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席地而坐」的第9期,我们邀请到《单读》主编吴琦、常驻嘉宾宗城,聊聊文学杂志的自我革新、《把自己作为方法》,以及写作、知识分子、公共议题等一系列问题。

从百年前的《新青年》到现在的《单读》等,中国的杂志经历了百年的激荡,在社会中的角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吴琦从《争夺记忆》谈起,聊到与杂志,与《单读》,与自己有关的所思所想。国内外作者选题为什么有差异?对素人作家的发掘存在什么问题?《单读》是如何进行从非虚构到虚构的转变?工作上接受批评的意识有多么重要?他也放眼世界,聊到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深有启发的国内外杂志,和对国内杂志的遗憾之处等等。

宗城也深入剖析了文学刊物中的症结,和文化圈对类型文学的刻板印象。他也以《把自己作为方法》为例,讲到文学的“接地气”对读者的吸引力。最后他对比《新青年》,洞见到了百年来杂志功能的转变。


【本期主持】

海涛,留日学子,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在读

【本期嘉宾】

吴琦,《单读》杂志主编

宗城,人类观察员,赛博朋克地下党员


04:30 吴琦从《争夺记忆》的诞生谈起

09:16 公共性和私人性——吴琦谈国内外作家在选题上的差异

11:16 吴琦谈发掘知识分子以外的写作者

14:31 宗城谈文学中生命经验带来的力量感

19:43 吴琦谈《单读》从非虚构到虚构的两个转折

26:07 吴琦聊与罗丹妮老师的分工,及《单读》今年的选题

31:20 吴琦聊给予自己启发与鼓励的杂志

39:22 吴琦谈对国内杂志的遗憾:稀缺的交锋感

44:20 宗城剖析文学刊物、文学类型中的症结:生存,尺度,成见

53:44 吴琦谈自己对批评的接纳,及如何对青年读者产生更多实质影响

01:05:28 宗城谈文学中亲和力的重要性,及刊物已成为行动的记录者而非发起者


【本期提到的书籍、杂志】

中文杂志:

《天南》《独唱团》《正午故事》等

外语杂志:

《n+1》《Gutter》

书籍:

《争夺记忆》《走出孤岛》《扫地出门》《单身女性的时代》《把自己作为方法》

【音乐】

 Ben E. King《Stand By Me》

五条人《深圳的街头》

【后期剪辑】赖勇

【页面文案】黄璐

【封面设计】野生朵

【文字校对】Xiao,宗城


感谢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在小宇宙订阅我们,也可以在豆瓣、微博、喜马拉雅等平台关注宗城的同名帐号,还可以在公众号关注「宗城的小黑屋」并留意我们的推送,以及通过推文下方的赞赏码或支付宝([email protected],蔡宗城)给我们打赏,打赏费用将用于支持团队小伙伴的劳动。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主播...
夏懒腰
赵一静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萨多露
4年前
0
收获颇多。虽然这期对谈主题是围绕文学领域展开的,但现在每一个圈子里几乎都存在这种“思想与资本的博弈”。感觉我们表达的空间和吸收的空间不断被挤压,传统交流平台也被新媒体取代。可能是时代价值观的导向和权力的干预,作为一个年轻人确实感到无从下手,很无力。很多渠道都被堵死了。而且有时候哪怕是跟有意愿沟通的人对话也很难沉淀下来。我觉得思考还是发生在一个人的时候,但交流才能碰撞出火花,引发更多思考。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谢谢三位老师的对谈!
Fufufufufufu
1年前 浙江
0
57讲得好好
橡胶萝卜
2年前 云南
0
05:06 最喜欢的两个主播合作了☺️☺️☺️
大眼荒人戒毒中
2年前 湖南
0
最近整理书柜,发现我买过 天南
摇滚第一狂
3年前
0
期待2025年《独唱团》第二期吧,不能再含蓄了
shxian
3年前
0
01:11:44 附近,哈哈
之韩
3年前
0
59:54今天的知识生产和人们(青年)生活所需之间有巨大的落差
summerone_gxku
3年前
1
01:10:03如何更有亲和力 !这一点很有启发!大家看多了纯净的、精致的文字,听多了美化的、包装的语言,更追求接地气、直接的话语体系。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