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9分钟
播放:
298
发布:
5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


既是分享,也能避坑。


 


【本期嘉宾】


斐同学,自称艺术民工的艺术行业从业者


 


【本期话题】


艺术家也会有向往的生活。


- 绝大多数的艺术家都会表达对美好的向往。


- 越是艰难时,艺术家越会表达美好的事情,或是对黑暗的担忧。


- 大卫•霍克尼在自然中寻找美。


- 自然不同于田园,前者未加修饰,后者是生活方式,向往田园是一种思乡。


 


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就是对的生活方式吗?


- 每一次艺术运动都来源于对过去激烈的反思。


- 19世纪的建筑风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肺结核?


- 疫情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 二战带来的艺术层面的梦境思考。


 


除了二战,还有什么节点带来了艺术的集中表达?


- 二十世纪前半叶和冷战。


- 苏联时期的社会写实主义。


- 美国的文化和宣传监管——抽象表现主义。


- 基于社会观察的印象派艺术家:巴黎城市规划让他们处于“观察的阶段”。


- 被认为是后现代的极简主义。


- 当旧有价值观被瓦解时,艺术家们就会开始寻找新的艺术形式。


- 中国朝代的更迭,对文学艺术变化起到的作用,或许类似一战和二战。


- 艺术是时代的缩影。


 


作为集体记忆的疫情,将带领艺术走向何方?


- 近些年音乐剧作品由鸿篇巨制向描绘人性的变化趋势。


- 疫情带来的矛盾:是命运共同体,还是割裂的群体?


- 疫情让人们聚焦于“创作的意义”。


- 我们或许很难用艺术“惩恶”,但一定有“扬善”的能量。


- 日本的自然灾害带来当地艺术项目的兴起。


 


艺术如何“扬善”?


- 艺术对悲痛的刻画本身就是一种人道主义。


- 好的艺术让人群“被看见”,让人“看见”。


- 艺术家是个什么样的职业?是一直在思考的人。


- 观察、思考、表达,是艺术创作的全流程。


 


当发生危机,艺术家发现自己无话可说,是否说明艺术脱离了公众?


- 那哀悼的小号,吹奏着艺术的力量。


- 哪怕不完美,脱离了剧场的戏剧没有“死”。


- 王翀《等待戈多》:一场线上演绎的荒诞戏剧,一份艺术的勇气。


- 当疫情重现历史,触底反弹的情绪和阅读,让我们有了新的反思和感受。


- 我们知道电影的时长和书的页数,但身在其中时,就只有进行时。


- 艺术的赞歌,是希望和生命力的赞歌,是人类的赞歌。


 


【本期票根】


大卫•霍克尼为疫情创作的绘画:《春天来了》(《病毒不能取消春天》)


来源于911事件的音乐剧:《Come From Away》(《自远方来》)


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和大地艺术季:艺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陈丹青:《局部》


王翀导演的线上戏剧:《等待戈多》


坂本龙一:UCCA线上音乐会


纪录片:《坂本龙一:终曲》



【本期音乐】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George David Weiss


乡间骑士:间奏曲 - 马斯卡尼 


 


【本期主创】


唐小友,非专业展览演出十级爱好者


大卫,资深音乐剧爱好者


 


文字制作:乔井岩


视觉形象:小伙伴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