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席地而坐新的一期,我们邀请了记者徐鹏远、出版社编辑恩惠,从新书《张医生与王医生》说起,对谈非虚构与东北文艺复兴。

《张医生与王医生》是今年备受瞩目的一部国内原创非虚构作品。他以两个医生的经历,混合了非虚构和社会学的写法,力图从一个角度来回溯东北近四十年的历史。

这本书也不乏争议。有人认为它是国内年度最佳非虚构作品,也有人说它过多的引用、混乱的素材拼贴,不过是暴露了作者的力不从心。本期我们邀请了观点不同的两位嘉宾,和宗城一起探讨《张医生与王医生》的写法得失。我们讨论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对《张医生与王医生》这本书的大体评价;

在这本书中读到的印象深刻的细节;

这本书出来后,有读者认为它是一部“四不像”的作品,而作者之一杨樱的解释是:“这本书肯定也不是传统意义的社会学作品,社会学是不以个体为内核的。所以就像《后记》里说的,它有点“四不像”——如何看待这种写法;

《张医生与王医生》和同类型非虚构作品的对比;

如何理解东北人口中的“社会”;

东北文艺复兴的内在原因;

为什么很多实际上没有经历过下岗潮的人,也会对东北下岗工人共情;

什么是东北式的浪漫……

 对谈下半场,我们会围绕“东北文艺复兴”这个话题继续更深入的讨论。这是不是一个伪概念?在东北文艺成为时尚的背后,又折射了怎样的社会结构变迁和公共情绪?当这一代人共情东北下岗工人的境遇,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种跨越时代的失败感与现代性的乡愁?

回到我们对谈的由头,李海鹏在《张医生与王医生》序言中写下的一段话值得深思:

“在书中,罗伯特·E.帕克的一条理论显得尤为刺目:城市发展过程中必将产生大量废弃物,而其中大部分是人。两位医生的原生家庭跨越三十年的奋斗在事实上始终紧紧围绕这句话,在这场奋斗中调动的能量、毅力、耐心、机谋是如此之多,堪比战争所需,然而这部平民史诗的主题只是‘不要成为废弃物’而已。”


【本期主播】

宗城:地下游击队打工人

【本期嘉宾】

徐鹏远:媒体打工人

恩惠:出版社打工人


03:50 对《张医生和王医生》的总体评价

08:40《张医生和王医生》混合了非虚构与社会学写法

19:30《张医生和王医生》过多的引用是否是瑕疵?它的写法又有哪些值得商榷之处?

31:50 对比《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与《张医生和王医生》

42:30 “东北文艺复兴”是一个伪命题吗?东北文艺为什么会成为时尚?

55:05 被怀念的东北是一个断代的东北,蕴含了人们对现代性的反思

58:00 现代社会的城市病造就了一种现代性的乡愁和对过去的美化

1:04:53 被建构起来的东北作家群概念

1:10:28 文艺在政治中扮演的角色如何影响了东北在大众形象中的流变

1:12:10 为什么有东北文艺复兴的说法,很少看到河北文艺复兴、西北文艺复兴

1:23:04 这一代人中的失落者共享了工人阶级的哀伤

1:46:20 对工人内涵的定义正在更新,但要警惕一种“既得利益者自嘲打工人”的叙事,否则工人将会变成一个空泛的指向


配乐:

片头曲:万能青年旅店《杀死那个石家庄人》

片尾曲: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圆舞曲》

文案:宗城

剪辑:朱丽婷

校对:渠源

视觉:野生朵

感谢收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爱发电订阅我们,也可以在微博关注“席地而坐播客”,公众号“播客席地而坐”,也可以在豆瓣、微博等平台关注宗城的同名账号。 

主播...
夏懒腰
赵一静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耿直豆
3年前
0
01:14:11 听完宗城对“青年失落”、“漂一代”的表述,作为一个从小就跟着父母漂在北京,求学又独自一人漂在云南的东北人来说,心里一阵辛酸和委屈,由于距离和经济的原因,在云南近十年回到东北的次数屈指可数,已经习惯了气候饮食生活方式,学业事业都在这里,也找了云南的男友,基本计划安家在云南,不会回东北了。元旦假期在丽江周边休闲自驾了一圈儿,天气特别好,田园风光旖旎静谧,特别爱云南的冬天,也许云南的冬天实在太让人身心舒适了,还也许云南的冬天像东北的秋天,基因里还是东北人呀。一路上一直感叹这个时代做一个云南的农村人真好,城市里的豪宅也比不上山里的宅基地。但是十年也没会说当地话,终究是回不去的故乡,融不入的他乡啊。
开心小镇青年
3年前
0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最近正好学会弹唱《石家庄人》。👏我来支持宗城啦啦啦啦~
路瑶_fuES
2个月前 北京
0
音乐太吵了。。。有没有无音乐版,让人好好听内容
小宇宙匿名用户
2年前 辽宁
0
1:51:34 不浪漫,能呈现出来吗?何不食肉糜
小宇宙匿名用户
2年前 辽宁
0
1:51:24 当然存在,你不觉得存在和它存在不矛盾,只是有一个比较空的文艺复兴的荣誉头衔,就让别处的人嫉妒的磨磨唧唧,东北真悲哀。还没有,没有,是凭空造出来的说法。不知是太瞧得起自己,还是太瞧不起别人
小宇宙匿名用户
2年前 辽宁
0
1:33:10 根本不正常,脑力劳动不是天然就比体力劳动高级。是时间和地位被剥夺了被挤占了,体力劳动者被剥削更严重。你不能苛责生活压力极大,业余时间很少的人保持高文化的状态。一边压榨一边鄙视,真是太糟糕了。现在就是太低看普通劳动者了,一层层压榨底层又瞧不起底层,又可恶又悲哀,自以为有点文化的白领打工人其实也是压榨的其中一层,沾沾自喜于人工成本低,快递费便宜,外卖配送费便宜,还要自比之前的主人翁工人群体,觉得一样,这样好吗?
逐风觅鹿
2年前 山东
0
1:49:45 他其实叫伊险峰👀
逐风觅鹿
2年前 山东
0
55:17 徐老师分析得好透彻
HD894991z
3年前
0
1:49:14 哇这一期……只谈书不谈现实会不会好一点。女主播评价的三个例子我都不喜欢。(读书的快递员、写书的底层女性、外卖骑手) 对前两者的评价,可以说是傲慢了。我受不了了…… 美团骑手这件事上,什么叫做「改变的应该是评价体系,不是个人理不理解外卖员。」 让外卖费上去?客户还会点吗 从商家那里抽成补贴给骑手?商家挣什么 近距离派单而不是超远距离随机匹配? 我觉得这是很深的一个课题,简简单单的“评价体系”四个字并不能解答,还不如不提
RumBank
3年前
0
喜欢喜欢,宗城那段话对我来说一下子挑明了事件的背后,点赞了超级多段落hh,期待特别集
无尽循环中的朱殿波
3年前
0
说了那么多 bgm还是河北歌
LXJ_Jkq0
3年前
1
硬蹭么?作为一个东北人听您的口音就知道都是自己臆测和从其他渠道搬运的,没有切身体会也没有深入了解,讲了一堆有的没的好像很有道理,但是都是一些没啥意义的废话,不了解就不要硬蹭
Lilhan
3年前
1
1:11:50 确实
RyanFeng
3年前
1
请问主播多人聊天用什么工具录制的
思达
3年前
1
04:37 intro是不是太长了一些...一直想听正式开始,但感觉听了好久了还没听到
HD894991z
3年前
2
1:36:04 女主播说的 在上海译文送快递的人读了编辑推荐给他的很多书还提出了他的建议,这让编辑惊讶了 的故事让我听着很伤感啊。文学里被注视和书写的对象很多时候都是看似与文学、读书这件事无关的劳动者,老人,文盲,底层人。但是当他们中的一员亲自出现在文化人的生活中时,却被轻轻的惊讶了,仿佛才知道他从文学形象里走出来时,竟然和想象 和描述的如此不同。宗城介绍白鲸那一期的开头说读长篇小说的意义就是听它回答生活为什么这样等等,对这些有所思考的人就会去读小说,文学在他们身上发生。这应该是常态啊。他们对生活的琢磨比编辑深多了吧。有一些痛苦和迷茫他们感受到了,只是原来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可能用了别的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含糊的表达了。现在他自然的选择了读书,因为他也是至少读完了初中的学生,他知道书里会有回答。快递员读书这件事为什么让人惊讶呢。是惊讶而不是庄重 平常心 平等心。这让我感到伤感
多米尼克克
3年前
3
虽然其中一些片段值得一读,但整体上非东北人很难找到人物和东北的关联。能不能从更新的角度去看东北呢?
李树佳
3年前
3
00:12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好评。
andreahola
3年前
3
工人阶级和东北的工人毕竟是有一些不同的,本工人子女的看法。 另,局外人终究不如局内人来谈这个话题更真实
十千
3年前
3
没错,真的是被李海峰的序拉高了期待,实际上如果只把两个医生的人生历程讲清楚,都会好看,可是作者放了太多的英国工人阶级理论,看得无比辛苦,就是到底写非虚构作品还是社会学论文,这个定位是有问题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