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30分钟
播放:
1,778
发布:
2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第十二期 Where are you from? 语言、文化、与身份认同




注:本期節目為刪減版 


1.您可以使用anchor(https://anchor.fm/lwzt), Spotify, google podcast, 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完整版的「例外状态」节目。


2.有关制噪课程的相关内容请参看「表征与拟像」公众号。 


3.例外状态「听众群」已经解散,请勿在公众号后台继续询问。 


4.诡谲子的「例外空间」在广州成立,欢迎各位有空可以联系主播来聊聊天,喝杯咖啡,搞搞活动等。 


5.「理论工作坊第一期:后结构主义—德里达,拉康,福柯,徳勒兹」已经开始,请大家在公众号查看参与方式。


请大家在「爱发电」(https://afdian.net/@lwztsoe)上打赏支持我们!)




身份认同这个词可能是在英语人文社科学界比较常见的一个关键概念,这个概念也许对于很多中国的听众来说较为陌生,或许身份认同也尚未在中国被问题化。本期节目,我邀请到了三位我在温哥华的朋友,想来聊一聊我们自己对于身份认同的看法。在我们四人当中,有三人的身份都是 international student 留学生,而有一位则是早年间跟随父母技术移民来到了加拿大。我们几人基本上都有在北美生活过的背景,我跟 lily 则也同时有在欧洲生活的背景。


身份认同之所以在我们看来需要被讨论,恰恰是因为,我发现在现有的符号系统当中无法对我们自身的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断裂,也是德里达说的 difference and supplement。在这种后结构主义的语境下,身份认同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因为我们认识到了一种剩余,一种在符号之外的剩余。对于身份认同的讨论,恰恰就是想要去捕捉这种剩余,去突显那些没有被符号系统所概括的真实经验。在此,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是共享了同一套元理论假设。基于这个元理论前提,我们本期节目尝试对文化身份做一次较为充分且具有华语视角的经验和理论之间沟通与交流。




时间轴


00:40 主题介绍


02:20 嘉宾介绍


05:20 身份问题的提出 Where are you from?


08:08 对于「Where are you from?」进行问题化 (problematize)


13:03 欧洲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和北美文化语境的差异


14:32 microaggression in everyday life


16:06 移民社会的文化特殊性


18:59 身份意识的出现


20:18 温哥华高中学生的背景分布与文化情景


27:14 走出二元对立的思考方式


31:01 美国社会(洛杉矶)的文化政治


34:23 文化与食物


43:00 什么是「西餐」?


48:37 「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


1:05:24 米其林与文化霸权


1:17:01 现代化与西方


1:23:36 「西方与东方 」or 「中心与边缘」?


1:34:20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


1:36:26 加拿大华人与原住民之间的利益冲突


1:39:17 美国和加拿大对待原住民的差异


1:48:00 华人缺乏对于其他少数族裔的关切,看不见「他者」


1:52:32 对「汉族中心主义」的批判


1:54:48 「边缘」之间的距离甚至远远大于「边缘」与「中心」的距离


1:56:10 汉服,汉族中心主义,与多民族国家的悖论


1:59:30 少数民族,「帝国凝视」,与「被展示的文化」




本期主播


诡谲子(豆瓣 @云波诡谲)


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 文化研究 MA




本期嘉宾


金鱼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艺术史与批判性策展研究 MA


Lily 帕森斯设计学院 时尚文化 MA


Liz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传媒系 BA




延伸阅读:


赵希方,《后殖民理论》


萨义德,《东方主义》


罗伯特・杨 ,《白色神话》


霍米巴巴,《文化的位置》(The Location of Culture)


霍尔,《文化身份问题》


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


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发明》


德里达,《论文字学》


葛兰西,《狱中札记》


玛丽・路易斯・普拉特,《帝国之眼》


约翰・厄里 / 乔纳斯・拉森,《游客凝视》


李育霖(编),《華語語系十講》




背景音乐


Opening《Jump trap》作曲者:雪莲


Ending,《皇后大道东》作曲:罗大佑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黃色染料格林渥
1年前 广东
3
提个小建议:主播们可以尽量控制一下自己的口癖吗?每句话都不自觉重复说“然后……就是……”就有点严重了
尾号123
10个月前 英国
2
26:28 我觉得与自己一个国家/说同样母语的人玩 与 语言发展 之间没有必然或者绝对的的联系。
用户830
2年前 甘肃
2
太感谢这期的分享了!对我论文很有帮助!!
尾号123
10个月前 英国
1
在我本人有限的观察中 大多数所谓“西方的”食物也是普通人吃的饭(我觉得饭就是饭)英国这边所谓的(近现代的)英式餐厅 绝大多数就是普通的小酒馆,普通的餐厅,也有street food,包括炸鱼薯片啥的就是快餐。受到一些近代英国大众间流行的‘club culture’,普通的酒馆也都是比较大众化的,我之前在这边吃的意大利和西班牙餐也都是热闹的餐厅,大家都在聊天。
野客闲侃
1年前 湖北
0
诸位,都出国了就尽量拥抱世界,大口呼吸自由,融入当地就好了;中国就交给国内的人关注发展了,两边折腾多累呀😊
Raaaas
2年前 比利时
0
在spotify,google podcast 以及rss订阅里找到的播客shownotes都显示:“注:本节目为删减版”,不知道如何找到完整版
氧气间
1年前 广东
0
55:32 说的很对,就是因为有差异的存在才有认同
野客闲侃
1年前 湖北
0
一群外国人就别操心中国问题了,好好呆在加拿大,发展加拿大就好了,在国外关注中国会吃力不讨好😄
氧气间
1年前 广东
0
1:26:40 感觉西方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妖魔化很成功,把他们与恐怖主义划等号之类的
氧气间
1年前 广东
0
2:08:00 几位的观点表达太赞了!!大家都很具有反思性,主讲人做的功课很足👍
尾号123
10个月前 英国
0
30:03 也许 我觉得也许和自己国家的人玩也并不是一种“能力不足所以我只能这样”的选择…
尾号123
10个月前 英国
0
1:44:22 对对我高中的时候也学了很多次pipeline issue,然后三年一共要修大概2门课关于first nation 然后其他课只要是文科肯定会一个大的模块讲first nation
尾号123
10个月前 英国
0
国内也有不少前殖民地 (我们的国家只是没有从宏观的角度被全殖民过
Dari88
4个月前 浙江
0
不理解但是尊重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 包括成长环境还有接触的人和事 无论是喜欢和归属哪种文化 都不应该有高低贵贱的分别 比如做为中国人 我心中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甚至当下很多国人缺乏很多民族文化认同 去追捧别的文化或者反过来看不起踩低自己的文化 这才是最可笑的
云雨皆虚妄
2年前 广东
0
地址在哪,有什么活动吗平时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