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2分钟
播放:
2,665
发布:
4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第五期 什么是消费?


大约从 2019 年开始,中国互联网话语舆论场当中对于消费主义的批判声音层出不穷,尤其是以 b 站为首的经济 / 金融类视频呈现井喷之势。“割韭菜”,“智商税” 等词语清晰地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对于消费的 “情感结构”。也许是因为长期以来高速增长的经济机器突然放缓,亦或是服务于都市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话语被拼多多和快手等底层话语所消解,这类平台拥有绝大多数 “无分者”(朗西埃语)或无产阶级作为用户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能够反映社会现实的作用。无数还在中产幻觉当中的都市白领猛然间才发现自己或许已经成了 “新穷人”。然而,各个亚文化社区当中的成员们依旧不遗余力的在等待着新品潮牌的发售,身份政治的文化挪用在后现代消费的语境中被持续不断地再生产。因此,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对消费理论进行了一次历时性的简略回溯。本文所引用的消费理论主要基于 Consumption (Bocock, 1993), 《导读拉康》(霍默,2014), 和《符号之境》(仰海峰,2018)这三本书来进行的梳理。我将分别从早期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或后现代消费社会的这三种不同历史时期的资本主义的主要形态语境当中来对消费的本质进行分析。由于我所关注的更多是中国目前所处于的后现代消费社会,因此我将对前两种资本主义形态下的消费活动进行简要描写,并着重运用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拉康派精神分析来对后现代消费社会进行一次理论探讨。


参考文献:


Bocock, Consumption


霍默,《导读拉康》


仰海峰,《符号之境》


韩秉哲,《倦怠社会》,《他者的消失》


本雅明,《作为宗教的资本主义》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齐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罗兰・巴特,《神话学》,《流行体系》


鲍德里亚,《物体系》,《消费社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布尔迪厄,《区分》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malbona
3年前
12
01:16 为了谈消费新买了一个麦克风😂
Boo_
4年前
5
主奴辩证法这个点分析消费者很有意思诶,主人只消费,奴隶生产并消费,说明主人必须借助中介、必须依靠他者建立与世界的联系,无法亲自进行改造,换言之其实主人是无法orienter(指定...方向)、引导、改造欲望,只能别人(消费社会)提供什么就要什么,而失去了选择原创性的机会……
aooooooo
3年前
2
这期好精彩啊,引入了拉康的大他者也好有意思
Boo_
4年前
1
33:11 对象小a- objet a- (不存在的)欲望成因
Kasaga
3年前
1
开头太长了就是说 十分钟…
愿n无忧
3年前
0
讲得非常清楚!!
u7d46
2年前 广东
0
41:1940:12
u7d46
2年前 广东
0
46:48
HD885519z
1年前 四川
0
老师好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