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与95后新锐作家、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入围者周于旸的一次聊天。

本期节目的主题是“不上班,我写小说养自己可以吗?” 

起因是出了新书的周于旸来社里签他的新书《招摇过海》,和他吃午饭时闲聊,得知他不上班,每天睡到中午起,赚得起还比我多的时候,我就难以说作家都是穷的…… (或者我更贫穷)。于是我、周于旸《招摇过海》的编辑恩惠、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的龚燕就做坐在一起,打算聊聊“不上班,我写小说养自己可以吗?”

我试着问他一些“尖锐”的问题,比如想不想要自己的书畅销,他怎么看我们的同事直接在他的新书上写“此篇完成度不高”,怎么看待班宇、陈春城等作家考编……

聊到最后,聊天开始“失控”。恩惠说,她并不是一开始就厌男,她也知道很多“70后老男人”并不是有意要冒犯她,但她依然被冒犯到。那么,编辑这位95后作者的书,又是一段怎样的体验呢?

【本期要点】

4:43为了躲避理发师的追问,周于旸称自己是一个打字员

6:10  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其实还需要靠写作倒贴

8:17  不上班的时候,也害怕和社会脱节

9:30  松弛感给了自己一个懒散的借口

11:59  在当体育编辑的时候,周于旸会在写新闻稿时偷偷写小说

18:09 家乡给龚燕充足的养分

19:11 在上海的时候,龚燕会纠结能否经济独立,发表小说的数量,所以她想要离开容易让她内耗的环境

24:27 周于旸是否希望自己的小说畅销?

31:07当自己很看好的作者不被同事喜欢,会想吵一架吗?

33:03 恩惠很看好的作品,被同事说“此篇完成度不高”?

35:00 “我也不是一开始就厌男,现在却将厌男写在自己脸上”

36:42  伺候烦了“70后老男人”,和95后作家合作是什么体验?

39:02想象力是构建在逻辑,还是对现实的了解上?

44:53 对于创作者来说,没有一段人生经历是浪费的。

46:23 难道我们的社会已经完蛋了吗?!

48:27 当班宇、陈春城开始进入体制,是无可厚非还是大失所望?

【本期主播】

夏周:我说的您都别当真,微博@夏懒腰

恩惠:文学编辑,豆瓣@瓦片外婆

龚燕:文学编辑

周于旸:青年作家,已出版《马孔多在下雨》《招摇过海》

【本期剪辑】

小琦

【背景音乐】

中岛美嘉: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本期节目,我们会从留言中抽2位读者送《招摇过海》~

主播...
夏懒腰
赵一静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Tempoplus
1年前 江苏
0
蛮有意思的一期,和周于旸算是同龄人吧,还挺好奇同为江苏卷的考生,写具有江苏特色的命题作文和自由发挥写小说在构思习惯上的区别的
nonomom
1年前 山东
0
17:46 聊到二十分钟左右,还没发现和标题的关系🤔
曦云吖
1年前 江苏
0
来啦来啦
曦云吖
1年前 江苏
0
选题好有趣
春夜喜雨亭记
1年前 江苏
0
看到标题,就啪地一下点进来了!
小白兔砍大树
1年前 广东
0
更新了更新了!席地而坐它更新了!
小白兔砍大树
1年前 广东
0
24:13 班宇:嗯,《冬泳》?
小狗_OwO
1年前 湖北
0
🥳
有鱼鱼
1年前 宁夏
0
03:09 声音好听👂
有鱼鱼
1年前 宁夏
0
很喜欢《马孔多在下雨》🤩
HD269431z
1年前 福建
1
最后那一段关于指责的讨论,确实让我觉得莫名其妙。每个人当然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见,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指责任何一个人。读者当然可以随便指责作者,作者也可以随便指责读者。大不了我觉得他的指责没道理,不接受不就完了嘛。
四分之一牙肉饼
1年前 天津
1
偶尔想靠写纯文学小说养活自己,找本《收获》就清醒了,不是余华的儿子就是徒弟,或者是已经成名的老作家
Grace_ymgz
1年前 浙江
1
片尾歌曲音量好大,而且长达五分钟,睡着后被吵醒了 ᴵˈᵐ ᵒᵏ(ᵕ̣̣̣̣̣ ͜ ᵕ̣̣̣̣̣ ˶ )♡ л̵
斗牛士007
1年前 浙江
2
虚伪,浅薄,标榜,极端,略显无耻
有鱼鱼
1年前 宁夏
3
37:17 这个编辑姐姐太可爱了!好喜欢!
买甘
1年前 上海
3
关于作家考编的话题,让我想到莫言的诺贝尔奖领奖词,他说自己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没错。当代缺少知识分子式的作家,大都凭借本能写作。在这个背景下,就知道王小波为什么那么特别了。
莫伯雅
1年前 福建
6
马上开听!席地而坐越来越好了!
有鱼鱼
1年前 宁夏
7
21:24 读《马孔多在下雨》是美妙的,心事被书写。去年第一次读完后写了短评,“故事里的人毁了一切后终于悟出谜底,唯有孤独无法被毁坏。世上最清澈的人心都不如水一般无害。多余的人有多余的活法。爱情的本质是重叠。逃跑未必不需要更多的勇气。这一生没有更好的解法,你不能否认一本书给出的解答。”这些都是作者给予我的光亮。而后又重读,写了长评。 读完《马孔多在下雨》,它穿过我像风穿过树林。平日不能被看清的东西使穿行的速度慢下来,马孔多的雨留在了我的身体里。周于旸的书写抽出了事物的全部神经,握在手里,冷却成语言。阅读使一场雨从纸上起身,重新发出声响。 《鹦鹉螺纹》里王悲喜是玻璃状的,锋利的话语被耐心地磨出刀刃,他应该被小心地握在手中,被某个诅咒打碎的孩子应该有人收留,收好他坚硬的悲伤。结局时永动机重新回到地面,伤口被撕开,里面的夜流淌出来。 《月亮照常升起》里“灯光是粒子,月光是波”有无边无际的温柔。“我抱住了你,这是粒子;有一句话没说出口,但已经到你心里,这是波”。遥远的书写像一串轻轻碰击的杯子,美妙的颤动递到我的手心。 《穿过一片玉米地》里关心地球的形状,关心月亮的变化和星星闪耀,从未关心过人类以及祖父的少年,终于在被遗忘的,被抛弃的,无法降落的彻夜里明白祖父难以修饰的爱意。 文字的少年感以及破碎之心相信逐渐消失的一切,成为孤独本身。这本书很好读,很容易进入,很难走出。理智是巨大虚无包围下的一小片现实,当四周沉寂,书里的雨声把我唤醒。 真的很喜欢🥺期待新作的阅读体验!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