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我们聊聊《下沉年代》这本书。
时间上,它延续了《光荣与梦想》,聚焦在美国过去30-40年,描绘了美国人不断下沉的生活,他们的社会,还有解体的过程。
你会听到:
1、《下沉年代》讲了谁的故事?
2、从美国人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3、当我们再次遇到雷蒙德·卡佛,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相关作品:
电视剧
《女国务卿》
纪录片
《监守自盗》
《铁西区》
书
《巨流》
《下流社会》
片头曲:Brian Blade-All That Was Yesterday (Album Version)
片尾曲:Allison Crowe-Hallelujah
主播:超哥 / 星光 / 大壹
主播...
杨大壹
文化有限的超哥

星光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无语之河
4年前
8
感觉主播们还在象牙塔里,美剧和这本书里都不是真实的美国,美国不是社会主义,绑在一起前进从来都是美国资本主义的诉求,美国梦追求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个人成功。反而我们没有类似这样的书反照自身。
sarah宜
2年前
上海
8
走下坡路甚至不用几十年十几年,2022年11月在听有感

星光
4年前
9
欢迎大家多留言多参与学习小组讨论呀!
顺便也可以看看“文化有限”的周边:
文化有限 X 宜小酌 联名葡萄酒:TB搜索“宜小酌”,进店后再搜索“文化有限”即可找到。
文化有限 X 旁白 联名文化衫:TB搜索“旁白”,进店后再搜索“文化有限”即可找到。

雪泥neige
4年前
9
这本书的写法听起来和《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很像,用小人物的视角写历史;年代上,1978年到2018年,与《激荡四十年》平行,推荐一起看!
七个梦
4年前
9
我行

甜宝bao
4年前
10
01:02:49大壹的小善意和大车轮,好清醒。今天这期好棒,有聚三个脑袋一起做合力的感觉👍
阿白_RM56
4年前
11
不要觉得你身边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世界远比你周围看到的要更复杂,永远保持谦虚、开放的态度去待人接物,只有心态开放了更多的事物才能被你看见。

我和你说当初
4年前
12
49:44 “他在轻轨上看到了令坦帕崩塌的郊区问题的解决方案。修建轻轨和车站会创造就业机会,但更重要的是,轻轨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会下火车,然后步行,而步行会改变城市景观,城市不再是购物广场,停车站,加油站和路边指示牌儿,而会变成联排住房,咖啡馆,书店那种鼓励行人流连的地方,他们的出现会刺激其他店铺聚集,不久之后便有了密度,陌生人会在非创伤性的偶然相遇中交流思想。坦帕将吸引受过教育的年轻人,科技初创企业和公司总部,就像他那些拥有通勤铁路的同伴已经做到的一样,这将会使经济拥有比房地产更坚实的基础,重心将移回城市,远离乡村步道和马车角,而后者逐渐变得无关紧要。如果想解决致命的增长机器问题,答案就是铁路。”
有被这段话震撼到
文化有限的超哥
4年前
13
哎!不是才7:30?我都得只能排到这儿了?

CC_doublebond
4年前
15
44:34我们“批评”美国互联网公司不接地气,只会研究AI之类的技术无法让普通大众收益……但是国内的大厂门又在做什么呢?在盯着家门口买菜、社区团购,或者是各种娱乐圈的流量炒作……其实我们更悲哀吧……

LucineX
4年前
18
强烈推荐那个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新书 The Tyranny of Merit,里面也谈到了为什么Trump会当选,以及美国梦,和美国的那种Yes you can精神怎么反噬美国,给底层人民双重打击。底层的人不仅在经济上因为全球化而剥夺了赚钱机会,也因为“只要你肯努力就有机会”的美国梦精神,在道德层面被审判:穷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但实际是如果一个产业都消失了,他们到哪里去努力。。。

ElevenVerena
4年前
21
今天听完后的感想非常简单:我太喜欢听超哥输出观点了哈哈哈哈哈哈♥️
Panda胡
4年前
28
其实新闻很多时候就是在左右大众,或者我们的,或者是今天世界的新闻还是不是标准意义上的新闻也是要被质疑的。之前很喜欢一位叫邱志杰的艺术家的展览,其中他对新闻有过一个解读:
新闻闯入平静的心灵就像石头砸入水中。心灵因之狂喜或哀伤或愤怒或纠结,但是这种体验频繁之后会渐渐脱敏。心灵开始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和他有关,在他身边可能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关怀。新闻发现自己必须和这些关怀竞争,同时和别的新闻竞争。于是新闻学会了让自己变得惊悚并显得对每一个人都意义重大。为了把心灵从他个人的世界拉出,新闻创造了大众。从此,不关注新闻的人将自外于大众,而自外于大众是可耻的。没有一颗心灵敢于冒这样的风险。于是,新闻统治了世界。
我觉得我们今天的人是不是都可以跳出来,去想想新闻对我们在做什么,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到底要不要配合新闻什么?
“要雄赳赳,要气昂昂,要三观正,要正能量;文体不限,但真诚表达受限;意义升华整齐划一,公式化的咏叹深入脑髓。”
这是一段杂志上探讨当今语文教育的话,放在更大的语境下,是不是依然让人觉得刺眼呢?非要阳光普照,就势必会有东西躲到阴影里啊……
而你明他暗,难道不危险吗?
一个特朗普不能代表美国,他只是希望更多人相信他就是在代表美国,如果不幸相信他的人越来越多,那谎言也许就成真了。反之于我们,也一样。
世界是复杂的多元的,可是有的人不希望它多元,有的人不接受它多元,最后二者一拍即合,简单粗暴,非黑即白。而灰色地带,成了贬义,成了危险,成了不法之徒。
无论什么角度的激进,都会换来深深的回弹,能量是守恒的。《进击的巨人》里,墙里墙外一心想要杀光敌人的孩子们,换来的是更多亲人被涂炭。李宁一双冷胶技术的工业化日常鞋帽产品已经被哄抬到一个山区孩子穿一辈子鞋可能都用不完的钱,这种抵制到底是理智呢,还是荒唐呢?毕竟几乎是同一拨人把耐克那些冷胶技术工业化日常鞋帽产品同样哄抬到一辆汽车甚至一套房的价格,那样的激进,不也没换来耐克的尊重吗?
今天的问题,依旧是读书太少,又想得太多。大的问题,需要大的智慧,而不是闹小情绪,使小性子。

童欣
4年前
30
看到有网友《下沉年代》和电视剧《觉醒年代》同时服用
杨大壹
4年前
35
1:10:41 自行给片尾曲点赞

陈酱Yoga
4年前
48
1:02:16 记笔记2:大局上偶尔悲观,小事上永远保持善意。

童欣
4年前
77
“选我做总统 肯德基麦当劳配送费取消”
杨大壹
4年前
85
下期我们会一起聊聊《光明共和国》,是本八万字的小说,比较易读,祝大家阅读愉快☕️

少说多听
4年前
117
原来总觉得关心时代就是要影响时代,做出开天辟地影响人类历史的事情。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才越来越觉得了解时代是让自己难得而有短暂的一生,能够在不断变换的时代中自洽,当然如果能小小地辐射带动到周围人,那更好不过了。

陈酱Yoga
4年前
178
59:46 记个笔记:
1.一定要居安思危;
2.要有清醒的认知:生活在今天,什么是你自己奋斗出来的,什么是因为时代的因缘际会让你获利的;
3.有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一点要记住,不管你现在身处什么样的地位,永远不要过度消费你能承受的东西;
4.一定要对自己保持清醒和冷静,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煽动;
5.要保持警醒,对一切二元对立、或是碎片化的信息,一定要保持理性克制
(虽然好像不是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