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你是忠实的播客听众吗?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听播客,又是因为什么养成了习惯?本期节目,「席地而坐」的几位主创分享了自己关于制作和收听播客的看法与感受,聊到了播客作为声音与文字 、影像等其他媒介的区别,以及播客作为声音创作的一种与其他声音媒体的异同。此外,还聊到了最近在简中互联网昙花一现的、谐称「聊斋」的某APP。

在类似「聊斋」的声音广场之前有播客,在播客之前又有电台。从电台到聊斋,声音媒介的变迁是一个不断下沉的过程吗?而声音广场的出现能意味着单一话语权的消解吗 ?相对文字,声音是我们构建「附近」的 更好方式吗?在本期节目,你将听到关于上述问题的种种探讨 。


【本期主持】
小马,神棍、民科,席地而坐的害群之马

【本期主播】
宗城,人类观察员,小说写作者

一静,致力于在搬砖中探索世界的白日梦想家,席地而坐的幕后幽灵

海涛,留日学子,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在读

01:47 宗城:我们想做播客的几个原因
06:06 一静:播客是一个对听众来说更自主的媒介
07:35 海涛:想通过播客跳出范式化的表达与创作
10:49 播客能让我们找回「附近」的感觉
14:39 (简体)中文播客目前仍然偏小众、精英
18:38 过载的信息需要人工消化才能吸收,播客也不例外
24:17 声音和文字两种媒介各有其局限
27:21 「记录」本身就是种价值
31:33 有些小众作物可能是由于内容题材本身的小众,而非载体
32:47 CH是款特殊的高门槛媒介,但未来能否移植和下沉有待商榷 
38:00 对于声音创作者 ,CH很难有内容沉淀
45:07 播客、声音广场等是传统广播电台的变体和革新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对本期话题/本栏目/主播本人的想法或问题,我们或在下一期进行回应。


【后期剪辑】Xiao琦
【页面文案】黄诗狼
【封面设计】野生朵

感谢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订阅我们;也可以在豆瓣、微博等平台关注宗城的同名帐号;还可以在公众号关注「宗城的小黑屋」并留意我们的推送,以及通过推文下方的赞赏码或支付宝([email protected],蔡宗城)给我们打赏,打赏费用将用于支持团队小伙伴的劳动。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主播...
夏懒腰
赵一静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款款野屮_
3年前
0
19:30 播客更像是打开圈子的工具,了解到世界更多的未知与可能性,在这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又多了许多,然后自己不断探索和深入。
石小po
4年前
0
41:27 这点有意思 去中心化本来就是会造成冗余混杂墒增
橘瓣儿
4年前
0
22:19是的!
童欣
4年前
1
09:55 啊 这个音源好刺耳…建议主播可以换好一些的录音装备…
Lucyluying
3年前
1
很好的播客啊,等着更新。口音不怕的,听得清楚就行了。
雪霁初晴
4年前
1
10:55加油。理解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