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和Clay一起聊聊CCC作弊杯、哥斯达黎加的音乐家系列和不停发酵的增味咖啡话题!

2022年的咖啡圈,最流行的就是层出不穷的杯具,同样的咖啡,换一只杯子就能改变杯中咖啡的口感,一杯寡淡平凡的咖啡也能变得酸甜适口、醇厚顺滑,这些算是科技,也是狠活,但不是玄学!在拥有上千年历史的葡萄酒、烈酒行业对品香杯已经习以为常的今天,年轻的咖啡圈终于打开了咖啡饮用杯的神奇盒子,而今年国内最炙手可热的当属CCC的作弊杯,无穷无尽的器型、色号让人眼花缭乱,试过的都都直呼玄学,却没几个人说得清楚这其中的道理,甚至还出现了“以玄传玄”的现象!就来听听CCC品牌创始人张晓博本Clay来说说这里面的狠活吧,还有大家不知道的小秘密~

我们听完不禁感叹“做陶瓷器具这个事,祖传技能,中国人开始做了,真就没欧美人什么事儿了!”

除了聊这些,我们又搞了点事:再来继续聊一聊增味咖啡(或者说大部人口中的“香精豆”)的话题。从去年开始发酵的Infused Coffee议题,到现在国内外不但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共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团混沌的烟雾越滚越大,有人失去了理性,也有人无端受到了伤害,还有更多的普通爱好者在其中不知所措。

而我们在「Vol.06 大咖圆桌|喝起来浓烈如酒似花果的咖啡,是增味还是特殊处理?」关于“透明性”“消费者知情权”的讨论得到大家的好评!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暂时无解的讨论,我们也意识到除了“透明性”“知情权”的态度,其实还有很多维度的信息可以被讨论,关于“特殊处理法”“增味咖啡”“香精豆”,当我们在说这些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相比现阶段盲目的喊口号呼吁,用制造对立的极端方式去处理这件事的人,我们也看到更多的爱好者抱着非常理智的态度,希望能了解更多的有效信息。

每一个现象的出现都存在多面性,每一个事件都不会只有一种声音,希望你enjoy,以及peace & love~


『本期嘉宾』

张晓博 Clay

零克咖啡生豆贸易平台创始人

CCC品牌创始人

2018WAC世界咖啡爱乐压大赛世界亚军

2019 2021WCE世界咖啡冲煮大赛上海冠军

2019中国咖啡爱乐压大赛决赛评审 &承办人

2019 上海咖啡生活节 策展人


『本期内容』Table of Contents

00:00:00 精彩混剪

00:01:43 Clay打招呼

00:02:20 一个有趣的快问快答

00:04:26 深扒哥斯达黎加音乐家系列

00:15:32 哥斯达黎加咖啡蜜处理风靡的背后

00:23:03 为什么用CCC作弊杯喝咖啡会呈现不同的感官

00:30:40 关于作弊杯的小秘密

00:33:48 作弊杯的色号款式无穷尽

00:41:43 福利时间

00:42:28 揭秘来自俄罗斯的小黄豆

00:53:26 关于增味,除了“透明性”“知情权”还有很多值得讨论

01:02:55 怎么做一款真假难辨的增味咖啡?

01:05:15 增味咖啡凭什么和埃塞、瑰夏相提并论?

01:13:45 目前增味咖啡的市场份额

01:14:25 是谁在极端对立增味咖啡?

01:17:37 还没有公认的科学办法鉴别

01:22:07 如何用香精豆一棒子打死所有特殊处理法

01:28:15 肉桂风味也可以是发酵和烘焙发展出来的

01:33:36 特殊处理法的成本几何?

01:35:52 特殊处理法盛行的中南美洲

01:40:45 会劣币驱良币吗

01:44:08 远赴墨尔本参加世界赛盛会的感受


『延伸图文资料』

人类追求美味的努力该被停止?- 张晓博Clay

https://mp.weixin.qq.com/s/2d7cDg2BAG5F6TbaWTFwRw

拨开「增味」迷雾,从了解乳酸菌发酵开始-吴三岁的咖啡笔记CoffeeToGo

https://mp.weixin.qq.com/s/haFNEF5ZGgryB6CXNVHGFQ 


CCC作弊杯


俄罗斯“小黄豆”



《咖啡全书》优惠购买链接

见播客主页公告!或询问主播


  『本期主播』 

一岢 YIKE 

俣佳 YUJIA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如果你对本期节目感兴趣,可以在微信公众号 - Coffeeplus播客,豆瓣小组Coffeeplus播客,以及新浪微博@Coffeeplus播客与我们互动交流。推荐您在小宇宙App,苹果Podcast, Spotify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你还可以通过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Google podcast, 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别忘了在小宇宙App上给我们留言互动,在苹果Podcast给我们五星好评。如针对本期节目有任何疑问,欢迎私信留言给我们,做进一步交流。


爱发电:https://afdian.net/@coffeeplusYYY



片头音乐: Modern Attempt 

片尾音乐: Beatrich-Flashback


『留言互动』 

微博:@Coffeeplus播客 

豆瓣小组:Coffeeplus播客 

微信公众号:Coffeeplus播客 

邮箱:[email protected]

也可以搜索添加微信Fishplus_wx, 备注“播客”,我们添加您进微信交流。

主播...
Yujia_66
yike_s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Morna
2年前 上海
2
1:10:34 挺好的,呵呵🙃被这香气击中,觉得神奇的点是原来咖啡还会做出这种清晰迷人的风味!咖啡可真是神奇的种子🙃 后来发现并非如此,但是当初并没有人告诉我,这是添加进去的非自然的风味,这就有点生气了。
赵仲
2年前 广东
3
先表达一下对coffeeplus主播们和每期的嘉宾的爱意,每次听节目不但可以吸收到关于咖啡的各式各样点滴,还不断被主播和嘉宾对生活爱好或工作的专注所治愈。真的很喜欢~ 一、音乐家咖啡豆的相遇 不得不说,产品在冠上【系列】2字后,消费者感觉就会有一种一定要把这个【系列】都要尝一遍的魔力在(当然前提是第一次的体验是好的时候)。在我刚进门学习精品咖啡的时候,第一次和同事喝到“贝多芬”,印象深刻,花香很明显、很清新,直接给种草,当时懵懂的我还曾播着“贝多芬”音乐去冲煮,务求“音咖合一”,哈哈哈~后来尝了莫扎特、肖邦,感觉冲出来就是不对味(可能当时自己的冲煮框架还未构建好,就是瞎冲),所以就放弃再尝试这个系列了。现在通过这期节目,重新认识了整个产地的情况和处理法的特点后,又燃起了我对古典音乐的憧憬了~哈哈哈,希望现在我自个儿的冲煮框架可以对的起这四位艺术家吧~嗯~又要买一个系列回来试喝了~ 二、增味咖啡或特殊处理法咖啡的看法 初始接触特殊处理法咖啡应该也是通过音乐家系列,还有玫瑰谷、荔枝兰等。当时就觉得很特别,很容易捕捉到风味,满足感比较高,但是口感方面就会有缺失,尾韵涩苦是经常碰到的(可能自己冲煮技术不到位)。后来有香精豆说法后,就感觉所有在市场售卖特殊处理法的豆子都很有嫌疑,真的会杯弓蛇影。但是我不能否认这些处理法(不是简单添加工业原料)真的可以促进大家认识和喜欢精品咖啡,低门槛的风味感受获得,让大家在一起品尝咖啡的时候有更多的谈资,毕竟咖啡要大家一起喝一起感受才是最好的。不管怎么处理,咖啡好喝,市场也就会接受啦。所以店家也不要怕客人说你的是香精豆什么的,传统处理法冲的不好喝还是会照样diss的(狗头保命) 三、关于ccc杯的认知 作弊杯我也是在群里第一次才听到过,通过节目的介绍,主要让我最有启发的一个点就是:作弊杯是通过控制流速、流量、入口角度位置来让人获得不同的味觉感官提升。刚好近期有在看到关于味蕾的章节,这个观点突然就击中了我。感觉还真的可以呢,就像啜吸是为了尽可能打散咖啡液并均匀分布到舌面,提高味蕾感受一样。因为舌头不同的部位对甜酸苦敏感度的不同,所以咖啡液在进入口的一刹那,舌面的咖啡液分布是不同的。譬如提高酸感的杯,杯口可以做平滑一点,宽一点,入口深一点,流速慢一点。让舌头两侧充分感受酸质,舌尖和舌底的咖啡分布少一点;提高甜度的杯,杯口做窄一点,入口浅一点,流速慢一点,让咖啡液先充分通过舌尖感受甜感;提高整体感觉的杯,流速可以快一点,让咖啡液尽快均匀分布到舌头表面,平衡甜酸苦的感受。虽然,最后咖啡在口腔的分布会趋向均匀,但是我觉得初始进口感官还是会给大脑一个很大的初始印象,从而会或多或少稀释掉均匀后的感官体验。讲着讲着,我舌尖好像也感觉到咖啡的甜了,还在分泌口水,那是因为我刚刚冲的咖啡太甜的缘故吗?这真的要等拿作弊杯的时候来验证一下了。 真的很喜欢coffeeplus,谢谢主播和Clay~
一凡_SvER
2年前 广东
3
唉总觉得声讨香精豆的人,是受害妄想症了。认真想想,香精豆真伤害消费者利益了吗?新手感知不出来水洗日晒豆的风味,在增味里找到黑咖啡的乐趣。老手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们是有辨别能力和权利的。至于健康问题,可乐奶茶外卖烧烤哪个没有香精了。还有就是,你是否相信,如果本来一个豆子有瑕疵味,加了香精就能掩盖住瑕疵味,或者瑕疵味与香精味并存?加了香精的卡蒂姆就没有魔鬼尾韵了吗,加了香精的罗豆就没有苦涩了吗。不可能的吧。该喝喝该吃吃,想太多没用。
一凡_SvER
2年前 广东
3
唉总觉得声讨香精豆的人,是受害妄想症了。认真想想,香精豆真伤害消费者利益了吗?新手感知不出来水洗日晒豆的风味,在增味里找到黑咖啡的乐趣。老手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们是有辨别能力和权利的。至于健康问题,可乐奶茶外卖烧烤哪个没有香精了。还有就是,你是否相信,如果本来一个豆子有瑕疵味,加了香精就能掩盖住瑕疵味,或者瑕疵味与香精味并存?加了香精的卡蒂姆就没有魔鬼尾韵了吗,加了香精的罗豆就没有苦涩了吗。不可能的吧。该喝喝该吃吃,想太多没用。
不吃香菜的瘦子
2年前 四川
4
或许香精豆或者嘉宾所说的增味豆只占现有精品豆的3%,甚至更少,然而就是有了这些豆子的存在,才会造成消费者的不信任。嘉宾说到很悲哀的时候我也觉得很可笑,信任是需要咖啡从业者来努力经营的,而不是用来指责消费者很悲哀。
HD217587i
2年前 北京
4
我想 我在小宇宙里至少是4-5个栏目里听到过ClayZ对精品咖啡的“传教” 但,今天的内容最特别,上半场聊的是精品咖啡器具,聊的是我们的传统瓷器工艺。下半场聊的是较有争议的“增味咖啡” 受家人的影响,我喝手冲最喜欢用的就是茶具里的葫芦杯/福禄杯和主人杯,葫芦杯能扩香,主人杯喝起来咖啡液触感更圆润 说回到节目 1.ClayZ嘉宾很直率,从商业的角度和更长远的目标去拓展精品咖啡行业的更多可能性,很勇猛啊,带着我们传统的瓷器工艺去闯精品咖啡的世界 遵循商业逻辑、擅长营销、也不介意有争议讨论(至少不藏着掖着) 2.最喜欢这段,“不同产地的泥料,传统的配方,运用现代的感官手段挑选出来。最终呈现的物理形态对液体影响,从而引起感官上的变化” 3.坐等“CCC作弊杯”的终极形态吧😊 4.关于“增味咖啡”:咖啡不应该有偏见,只要商家诚信告知,就没有异议。市场本来就是有多样化。你需要做的是提高自己认知,不人云亦云,不被舆论带节奏 5.商亦有道 只有商业才能给梦想提供长期饭票呀 6.最后 祝coffeplus播客越做越好 越走越远 愿ClayZ商业版图稳步往前冲 ps 来自Coffee plus二群的sky 给二群上分啦
Lavender正在听
2年前 广东
4
“我们爱喝精品咖啡的人都是非常有好奇心的,都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和新的东西的人,到最后我们被自己的认知和所学到的知识所限制。某一天,我们只能喝水洗,这也是一种悲哀啊。” 半夜听得热泪盈眶🙏🏻这期信息量爆棚了,得偷偷反复听个几晚才行。
闰土那只猹
2年前 广东
4
这期coffeeplus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大家都不再只是聊咖啡了,这几期节目给我更大的视野和更开阔的思路。我特别喜欢张老板说到未来要把景德镇把我们传统的各种瓷器技艺都融入进来,不管能不能实现我觉得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有非常棒的陶瓷技艺无论是景德镇、潮州瓷等等,我们完全可以打造我们的咖啡器具,希望未来能看到这些产品的出现。 对于咖啡产业、种植、处理,对我们普通消费者的距离是遥远的,对于香精豆的恐慌或许过激但也反映了我们普通消费者对这一颗小小种子的认识太少太少,我们很少有机会深入产地,深入处理厂去认识了解,我想从业者们就是最好的桥梁带给我们消费者这些讯息,了解咖啡、咖农甚至是咖啡行业,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喝到好喝的咖啡啦。感谢coffeeplus让我有机会了解这么多咖啡相关的讯息!
HD182041z
2年前 广东
4
我是一个5年咖啡从业者,每次听coffee plus的播客都觉得收获很多,感觉咱们的播客像是一个多边形,即规矩又不单一。不管说的东西能不能被接受,但是内容总能够拉伸我认知的一些广度。 于本次播客而言,两点想说一说: 1.关于香精豆: 先不要说对于顾客了,反正我作为一个从业者,我们没有深入产地,我们得到的信息都是口口相传或是网络资源。虽然有些豆子的味道真的很不自然,但是不可否认,这些豆子就是让部分顾客产生了共鸣。所以,对于非自然风味咖啡豆,只要做到标注清晰和咖啡师的正确指引我觉得问题就不大,剩下的交给消费者自己选择。 我也不完全相信clay所分享的东西,原因是我没有亲眼看到。如果可以有更仔细的视频或图片记录,可以提升不少可信度,看真相才能说真话。但是我很感谢这次播客和clay的分享,让我对clay深入产区的细节有了很强的画面感。 2.关于ccc杯 就像是音频内容里说到的。clay在对于一个产品的营销策划和周期计划上,他必须用一些方法来让产品得到良好甚至超乎想象的丰满生命周期。所以它用“作弊”字眼,是能够被理解的。 但是杯子一定不是决定咖啡好喝与否的致命因素,我们不妨从每一位咖啡爱好者是否能自行冲煮或品尝出一杯适合自己的咖啡出发。 我们可能需要让咖啡爱好者们知道,感受咖啡的酸甜苦平衡可能才是喝咖啡首先需要感受的,而不是在没有经过感官训练下,很吃力的去捕捉咖啡里的风味究竟是什么。 我们甚至要多去和咖啡爱好者们普及,一杯咖啡应该被品尝,高中低温/或如何用鼻前鼻后嗅觉感受香气等等的一些在捕捉风味之前应该知道的东西。 说这么多,一是因为我希望咖啡从你们这些知名的咖啡分享者开始,让它更平民化、易接受。二是因为好想要ccc杯哦。 祝coffee plus大好,一切顺利,听众爆满。
Rrrr-66
2年前 上海
5
晓博老师亲自上阵破除杯子矿物质影响风味的谣言 哈哈哈😄 拥有CCC杯之前就一直认为杯型、口径、杯口厚薄确实是会影响感官。所以ccc盒子里的卡片介绍也一度让我对矿物质影响风味倍感疑惑,确实卡片表述容易造成误解。听完节目,不得不说晓博老师把品鉴杯玩到了极致,当其他人还停留在器型层面的时候,晓博老师已经关注到陶泥配比、工艺对液体流动的影响了👍🏻高颜值的配色,这手不剁都难吧😄 是根据杯子特点调冲煮,还是根据豆子特点选杯子,感觉又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尝试的地方了😜感觉可玩性又提高了 其实关于杯子对感官的影响也挺容易理解的 首先是开放/收口的杯口,会影响香气,开放的杯口设计香气就会扩散。反之,收口的就会聚香,像ccc最新的大香杯就是啦! 另外口径大的杯子,在喝的时候,可能接近鼻尖,就能提升鼻腔对香气的感知,增强了鼻后嗅觉的参与。 还有杯口的形状、厚薄,会将咖啡送入嘴巴的不同部位,对口腔和舌头的刺激也会有差异,因此对咖啡的印象也会有不同。节目中晓博老师也提到了瓷泥配比工艺等等,会使得液体流动也不一样。
ClayZ
2年前 上海
7
我比较直,可能话看上去比较激烈,这也是网络文字的问题,可能当面说就是两种体验。至于真诚不真诚,我觉得可以不需任何人,至于你觉得我不认同香精豆就不真诚,那抱歉。但我的一贯想法就是有什么疑问和想法就大胆说出来,秉承实事求是和有理可循有证可察的客观态度就好。否则弄来弄去说来说去,就是些虚无缥缈的道德绑架或者品味鄙视链乃至凭空下一圈定论,互相连吵架都吵不到一起去,就无聊和没劲了。我尽力通过我知道的实际情况,可以有图片、实验数据、科研证明来佐证,我也希望热爱开喷和拍砖的朋友们也吗到痛点、拍到痛处,这样我相信行业也才会更好。至于我们大多数咖啡人都想要做到更好这点,我想大家还是可以认同的吧?我的认知里,做更好,合理赚更多钱,一点都不需要藏着掖着;但要靠攻击同行,靠搞小团体乱定行业标准来企图垄断来挣钱,甚至还要占领道德高地,那真是道德败坏。
马可瓦尔多
2年前 浙江
7
增味咖啡太复杂,还是谈谈CCC的杯子吧。品香杯或者说闻香杯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想想国外的酒再到中国的茶,从古至今都有各种各样的杯具器皿被发明出来辅助人们更好的感受杯中物的风味,但这样的杯子在咖啡界似乎还不算太兴盛,尤其是在国内,之前都没有看到比较热门的咖啡品香杯出现,直到去年底Clay发布了CCC作弊杯的概念,经过初版测试,迭代升级,不断改进,如今我们终于看到了一款热门且受用的国产咖啡品香杯,用过的咖啡友人都或多或少有CCC作弊杯有着不错的评价,她让细腻的手冲咖啡更易于被大家享受,再看看Clay的动态,相信之后CCC会推出更多优质咖啡器皿造福广大咖啡爱好者。
Yujia_66
2年前 江苏
8
🎁参与评论转发赢CCC莫兰迪色作弊杯!活动截止11月20日20:00! 🙋方式一:评论区写下您对本期话题的想法,或者和Clay的交集故事,我们将选出走心评论,赠送CCC莫兰迪色作弊杯一套,共12份; 🙋方式二:在朋友圈、小红书、微博、即刻、豆瓣等任一社交平台转发并推荐本集节目后,再点击链接 https://coffeeplus.feishu.cn/share/base/form/shrcnatDrVIdKZaKp9Butju6S3m 登记参与抽奖,每多转发一个不同平台即可多登记参与一次,带推荐语转发中奖几率更大哦,共5份。 🙋方式三:参与11月Coffeeplus播客听友群活动赢得(现在入群基本来不及了咯!🤷‍♀️) 📖《咖啡全书》购买优惠链接见播客主页公告谢谢~ 往期节目: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61315e6001cdcd4236aee7 其他信息详情请参阅Shownotes!谢谢大家~
凯西凯东
2年前 广东
8
这期内容真心感慨,感谢Coffeeplus,让一个普通的爱好者可以听到来自咖啡行业各个环节的从业者的各种声音,让我们爱好者能更立体地了解咖啡,了解咖啡行业~ 所以今天我也从单纯的爱好者和消费者的角度表达一些想法: (1)关于CCC杯的意义: 体验感很重要。作为爱好者,喝的就是体验感,或者说我们爱咖啡爱的就是“在入口之前都不知道味道的惊喜和期待”。 我们喝的每一杯咖啡都是独一无二的。买来一袋豆子,今天冲和明天冲会不一样;同样今天冲两次,其他不变,控流不同,味道也会不同;冲煮冠军之所以为冠军,就是对咖啡的风味控制更好。而普通爱好者冲咖啡是很难控制的,这既是我们的乐趣所在,也是我们的痛。 我们日常在家喝咖啡,工作日还需要上班,就算这杯冲的不是很满意,那也是要喝了出门的,是没有时间、也舍不得把这杯倒掉,再冲一杯更好的来喝的。在我看来,这就是ccc杯最大的意义,也是每一个人需要ccc杯最日常的需求——提升咖啡对爱好者的“包容度”,让我今天这杯咖啡喝的更合自己的口味、稍微更好喝一点,然后满足地、开心地出门。我有时甚至会通过吃些咸、辣的东西,来突出咖啡的甜感和风味,也许这就是现在流行的煎饼果子配咖啡大火的原因吧? 另外,相信咖啡爱好者都经历过,当我们和朋友分享咖啡时,因为朋友对咖啡的理解程度不同,很多人甚至喝不出咖啡的不同,更别提风味了。如果有了ccc杯,那即使朋友是最初级的小白,以前从来没有分辨过咖啡的不同,今天在我这里可以一下喝出不同,这就是分享咖啡最大的成就感了。 (2)关于增味处理和香精豆: 一开始听到Clay讲的关于哥斯达黎加处女座庄园主的洗手间干净、咖啡花、咖啡树的细节非常感染我,只有同样注重细节、注重专业的灵魂才会注意到这些。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好喝的增味处理也是经过很多的实验、用很多的成本才做出来的,而探索增味处理也需要无尽的好奇心和热爱。 爱好者关于增味的看法,并不反对各种增味处理法,因为我们只是单纯地想喝更好喝的咖啡而已。如果要抵制增味的话,要不要抵制特调咖啡呢?要不要抵制咖啡加各种风味糖浆呢?同样的如果是其他食材,我们是只吃最基础的水煮、烧烤,还是也会尝试加各种调味料、用各种烹饪方式做出来的菜呢?相信只要好吃,作为爱好者都会想要尝试,不管是各种发酵法,还是特调,大家没有高下,都会是很好玩很新奇的体验。我们真正反感的只是单纯海克斯科技的香精豆。 Yujia、Yike和Clay讨论了喝冠军的厌氧发酵咖啡有浓郁的草莓味,同样的味道如果是在普通的咖啡店里喝到,会不会觉得是增味呢?其实真正重要的事不是是否增味,而是是否诚实。如果有一天行业可以发展成用哈密瓜、葡萄一起去发酵就直接这么写,相信大家也是很乐意去买的,就像烧烤,清炖羊肉很好吃,加了孜然和辣椒来烧烤也很好吃。并不反对,只是没必要说我这个羊肉就是长成这样的所以很贵,这是欺骗。信息透明度问题不可能依靠道德,只能靠法律和监督来规范了。所以在听之前,我其实是很没有安全感的,今天听到节目讲SCA和云南正在出台的一些行业标准和监督,也增加了安全感,期待尽快落地。 另外,记得主播说过去很多消费者入坑从埃塞开始,现在很多消费者从增味开始,我倒是觉得现在更多消费者入坑是从特调开始、从生椰拿铁开始。Clay说的很让人感动,也许现在市场有些不完美,有些阶段性问题,但是要相信市场,最终一定会更加和谐。 最后,听完仍然很感慨,有你们这些认真的咖啡人,真好。
野狐馋
2年前 福建
10
我认为商家应该告诉消费者咖啡是增味处理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 传统处理 和风味更突出的增味处理之间区别,我见过入门就喝增味,喝惯了再去喝传统处理,会有一些心理落差。虽然嘉宾显然不这么认为。
Lemon_all
2年前 上海
11
有点避重就轻。 作为消费者,只想知道处理法,是否有添加。不想去做那么多复杂的判断。 现在咖啡行业对一个只想单纯喝咖啡的人要求未免也太高了。
KL_xx
2年前 上海
14
感觉嘉宾提供的信息还不如主播多…除了推销杯子的时候
叫我BoBo就好
2年前 上海
16
刚听完播客还是想从两个方面去表达一下听后感(个人观点无意冒犯): 1.自己感觉CCC杯就是感觉很好看的,也喝过几次ccc杯的咖啡,但是缺乏横向横向对比,所以也没体验到衬托出来的强烈的美好。我相信很多杯子都可以辅助我们去更好的从多种感官上去感受一杯咖啡,但有些缺乏足够的实验数据,给我的感觉也有类似“玄学”。但无论何种原因,去品尝一杯咖啡还是更多的从咖啡本身出发,而我也坚信杯子带来的效应也是锦上添花,而不是扭转乾坤。有些东西我们只需要有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从当下的环境很难得到答案,更不必要去钻牛角尖。 2.最早喝咖啡时接触到更多的是传统处理方式的豆子,也喝到过一些厌氧豆,但第一次喝到感觉很“与众不同”的一次是喝到过音乐家系列的豆子,那时候自己脑袋里还没有香精豆、增味豆的概念。但那时候就是感觉那杯咖啡香气和味道是脱节的,咖啡味道里有些调性是突兀的没有连接的。当然也正如播客嘉宾说的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去证明那些是香精豆,或许庄园有什么不愿公开的商业机密处理法。我愿意把这些咖啡归类为特殊处理法、香精豆、增味咖啡都可以,只要我想去归类,因为这些厂商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不是。而且很多人刚开始喝咖啡时候可能特殊处理豆就很多,所以很多人会更喜欢这种类型的豆子,因为每个人看事情的角度都不同。现在很多咖啡豆的价格水涨船高,因为现在很多高品质的生豆价格高,而很多机构愿意高价去拍豆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知道最后有消费者买单。这种内循环有一步步刺激着这些高品质生豆价格增长。有很多人会盲目追求一些高价位的豆子,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被引导消费的,他们喝到的风味也被别人所引导着,有些消费者花了很高的价格不知道自己到底喝到了什么,更甚于不知道自己喜欢不喜欢这杯咖啡。我觉得咖啡风味既主观又客观的东西,他夹杂着客观的风味呈现同时又包含着我们主观的风味喜好。作为消费者更理想的方式是多去体验不同的咖啡,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咖啡或是咖啡风味,而不是把哪种咖啡奉为圭臬。因为当我们喝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咖啡后,那种内心所流露的喜悦是藏不住的,作为普通消费者在品尝咖啡学习咖啡知识的同时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因为喝咖啡开心就好!
K同学_rS8p
2年前 广东
21
这期的话题好有共鸣,首先无论是增味的特殊处理法还是香精科技处理法,好喝就行!先感谢晓博老师跟主播的分享,我认为喝到一杯风味表现很好的咖啡真的很重要,分享咖啡的初心也许就是为了这件事,尤其晓博老师详细分享豆子的处理跟庄园咖农种植的故事,很有趣!也知道好咖啡来之不易,经过庄园种植到咖啡果处理再到烘焙师用心诠释豆子的味道最后呈现在的方式是冲煮师,也是咖啡豆一生中的高潮,按李震的说法“冲咖啡就是倒个水”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更能让咖啡细腻且更好表达这支豆子的方式还有就是饮用时选择的杯子,前提冲煮必须没有瑕疵,选择ccc杯会是一个加分的是辅助器皿,从推出到不多改进,在国内备受好评,颜色也超级多,在杯子上面我自己也发现,最能影响咖啡的是空气跟温度,还有杯子的材质,颜色,所以有了同一杯咖啡不同的杯子喝有不同的味道,很多人认为这是玄学,我认为一定要实践才下定论!我认为合适的杯子会放大咖啡好的风味以及口感,让喜欢咖啡的人加倍享受一杯细腻且可口的咖啡,也许这就是晓博老师的出发点!其实喝红酒也用不同的杯子,外国就有根据产地或者年份去选择合适的杯子,国内咖啡人也在用心去分享这件事,所以我们有道理相信前辈晓博老师会更加努力创造出高质量的咖啡器皿来造福咖啡爱好者!谢谢你们的分享!🍵🍵
六点零九分
2年前 上海
29
1:21:29 嘉宾不太诚恳,只是种感觉
KasoHong
2年前 广东
30
CCC 会联名 Coffee plus吧!?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