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上一期吵架特辑「医生该不该加患者微信」成功冲上小宇宙首页,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我们收到了很多留言是关于自己的故事,我们也看到,其实大部分患者也不想私下麻烦医生。这一期,我们再次邀请Stella,来一场思想碰撞。

本期题目:

三甲医院紧缺科室(如急诊、儿科)该不该降低招聘标准(如硕士)?

正方(应该降低):Stella & 小怂 & 大白鹅

反方(不该降低):小宁 & Kofi

在招聘季中,我们会发现,三甲某些紧缺科室,比如儿科、急诊会降低一定的门槛,比如选择招收硕士。但儿科、急诊确是对临床能力要求很高的科室。理论上,可能这些科室对医生的要求,不光是技术能力方面,还有比如说儿科的人文关怀,急诊的危机处理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降低门槛一方面可以缓解人才紧缺的问题,但是否会影响医疗质量,有待讨论。

本期节目录制时间为3月27日,但在推送发出的前一天,又发生了上海「急救医生未向求救患者施救事件」,事后对相关医生作出停职处理的决定。疫情之下,医疗人员和资源的紧缺变得更加残酷。接连两起急诊事件,暴露的不只是面对突发事件能力的不足,也是医疗人员和资源的紧缺问题。疫情时代,面对的不只是对新冠的处理,其他疾病也需要处理,目前这种一切为疫情让路的做法,是否值得。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 5:16 降低标准不利于科室发展
  • 6:38 降低员工的职业荣誉感
  • 7:03 提高待遇有助于解决人才紧缺
  • 7:38 学历是否可以反映能力
  • 8:22 科室氛围造成人才紧缺
  • 11:34 博士对科室的热爱度高于硕士
  • 14:20 提供给硕士进入三甲的机会
  • 15:11 最快解决人才紧缺
  • 16:56 清华取消毕业一定要论文产出
  • 17:58 行业发展的金字塔结构
  • 20:47 医疗安全质量不能通过学历表示
  • 23:40 高门槛的原因是供过于求
  • 25:46 职业耗竭会阻碍自我发展,选择离职
  • 34:40 降低门槛会加大招聘负担
  • 39:12 对科室的热爱是在热爱什么
  • 44:53 因疫情防控关急诊造成本院护士因哮喘去世
  • 59:47 综艺中有梦想而没有学历的故事
  • 1:01:07 热爱不等同于能力

从这个辩题,我们讨论到,虽然学历不能代表能力,但是招聘过程中,学历可能是最公平的硬性标准。那合理理想的招聘标准应该是怎么样的,用人单位怎么能最高效的招到想要的人?此外,科研文章和能力在招聘中的地位是否过高。最近的一档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中向琴琴专科护理出身,进入殡葬行业,但对于法医仍然充满热爱,打败了名校毕业的对手。由于时间原因,关于这个话题我们没有过多讨论,但也很想听听大家的想法,欢迎朋友们留言~

主播...
协和八啦吧
叔叔online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Margaret_C
2年前 上海
0
其实生活中有个更常见的情况是:择偶时学历是否应作为一个条件给出。我是列明学历要求的,我不否认很多本科以下学历的人同样拥有有趣的灵魂,我认识几个朋友学历不高但博学有趣,同时我也遇到过名校毕业生思想迂腐三观可怕逻辑一托答辩,但,受教育程度相当的话会提升合拍的可能性。当我面对一个完全不认识不熟悉的人时,加上学历条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失败的可能。
最后一片落叶
2年前 天津
0
感觉没有加微信那次吵架精彩。因为加微信打架有些接触,而招聘,只能尊重hr的选择。
小螃蟹/
2年前
0
54:52 这段话说得太好了,以自己为中心的热爱可抵漫长苦难太可贵了
Naomi哦
2年前
0
神仙打架,听的我好开心哈哈哈哈
家园CC
3年前
0
46:56 读博,学医是为啥?大部分人是为了一个工作机会。何不食肉糜…
家园CC
3年前
0
37:22 几个主持人认知的差异超过学历差。原因和实践经验有关吗?现实是灰色的,不是非黑即白。
家园CC
3年前
0
26:32 就干活这事,博士的实践经验可能更适合慢工细活,熟练工需要效率的工作,没有优势。但大部分的工作是与工作量相关而非攻坚克难。关于医疗和安全,博士并不见得有先天优势。博士是什么?是专门研究非常非常垂直细分的细节。很多实际工作的起跑线是一样的。你认清一个三甲医院犄角旮旯的物理位置,都得半年以上时间。
家园CC
3年前
0
16:31 决策者会考虑出身,潜在的干活或科研的能力,已有的经验较同龄人的状态,能否长期持续工作。
敢惹我朴凤淑
3年前
0
46:12 小宁威武
多动郑
3年前
1
畸形内卷,学历贬值🥹
漫游小船
3年前
1
09:54 提个小意见,前面说话的声音比较小听不清,然后调大来听他们说的啥。但是这里突然笑的很大声,耳机党的耳朵....😓希望收音设备能好一些或者后期能把音量调均衡一些
多动郑
3年前
2
尊重HR的选择哈哈哈哈
家园CC
3年前
2
44:44 协和的标准和进入一般三甲医院科室的标准不一样。
MollyAnes
3年前
2
这个标题让人有点不适 去实际中看看 能力和学历的差距是很大的。学历是块敲门砖 也是金丝雀的牢笼
zzmxqsm
3年前
2
11:34 不加班是谁家的金融从业者🤣
朱大大不是猪
3年前
3
其实不管是博士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而言,就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来看都不能以学历来衡量吧(不过博士肯定在某方面占优势这我认同),但是现实而言科研能力很好的硕士毕业生也大有人在。其实不管降低门槛与否,好的平台衡量人员的能力的标准一定需要存在的,而且也一定会存在的
陈小怂不要怂
3年前
3
上海的两起急诊事件提示我们,这些紧缺科室的紧缺程度,在疫情时代,暴露的更加更加明显,如何缓解这种紧张,好难🤯。上海对医生的停职处理,对医学生又是个打击👊,可能更没人想干急诊了🤧。
NJ_zHmU
3年前
5
我觉得真正热爱医生这份工作的人,他们其实是很想独立行医的,读了这么多年也想早点当医生,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做那些基础研究,这么热爱做实验就专职科研呀。个人觉得医学生只有在他们真正接触了临床工作之后,知道哪些方面尚未研究充分,出于热爱进行的科学研究才是真正有价值有创新性的。而出于推进一种疾病的认识甚至一个学科发展的目的进行钻研的人才是真正的临床科学家,其他不过是现行科研凌驾于临床之上评价体系下的,顺势而为或者挤破头也要获取利益罢了。
zzmxqsm
3年前
7
00:00 听完啦,感觉这个命题其实有点站不住。招聘是自然的市场行为,供给不足就只能降低标准。感觉这个并不是可以用好坏利弊来评价的,除了这个,还有其他选择吗?其实也可以讲讲科室的收入差距是如何造成的?急症医生和儿科医生的日常是什么样的呀? 以及硕博的问题,感觉还是市场规律,和到底能不能干临床的活儿关系真的大吗? 医学不懂,但 cs 做机器学习,最好有个博士,因为供给大,需求小,大厂把标准放在博士,就已经能招到很多人才了,为什么要招硕士呢?但其他方向的程序员,技术难度不见得比机器学习小,但因为需求量大,人供不应求,所以对于学历的要求就提不上来。
NJ_zHmU
3年前
13
现实就是大部分博士也并不是出于单纯对专业本身的热爱,也许只是为了进大三甲或者晋升,整个行业畸形内卷导致。况且现行评价体系衡量博士优秀与否甚至只是文章,科室招人也是非常看文章,绝大部分都不会考察你的专业能力和临床技能,进医院之后也是课题基金决定了你发展的天花板。而这些所有都与医疗救治本身无关。缺人为了招到更多的人降低了学历标准就是供求调节的结果,试问有多少博士为了热爱去选择急诊呢,他们想去更加有性价比的科室,这时候缺人的科室没得选罢了。也不能说博士有多热爱所以稳定,硕士只是妥协所以不稳定。博士选择面更广,因为发了几篇文章就跨专业的大有人在,反观硕士选择了急诊,再想去热门科室就更难了,某种方面来说也是稳定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