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4分钟
播放:
1,017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跨地域如何集体行动?:实践论与44剧场|S3EP21


 


本期节目是我们这个系列采访的第三期,邀请到了冯俊华与潘赫,主要想聊一聊关于副本制作与当代汉语,实践论与44剧场之间的关系和脉络。由于录制时间过长,我将这次采访分为两期发布,本期为下期,主要回顾了实践论与44剧场的一些背景。


 


在这些实践当中,我看到了不同的自我组织的发展脉络以及他们是如何即时性地回应在地问题。


 


 


本期嘉宾


 


冯俊华


1984年生于广东阳江,曾供职于博尔赫斯书店和黄边站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他活跃于多个艺术、出版和社群项目,是副本制作的编辑,一起练功的领手,44剧场和同时编委会的成员。


 


潘赫


1985年生于辽宁沈阳,参加过实践论,参加过若干回44剧场和若干期44月报的写作与展览,开过书店,折叠房间,漫游城市,乐队怪声。


 


本期主播


诡谲子


粥粥


 


剪辑


粥粥


 


Ed


音乐鸣谢「满洲飞儿子」


manchufeierzi
- Tunguska Explosion


 


 


本期重点


 


实践论与44剧场


 


1.     
介绍一下实践论与44剧场


a.     
都做过哪些实践与活动(戏剧,出版)


b.     
当时是怎么想到用「实践论」这个词来命名?


2.     
你一直是以“合作,联动”的形式在展开活动,以及包括在做剧场的时候,你强调用剧场的名义组织起不同领域实践者的共同工作和自我教育,这一过程不以舞台或行业呈现为第一目的,而把注意力放在大家的相处,这种‘集体,共同’的概念


a.     
这些“联动,活动”对于日常的生活有可以参考的经验?(怎么生活?)


3.     
集体移动的过程,行走(东北,最近的上海,宁波,武汉等,拜访不同城市的空间团体)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之前你们在沈阳的时候反思的是无聊所带来的无根生产性能否走远的问题,那么在其他不同地方的集体移动中,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在地性的东西)


4.     
什么选择戏剧这个形式 和其他的实践效果有哪些不同?


5.     
是怎样聚集到一起的人的呢? 包括共同创作的人和观看演出的人?


6.     
这些实践的公共性有多强呢?


7.     
「实践论」第二回为什么会想到去东北,以及东北亚这个议题,最后探索出了怎样的叙事?包括金特的小说


8.     
谈谈跨国思想交流的经历


a.     
你们结识了松本哉还有柄谷行人,日本的当代思想家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以及对你们的影响?


9.     
如何回顾之前集体工作的经历,我对这个依然还是很好奇


 


附录


 


实践论


 


实践论跟戏剧的关系(实践论中以剧场为方法的部分发展成「44剧场」):


1、在观察社(做“王炜的两种诗剧”时),我的想法是,用剧场的名义组织起不同领域实践者的共同工作和自我教育,包括写作者、艺术家、策划人、空间和社群工作者、行动主义者等,这一过程不以舞台或行业呈现为第一目的,而把注意力放在大家的相处,和对当代汉语文本/主题/现场意识的检讨、辨论上,形成某些共同理解,进而非项目性地推动一些创作和实践的长期变化。


2、金特以驻地作者的身份先到沈阳,把《冷水坑》改成四幕剧,王炜根据“鲁荣渔2682号事件”和“实践论”构思了《航船》,写出框架性的基础剧本,两个戏剧形成首尾漩涡,围绕它们的是一系列文本研习、共同写作、排练和演出,由“实践论”和当地青年联合实现;主要来自参与者的讲座、分享、讨论以“双日圆桌”的名目(指望每两天能做一场)分布在沈阳、哈尔滨、大连,有十九场。


 


实践论跟写作、出版的关系(实践论和副本制作/当代汉语的关系,以及作为一种共同体计划)


1、当时我们正策划“实践论”,有一个叫“才能的溢出”的说法,意思是对当代境遇的追问会推动创作者发展出某种综合性,不需要在文学或文体内部解决所有提问,不需要把自己营造为语言上帝,而“实践论”既是不同“溢出”的连结,也为此提供集体维度的支持。副本制作和金特商量说,就别继续呆在广东了,既然要思考和写东北亚,你跟你的作品应该回东北去,于是我们在“实践论”里给金特准备了一个驻地的名义,他在2016年4月末去了沈阳。


2、2015年7月,金特用三年完成关于广州的小说《西伯利亚》后,又用一个礼拜写出关于东北的小说《冷水坑》,9月,副本制作邀请金特到杭州,他第一次向“实践论”阐述了对东北亚的理解;王炜也触及这一主题,此前,他启发我去想当代汉语与“亚洲”和地缘的联系。


3、2016年3月,我在辽宁和黑龙江拜访了不同城市的空间和团体,之后同潘赫讨论,把沈阳的失败书店作为“实践论”第二回的工作基站。(横跨地域的连接好有意思,让我想起了当时台湾作家去东北的经历)


 


 


Manchufeierzi


Manchufeierzi是以乐队为核心的实践团体,是成立于2017年秋季的注定失败的爆红乐队。乐队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音乐理念,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有自己对整体的理解,以及对自己在现场中行动的推动,在演出的过程中构建一个共同的劳动现场,在其中,每一个成员的身体、思想、知觉系统都能获得一个完整性(完整性几乎不可能)的表达。


 


演出是完全开放的,在演出过程中,乐手可以随时离场,观众可以随时加入,理论上讲,只要不故意搞破坏,比如争抢别人的乐器,你可以随心所欲。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525088v
1年前 广东
0
对话
HD525088v
1年前 广东
0
我想和冯俊华聊聊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