沙觉得索翁在描写劳改营时的一些怪诞滑稽的主题完全就是亵渎,因为劳改营主题已经超越了幽默的范畴。如果道长读了一两章后觉得译得还行,愿意读下去,也愿意留在书架上,那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不胜荣幸。再次谢谢道长!谢谢上海誌屋愿意放我们这些没抢到票的听友进去圆梦!🙏🏻

MKRoonA
7个月前
辽宁
32
非常喜欢古典乐题材的节目,希望以后道长还能多出一些
Elle_dfTd
7个月前
上海
37
谢谢道长,谢谢大壹(🙏•͈ᴗ•͈),谢谢猫爷。今天上海的相聚很开心,我们下次一定要再见👋

相当饿的猫
7个月前
美国
41
再发一条,有点长,不好意思。夏天在爱丁堡艺术节,我听了Hrusa与Bamberger交响演奏Hans Rott第一(唯一)。借道长这节目,写几句,关于这位年轻人。Hans Rott,布鲁克纳的得意门生,马勒的室友。他19岁毕业于维也纳音乐学院,获管风琴荣誉学位,20岁写出第一部交响乐,被布鲁克纳和马勒视为天才。同时,他已经显示出一些精神问题。他拿着稿子拜谒勃拉姆斯,因为勃拉姆斯是关乎他能否获得一项政府资助的评委,而且勃拉姆斯可以决定年轻人的作品能否在他麾下的交响乐团公演。不幸的是,勃拉姆斯说他毫无才华,只是瓦格纳的附庸,充满学生气,作品毫无价值。这恐怕激化了Rott的精神问题。此后在坐火车时,Rott认为勃拉姆斯在车厢中塞满了炸药。22岁的Rott被关入精神病院,基本停止了创作。
1884年,可能不算一个历史上的多事之秋,但这一年对马勒很重要。他钦佩的同窗、亲密的室友,Hans Rott,结束了短暂的26岁的生命,在精神病院中,死于肺结核。多年以后,马勒说:“他和我内心深处如此接近。我们是一棵树上结出的两个果子,受到同样的土地和空气的滋养。如果我们能一起前行,我该多么受益。我们将一起穷尽可能性,共同开创音乐的新时代。”“他的第一部交响乐到达如此天才的高度,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新交响(new symphony)的奠基人。”
也有研究表明,他俩并不一定是朋友关系,但从各自身上看到了/吸取到了很多(saw a lot in each other)。
Rott这部E大调交响乐,直到他死后105年,才被人们从马勒的笔记中听说,又从维也纳公立图书馆的故纸堆中翻出。1989年得以第一次公演。(1989年,不是1889。)
很多人初听时都认为这部作品借鉴了马勒,但马勒的第一部作品要在这部作品的四年之后才动笔。相反,马勒对Rott的这部作品和其他小品多有“借鉴”,包括对人声的使用方式,对打击乐的处理方式(这些都是瓦格纳和布鲁克纳那里不曾有的、新的方式),甚至有一些小节直接“挪用”。音评人Jens F. Laurson 对马勒非常热爱,但仍不免春秋马勒一笔,说“他俩岂止是在内心深处十分接近,(谱上也蛮接近的)。”还看到一个说法,说这部E大调简直可以叫做马勒0号[捂脸][捂脸]
Rott作品的演奏、研究逐渐兴起,被誉为“在布鲁克纳到马勒的风格沿袭之间,补上了丢失的一环(missing link)。”
指挥 Jakub Hrůša说,我当然永远不可能认为Rott的成就达到了马勒或理查斯特劳斯的高度,但他不应该被忘记。
我坐在这儿写点笔记(摘抄整理自下面几篇文章),为Hans Rott这个年轻人短暂而不幸的一生和这部略显稚嫩、偶尔失控、但难掩光华的作品,感慨一下。他不应该被忘记。
https://www.listenmusicculture.com/mastery/madness-thievery
http://www.hans-rott.de/leibnite.htm
猫咪丫丫
7个月前
上海
54
03:27 希望道长做八分半的心态可以轻松点,
希望您是以拥抱的态度面对我们,而不是被逼作业、时刻道歉的抗拒心态😭,
想念那个知无不言、洒脱自信的道长。
而不是被催的像牛马一样的付费节目主持人。
祝道长身体健康,平安喜乐,一切安好(♡˙︶˙♡)

YF7788
7个月前
江苏
54
爱上了!! 这个神出鬼没的节奏!!! 😂
胡言_rEeu
7个月前
江苏
96
惊喜,鸽王居然加班了👍
HD88822h
7个月前
吉林
118
不知为什么听道长的道歉有点心酸,道长您对自己太严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