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和《博物志》主播婉莹串台,她是小黄鱼播客创始人,另外,这也是我们春节串台系列节目的最后一期。


这集播客里,我们一起聊了聊中短篇小说集《小花旦》,作者王占黑,她是2018年首届宝铂理想国文学奖获得者。


你会听到:

1、《小花旦》描绘的城市和人,以及王占黑的写作风格。

2、分享最打动我们的段落和感受。

3、我们要怎么认识、记录、融入和使用一座城市?


相关作品:

电影

《吉祥如意》

《孤味》


《绿皮火车》

《繁花》

《北京西郊故事集》

《大路》

李娟作品《冬牧场》《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纪录片

《天时:戊戌志》


片头曲:周杰伦-上海一九四三

片尾曲:福禄寿-玉珍(live)


主播:婉莹 & 大壹 / 超哥 / 星光

主播...
杨大壹
文化有限的超哥
星光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闲弦
4年前
3
请问结尾是哪首歌?
小鹅Elaine
4年前
3
这是从路人抓马过来听的第一期,非常喜欢干练又干货的内容,也非常高兴在听一本书的时候顺便种草更多的书和电影纪录片啥的,决定有时间慢慢补往期
斤斤
4年前
4
超级喜欢这期,清水落大雨这篇文章我太有共鸣了,我妈妈曾经也得过类似的病,但幸好是良性的。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必须要看一段缓一会儿再看下一段,不然眼泪拥着眼眶视线太模糊根本没有办法往下读TT
HEHE_DrZ1
4年前
4
哎呀呀!wanying串台文化有限了!前几天还在想你们啥时候有机会串一个呢!那我大胆的推测下,下次会不会串台BYM,他们也是很有趣的灵魂啊喂!
喃无
4年前
4
“这才是生活呀!” 提到了这些作品,太好啦!😁
一哥
4年前
5
那谁在吃车车呢?还是天竺鼠车车!
Narcissus野鬼
4年前
5
57:05这不得提一下我们专业必读的书嘛《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南城梦呓
4年前
6
听完《路人抓马》份节目,来《文化有限》细细品味一下《小花旦》这本书
七个梦
4年前
7
来了
波洛克起飞了
4年前
8
每次文化有限讲的书都特别有读的欲望。说到吴侬软语那部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南方人就算是在骂人听起来也特有韵律和腔调,像唱歌一样。而我们西北人大嗓门一扯,明明是在好好说话,听起来却像在骂人。多多少少也与某一期里大壹老师说的(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么丰富的词汇离不开南方的物产丰饶。至于我们扯嗓子的大嗓门,除了物产的贫瘠,也与曾经通讯基本靠吼有关吧。
Littleleelee
4年前
8
真的越来越爱文化有限,想跟着文化有限一起读书
灰色滴寒鸦是什么道理
4年前
9
45:04这个点听的快哭了,我觉得王占黑非常善于在回忆人与人在时间之中留下的痕迹时带出那种仿佛是点到为止的怅然若失的东西,然而只要我们放任自己的联想继续下去也许就会跌入情绪的深渊了……
橘子还在做功课
4年前
10
01:11:32听完刚好到公司,通勤路上的陪伴(*°ω°*)ノ"
Panda胡
4年前
11
其实现实里我们很多时候是被忙碌和那些积极与伟大的词儿、形象、事件充斥得太满了,很容易就忽略了身边的五彩斑斓。如果是喜欢扫街拍照的人,一定可以明白,无论在什么样的城市里,只要你肯去观察和发现,百步之内,必有惊喜。我个人的习惯,到任何一个城市,除了看那些能代表城市的景点以外,一定要随便地在街上走走,像流动的空气一样往这个城市的边边角角里钻。记得去苏州的时候,也会慕名去七里山塘,但总感觉和南锣鼓巷异曲同工,但是走到深处,过了一个黑暗的桥洞,就进入了另一面的苏州,有点儿像走进北京不知名的那些普通胡同,里面都是真正生活的人和味道。记得桥洞另一边和山塘街景区几乎是精装修和毛坯一样的区别,但是感觉好亲切,好有烟火气,菜市场就摆在那些住家的门口,什么都有的卖,吆喝、讨价还价,让你能看到这个城市更真实切面,你就感觉你来的地方不再是个工艺品,而是活的,有生命的世界的一个角落。记得菜市场里有一家旧书店,书散落得到处都是,屋里屋外没有明确的界线,看书的人形态各异,但是都很安静、专注,和热闹的菜市场形成了一种无法比拟的和谐。后悔当初没有拍下来,几年后再去,书店似乎不在了,好可惜。虽然苏州诚品书店气派舒适,但是我觉得,一个活着的城市里,应该留下那样的旧书店,以及菜市场。所以,到一个城市,我都喜欢去居民区逛,去菜市场溜达,真的比只到名胜古迹打打卡,更能感受当下的那个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人是怎样生活的,也许你就不会再觉得千篇一律了。不是有句话吗:每个与你擦肩而过的路人,都是别人朝思暮想的心上人。每个人都是活生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喜怒哀乐都要在日子里消解,而这样的消解,一定不在那些笔管条直的写字楼和PPT里,他们在生活里,也可以在你的眼睛里。比如北京吧,原来明光桥下有几个露天理发的师傅,好多年都在那,还曾经被拍过纪录片在9套播出。也许有人永远看不到他们,只知道明光桥下很堵车,但也会有人知道他们,并且需要他们。只是可惜,他们今天似乎也不再出现在那里了。如同北京当下让我感觉有些萧条的街面,很多店铺荒废了,或者干脆直接消失了。《孤味》真的很好,豆瓣我给了五星,我觉得那种细腻但又紧凑把握得特别好,每一个角色都恰当,不浪费,哪怕是客串,都是掷地有声的戏份,台湾人在这样的类型片上真的很有造诣。近两年类似这样的片子还有《花椒之味》,虽然很像是日本的《海街日记》,但拍得已经足够好了。类似这种看似是讲边缘人实际上却是展现构成城市主体人群的作品,我建议可以看看美剧《难以伺候》,属于短剧,出了几季了,我觉得拍得非常非常棒!以一个骑单车在纽约卖DAMA的人的视角,走进纽约形形色色人的生活空间,特别能体现纽约的那种多元文化,有激情也有颓废,但是都很生动鲜活。我曾经想,如果国内照搬这个题材,北京就是很好的故事背景,但是卖DAMA就算了,主人公换成外卖小哥倒是还有机会。最近在读贾行家的《潦草》,我觉得就很有这方面的味道。
我和你说当初
4年前
13
37:12“高架是城市的餐盘传送带,它把工作掏空的人送回去,又把饱满的人从家里送往写字楼。而李清水是食堂吃剩的餐盘,在缓慢的传送带上等待进厨房,接受清洗的改造,排队,是个漫长的过程。”
Erie
4年前
14
小花旦是去年最喜欢的书 孤味是今年为止最喜欢的华语电影
宁一更
4年前
18
大壹老师总是能戳中人心里很温暖的点。
一口吃成个壮壮
4年前
18
又是被打动的一期~昨天选题会上恰好聊到文娱消费的割裂,“边缘人”是拥有主流话语权的人对其他人群的霸权——大壹老师的温柔流淌出来了。超哥说到生活的真实,这次春节回家,感受还挺深的。每天在住所和公司间摆渡,谈论996、ch、博尔赫斯,不知不觉,离踏踏实实的日子越来越远。在社会新闻和手机里认识世界,忘了生活原本就在身边。
西洛
4年前
22
文化有限,串台无限
麦麦鱼干儿
4年前
40
17:14推荐关联播客,声音剧场:上海故事这一期,嘉宾是王占黑,有丰富的城市声音,以及占黑的创作心路历程~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