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嘉宾:陈宇慧(田螺姑娘),美食作家,《厨此以外》《饭不着》主播。
本集节目录制于2024年3月27日,祝愿每个听节目的朋友都有好胃口。
- 公众号、视频、书、播客几个媒介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 为什么美食类播客比较少?
- 如何看待自己和听众的关系?
- 美食内容面临的时代问题是什么?
- “很多人开始做饭,有三大契机。”
- “做饭这件事起码不是一个朝阳产业。”
- 什么是厨房社会学?
- 怎样面对数据焦虑?
- 让人伤心的评论是什么样的?
- 对厨艺精进的追求是怎样的?
- 这个时代创作者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什么?
- “成就上大言不惭地说,我想接近 Julia child。”
- “出书,现在非常想出。”
音乐:Modern Attempt - TrackTribe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YOKO的非遗作坊
1年前
浙江
39
1:23:56 田螺老师的内容和粉丝都是可以在不同平台上迁移的,这是一种很长期的财富。而且很多反馈可能没有那么及时,但会在别人心里扎根很深。举个例子,我看了你的一道西葫芦裹蛋黄的菜谱,虽然因为时间精力没有马上做但在心里念念不忘。而且我发现小红书也有这个菜谱,仔细思索了下你的菜谱和网上搜的带给我不同的感觉是,菜谱只是菜谱。你的文章让我意识到像西葫芦,丝瓜这样本身食材寡淡的材料需要用特别咸鲜的配菜去酿出不同的风味。以此类推丝瓜炒蛤蜊,以及新鲜蔬菜诸如蕨菜,笋等搭配雪里蕻这样的食材。可以说打通了某种对食材理解的关隘,一种相通性。这是普通一个菜谱没办法给到我的感觉。而且一旦学会再也不会忘记。所以这种扎根是很深远很长久的
ZYZ__
1年前
四川
29
田螺老师:我觉得霹雳很不错,哈哈哈哈,大老师快邀请霹雳聊一期,期待

饭喂喂
1年前
云南
14
喜欢把时间耗在厨房里研究食材和厨艺(这点谢谢田螺),但和周围时常分享自己对厨房的快乐的时候,对方时常get不到:这些时间做点其他什么不好吗。
嗯,实用主义的老中人。

大鲍勃
1年前
浙江
13
之前听文化有限才了解到田螺,后来田螺每期播客都听了,可能听得比文化有限还全。很喜欢田螺播客的内容,关于食物的,关于餐厅的,关于餐饮人的故事,喜欢细枝末节的美食故事。也再次感谢大一老师。
曾逑逑
1年前
广东
12
有一个感触,就是当下环境和文化对人生活一个很微观的影响就是,把对效率的追求也投射到了对食物的选择、烹饪方式以及味道上,比如选择能快速做成的、选择烹饪方式简单快捷的、选择口味刺激且层次单一的。
都多少归结于缺乏足够的闲暇(不仅仅指代时间上的,也有精神层面上的),所以食物带来的快感很多时候停留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层次上,而很少达到精神上的触动和满足!因为对于精神上的触动和满足,需要更多的好奇心、更多的开放性以及更多的专注力和觉察力,但是以上的种种要求,和当下的快节奏、结果导向、功用性导向的主流相背离,使得效率这两个字和食物捆绑的越来越紧!

壹颗甜菜
1年前
江苏
9
明白年初在微博的时候说田螺老师让我的厨艺突飞猛进,田螺激动地问是播客还是公众号的时候是为什么了哈哈。对我来说菜谱是一种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指南,播客和“也谈食”之类的文章提供了对于食材、烹饪方法更广阔的拓展。菜谱让我学会很多菜,播客让我尝试更多的食物~

斯里普摩尔
1年前
北京
8
感谢大老师邀请田螺。作为田老师老粉,很开心能听到田螺讲更多的创作相关经历和心态。以后看田螺文章or听播客,应该可以感受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ps:这类创作谈播客形式非常好,我能感受到创作者在内容生产端的真实想法,以及更多人性方面的温度,而不是仅仅消费Ta们创作的内容,把人当作一种产品去消费。给大老师加油👏

在游泳池里捞蚊子
1年前
广东
7
能干的田螺,能说会道的田螺,提高我伙食质量的田螺,谢谢田螺!

退役熬夜第一名
1年前
湖北
7
全平台follower表示陈老师对食物的热爱本身就给足了情绪价值 虽然自己懒得动手但就是很爱看😂
如果陈老师真有一天因为身体原因“退休”了 也希望能继续看到逛吃逛吃的简单分享😭

欢喜不愁
1年前
天津
6
太喜欢田螺姑娘了,跟着公众号的菜谱很好上手。

李小花哈哈哈
1年前
北京
6
19:38 太好了,准备买了
BrightLin
1年前
河南
6
44:35 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创作者不当人,当工具。

Shiny77
1年前
北京
5
第一次听田螺姑娘是跟周奇墨做的一期节目,前几天听道长的八分最后一期,还有跟大壹在“多多指教”的对谈又知道“文化有限”的主播以前是八分的编辑,很有趣的串联。😊😀
seasonsinthesun
1年前
四川
4
49:09 是说随机波动张春老师那一期吗?
嘉酱软绵绵
1年前
江苏
4
16年从公众号开始关注田螺,最初的印象是即使厨房很小也不放弃对烹饪和美食的追求。我从小爱看美食节目,长大以后也爱下厨,爱寻觅美食。田螺就像“认识的做饭超棒的朋友”,大师虽好但总有些距离感,跟田螺复刻菜永远不用担心没讲清楚,手拿把掐地教细节。向朋友们介绍田螺总要说:有些博主教你从不会到会,但田螺追求的是90-100分的精准和差异。有些人可能觉得没必要,但我觉得那才是最重要的小事。看到田螺不断在不同平台上突破自己,同步感到非常幸福!
hardwater
1年前
广东
4
有挖到宝的感觉,!
小宇宙下载了好久不知道听啥,被道长牵引过来,从大壹这边一路link,看到了那么多有趣的事和了不起的人,世界明显被扩大了,谢谢。

大鲍勃
1年前
浙江
4
“爱吃的人,永远是最好的的人。”刚在看陈晓卿老师的书,看到老罗写的序,引用了茱莉亚·蔡尔德的话,又听到田螺老师在节目最后讲了自己的目标就是茱莉亚·蔡尔德。一天之内听到两次这个名字,缘分。
秋色_HPLw
1年前
北京
3
非常喜欢这期,真诚和理想都是这个年代稀有的品质,令田螺闪闪发光。

李乌鸦
1年前
北京
3
好听,田螺老师做内容的严谨和热情从来让人敬佩。
HD696453k
1年前
上海
3
听众在听播客的时候,会替代性地替主播或嘉宾感到冒犯,这个,我作为一个听众,也有这样的时刻。我想,是不是因为,人在听播客时,尤其是对谈或多人聊天,我们总难免要找一个角色来代入(可能是选其中一个人,可能是某个人身上的某个点),一旦代入,就相当于用自己的情境,覆盖了主播和嘉宾的情境,所以就会有这样的替代性地被冒犯。却忽略了一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多种形态的,不是只有“我”这一种形态才是正当合适妥帖。人总是下意识地自我中心。这需要很多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