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节目有些特别,接下来的节目里,你将听到,我和撕票的老朋友,演员汤包包一起,观看中文版音乐剧《春之觉醒》的一日体验。
之所以称她为一日体验,是因为,接下来的节目,不是我们惯常在录音棚里录制的内容。
前半段,是观看演出前,我们在剧场排练厅里,和《春之觉醒》这部作品的中方导演,刘晓邑老师的聊天采访。
后半段,你将听到,我和汤包包,看完演出后,随着散场的人流,边走边聊途中的聊天,甚至真的是在路上捡到了《春之觉醒》这版的中方音乐总监,余宏老师。
我和汤包包在此之前,都没有看过《春之觉醒》这个作品,虽然一直被朋友安利,但也只是听说,这是一个和青春期成长相关的故事。
没有谁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虽然这话听着有些绝对,但我和汤包包都感觉,确实很难从身边找到任何一个例子来反驳这个论断。
每一个成年人,或多或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疗愈着青春期的伤痛。
刘晓邑导演用他的儿童剧,做最纯粹的梦。
我们这些人,又何尝不是在用舞台上的故事,和戏剧里的瞬间,来反思和回望自己的人生。
By 唐小友
【嘉宾介绍】
刘晓邑,《春之觉醒》中方导演、编舞。
余宏,《春之觉醒》中文版音乐总监。
汤包包,还原剧团团员,戏剧《金钱世界》演员,及友台《城市药丸》主播。
【摘要】
一、本期节目的特殊之处,及音乐剧《春之觉醒》的介绍。
00:00-05:12
二、与刘晓邑老师的采访
05:13-10:59
为什么喜欢做儿童剧?儿童剧与成人剧有什么区别?
11:00-13:22
作为舞蹈演员出身的刘晓邑导演,与其他导演有什么区别?
13:23-16:21
从《春之觉醒》第一版的肢体导演,到现在的导演,其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16:22-19:44
导演注重舞蹈动作的音乐剧《春之觉醒》,有什么特别的体验?
19:45-30:46
《春之觉醒》讲了关于“成长”的故事,而导演自己的现实生活,也在成长,也没那么容易。
30:47-34:42
喜欢音乐剧,是一种很重要的动力;原创,是“创作”核心生命力,支持团队不断去尝试。
34:43-39:39
英国人如何孵化音乐剧?
39:40-44:16
要有意识的学习国外的节目孵化流程。
以木偶戏为例,如何建立健康的创作孵化体系?
44:17-47:23
想做儿童剧,想呆在排练厅和剧场,想做更多剧。
三、与余宏老师的聊天
47:24-52:46
小友和汤包的出场实况及感受:关于猎奇的门槛,关于残酷的成长。
52:47-Ending
与音乐总监余宏老师:原生态的声音特别好。
“花了最久时间的那首歌,无论怎么演我都想哭。”
关于原生家庭和性教育:不要害羞,并且,要有性教育。
【本期音乐】
Mama Who Bore Me - Lee Michele(Spring Awakening 2006 Original Broadway)
The Song of Purple Summer - Lauren Pritched(Spring Awakening 2006 Original Broadway)
【本期票根】
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春之觉醒》
【本期主创】
唐小友,非专业展览演出十级爱好者
文字制作:乔井言
视觉形象:小伙伴
【听友群】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Si起来~
添加票友小助手(微信号:sticket-club)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
既是分享,也能避坑。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撕票俱乐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上收听。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