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3分钟
播放:
73
发布:
5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以下是三份材料的总结:


来源一:Andrew Ng(吴恩达)



  • 背景: 深度学习领域的知名专家,在Coursera和deeplearning.AI上开设的多门课程广受欢迎。他是LangChain的早期支持者,并参与了deeplearning.AI与LangChain的合作课程。

  • 核心观点:提倡使用“Agentic System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Autonomy”(具有不同程度自主性的Agent系统)这一概念,认为这能减少关于“是否是真正的Agent”的定义争论,更专注于构建不同自主程度的系统。

    看到许多商业机会在于将相对线性或有少量分支的传统工作流转化为Agentic工作流。然而,如何将流程分解为微任务并优化性能仍具挑战。

    构建Agent的关键技能包括识别业务流程、任务分解、建立有效的评估(Eval)框架以及具备项目推进的直觉。他强调应尽早建立Eval框架,即使是简单的,以辅助人工评估并定位问题。

    将AI工具(如LangGraph、RAG、记忆机制、Eval、Guardrails等)视为“乐高积木”,掌握这些工具及其组合方式是构建系统的核心能力。认为RAG等最佳实践会随着模型发展(如上下文窗口变长)而迅速演变。

    认为Eval(尽管常被谈论但未被充分实践)和语音技术(尤其是在大型企业应用中)是目前被低估的领域。Agentic语音栈比原生音频模型更可控。语音交互相比文本能降低用户摩擦,更容易获取信息。

    AI辅助编程显著提高了开发效率,他认为企业应克服阻止工程师使用这些工具的政策。他坚信每个人都应学习编程,以便更精准地指导计算机完成任务,这在非软件工程岗位也能带来生产力提升。不喜欢“Vibe Coding”一词,认为AI辅助编程是需要深度智力投入的工作。

    MCP(Multi-Agent Protocol)是一个令人兴奋且填补市场空白的协议,有助于标准化工具和数据源接口,减少集成工作量,但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存在服务器稳定性等问题。Agent间的通信则更为早期,成功案例多局限于同一团队构建的多Agent系统内部。

    他认为创业成功的最重要预测因素是速度,其次是技术知识(因其稀缺性和快速发展)。


来源二:Demis Hassabis 与 Sergey Brin



  • 背景: Demis Hassabis 是 Google DeepMind 的 CEO。Sergey Brin 是 Google 的联合创始人。对话由 Alex Kantrowitz 主持。

  • 核心观点:Demis Hassabis: 认为目前AI技术仍在快速进步,但要达到AGI可能还需要一两个关键的新突破。规模扩展(计算、数据)和算法创新都不可或缺,且需并行推进。构建AGI需要大量数据中心用于服务和推理。非常看重“思考范式”(Reasoning),如DeepMind在AlphaGo/Zero中展示的,它能带来远超模型的巨大性能提升。当前的AI系统虽通用,但在一致性上不足,AGI应具备极高的一致性。他将AGI定义为能展现人类大脑架构最高潜力(如爱因斯坦、莫扎特)的系统,而非普通人的智能水平。AI系统需要理解情感,是否模拟人类情感是设计选择。预测AGI的时间框架大约在 5到10年,更倾向于2030年后。Google通过具身Agent(摄像头、智能眼镜)理解物理世界,这对于通用助手和机器人至关重要。SynthID等技术有助于管理AI生成内容对训练数据质量的影响。

    Sergey Brin: 同意规模和算法进步都需要,但倾向于认为算法进步会更为显著。认为思考能力为AI带来了巨大优势。他认为当前是计算机科学家投身AI的“非常独特的历史时期”,AI革命在科学上和影响力上都远超之前的互联网和移动浪潮。他虽然不以竞争为唯一动力,但也表示Google“完全打算让Gemini成为首个AGI”。他在Google内部深入参与Gemini模型的技术细节工作。他从Google Glass的经验中吸取了教训,认为当前AI能力提升和外部合作改善了智能眼镜的前景。预测AI发展速度极快,难以预见10年后的世界。预测AGI在 2030年前 实现。

    两者都认为AI发展速度使得预测遥远未来非常困难。


来源三:红杉资本2025 AI峰会



  • 背景: 由红杉资本合伙人Pat Grady, Sonya Huang, Konstantine Buhler 发表观点(内容由视频制作者“大飞”转述总结)。

  • 核心观点:Pat Grady: 红杉认为AI市场潜力是云计算的至少十倍,正全面争夺软件和服务市场份额。AI的爆发是建立在以往技术浪潮基础上的叠加效应,速度极快。AI的快速普及得益于認知(Awareness)、渴望(Desire)和可得(Availability)的同步成熟,以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加速传播。价值的绝大部分将体现在 应用层。创业公司应“回归客户”,深耕垂直领域,解决需要人参与的复杂问题。评估AI公司应关注:收入(看实际采用率和留存,警惕氛围性收入)、利润(看长期健康毛利路径,不受短期成本波动限制)、数据飞轮(必须驱动具体业务指标)。强调当前市场存在巨大真空,创业者必须“全速前进”以抓住机会。

    Sonya Huang: 用户对AI应用的参与度在过去一年显著提升。语音技术和AI编程是过去一年的亮点突破领域。AI编程(如通过Claude 3.5)极大地提升了软件创造的可及性、速度和经济性。技术上,推理、合成数据、工具使用和Agent框架是推动能力提升的关键。再次强调价值最终将汇聚在应用层,但竞争激烈。预测2025年将出现大量 Agent-first公司垂直领域是巨大的创业机会,AI将进入“丰饶时代”,AI编程是这一时代的预演。

    Konstantine Buhler: Agent已从个体演化为协同工作的“Agent集群”,并将在未来几年成熟为全新的“Agent经济”。Agent经济中,Agent将能转移资源、交易、跟踪记录、理解信任和可靠性,拥有独立经济活动,并围绕人类展开。实现Agent经济需要克服重大技术挑战: Agent的持久身份(自身一致性及对用户的记忆)、无缝通信协议(Agent间的标准协议)、安全性。Agent经济将带来三大思维转变:拥抱随机性思维(与传统确定性计算不同)、培养管理思维(如何管理Agent协作)、获得更大杠杆但伴随更多不确定性。他认为公司正以更少的人员实现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张,人类杠杆水平将大幅提升。


希望这份总结对您有帮助!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