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近几年,从“重庆姐弟坠亡案”到“唐山烧烤摊打人事件”,多起恶性事件的发生激起了人们对于犯罪的关注,也让人们对安全产生了一种焦虑,从依赖亲密关系变成了恐惧,戒备和拒绝陌生人,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亲密关系成了一种纠缠,可以很好,也可能不经意间失控”。
公众号「没药花园」主理人何袜皮关注空间安全、都市犯罪等议题,她提到亲密关系中存在一种“寄居蟹人格”,这是表面上你需要我,实际上我需要你的人际状态。她曾研究的中国“保安群体”,却是另外一类典型的熟悉的陌生人。
为什么让熟悉的陌生人为我们提供安全,但是我们却将这类陌生人排在边界之外,以此获得安全感?我们到底又在恐惧、戒备什么?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身边的人视而不见,却向远在天边的人倾诉自己的内心?
项飙老师在本期节目里提到了一个“盲盒式生活”的概念,“过盲盒式的生活,意味着人完全放弃了对生活主动地理解,用一种随机的想象取代了一种比较理性的、基于时间感的、基于经验的预期”。
如果生活真的成了开盲盒,那我们被重塑的世界又该如何开始?
【本期嘉宾】
主播 | 项飙,人类学家,马克思·普朗克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主播 | 段志鹏,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博士生,马克思·普朗克人类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嘉宾 | 何袜皮:公众号「没药花园」主理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人类学博士
【时间轴】
04:36 什么样的案例容易激起公众的关注?
09:31 安全是现代社会一直存在的一种焦虑
13:51 为什么我们戒备陌生人,恐惧亲密关系?
20:01 “群租现象”:为了维持陌生而消耗精力
24:26 中国社会里,亲密关系不是人和人的关系
30:36 何袜皮:什么是“寄居蟹”人格?
33:56 “保安群体”:典型的“熟悉的陌生人”
37:23 “危险是一种污染”
57:49 科技让我们对人际交往的满足,不拘泥于距离
01:05:17 何袜皮“保安调查”的幕后故事
01:13:48 为什么说“恐惧成为了一种会员制”?
01:19:22 “盲盒式生活”,好还是不好?
【问题征集】
“你好,陌生人”节目同时发起征集活动,欢迎各位提出自己对于“附近”和“陌生人”的问题和困惑。故事和问题将有机会出现在推送和节目中,被项飙和各位嘉宾分享和解答。
【参与方式】
1. 在本期节目评论区留言,进行文字分享;
2. 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请注明“你好陌生人故事征集”,音频和视频可以网盘或链接形式附在邮件中,请保证链接有效性;
3. 在小红书和微博发布内容笔记,带话题 #看见身边的陌生人 # #项飙你好陌生人# 参与征集活动,更多参与方法请关注各平台 @三联生活周刊 官方账号进行查看。
公众号「没药花园」主理人何袜皮关注空间安全、都市犯罪等议题,她提到亲密关系中存在一种“寄居蟹人格”,这是表面上你需要我,实际上我需要你的人际状态。她曾研究的中国“保安群体”,却是另外一类典型的熟悉的陌生人。
为什么让熟悉的陌生人为我们提供安全,但是我们却将这类陌生人排在边界之外,以此获得安全感?我们到底又在恐惧、戒备什么?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身边的人视而不见,却向远在天边的人倾诉自己的内心?
项飙老师在本期节目里提到了一个“盲盒式生活”的概念,“过盲盒式的生活,意味着人完全放弃了对生活主动地理解,用一种随机的想象取代了一种比较理性的、基于时间感的、基于经验的预期”。
如果生活真的成了开盲盒,那我们被重塑的世界又该如何开始?
【本期嘉宾】
主播 | 项飙,人类学家,马克思·普朗克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主播 | 段志鹏,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博士生,马克思·普朗克人类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嘉宾 | 何袜皮:公众号「没药花园」主理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人类学博士
【时间轴】
04:36 什么样的案例容易激起公众的关注?
09:31 安全是现代社会一直存在的一种焦虑
13:51 为什么我们戒备陌生人,恐惧亲密关系?
20:01 “群租现象”:为了维持陌生而消耗精力
24:26 中国社会里,亲密关系不是人和人的关系
30:36 何袜皮:什么是“寄居蟹”人格?
33:56 “保安群体”:典型的“熟悉的陌生人”
37:23 “危险是一种污染”
57:49 科技让我们对人际交往的满足,不拘泥于距离
01:05:17 何袜皮“保安调查”的幕后故事
01:13:48 为什么说“恐惧成为了一种会员制”?
01:19:22 “盲盒式生活”,好还是不好?
【问题征集】
“你好,陌生人”节目同时发起征集活动,欢迎各位提出自己对于“附近”和“陌生人”的问题和困惑。故事和问题将有机会出现在推送和节目中,被项飙和各位嘉宾分享和解答。
【参与方式】
1. 在本期节目评论区留言,进行文字分享;
2. 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请注明“你好陌生人故事征集”,音频和视频可以网盘或链接形式附在邮件中,请保证链接有效性;
3. 在小红书和微博发布内容笔记,带话题 #看见身边的陌生人 # #项飙你好陌生人# 参与征集活动,更多参与方法请关注各平台 @三联生活周刊 官方账号进行查看。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会飞的枫叶
2年前
江苏
98
24:47 项飙老师这个观察太绝了,一个人自我的陌生和熟悉,把自己陌生化(隐藏自己一部分),为了熟悉(建立和维系亲密关系)

芳芳郁金香
2年前
上海
77
三位嘉宾始终无法同频(或者说,在对话里找到彼此舒适的位置),因此无法彼此推动,引向深入。确实有些可惜。
人类学为什么有趣,是因为它基于活泼泼的田野经历和生活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反思”与“洞见”,是基于“真实”。对话也要基于“真诚”,真诚才会有感情的流动在里面。

Pyotrilyich
2年前
北京
64
从五十分钟开始就听不下去了,话题的展开真的深入不下去,这期播客前期的组织应该也比较潦草,而且嘉宾之间根本就不存在沟通,只是一直在陈述观点,表达不是流动的很难听下去。
高原长颈鹿
2年前
江苏
60
维持陌生真的很累。比如同班没说过话的同学,其实相互打招呼就是很简单很愉快的事情,但是经常会遇到的就是你打招呼了之后别人一脸尴尬的看着你,之后再遇到就会开始纠结要不要打招呼,怎么避免打招呼。

汗流浃背了家人们
2年前
上海
51
16:12 确实,平常听播客讲案件也会对国内、日韩、东南亚、欧美国家的兴趣程度递减。/ “根据调查发生了一件凶杀案受害者关注度最小的是黑人底层女性(如果是性工作者更加,公众不愿意关心案件后续),关注度最高的是中产白人小女孩,甚至有可能成为全国全世界关注的案件。” 太残酷了……
Alchain花生
2年前
英国
46
这个节目实在是有点糟,话和话之间,嘉宾和嘉宾之间的语言太割裂了。我们和「附近」的「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明明是非常好的选题,尤其是项飙老师提到的我们要和合租室友保持陌生实际是非常苦难的,是一种需要刻意维持的劳动实在是相当好的切入的洞察视角,但是除了项飙老师的输出这场对话真的是没什么有价值的探讨,甚至这种被迫被主持人被嘉宾牵引的讨论影响了项飙老师的观察和观点的输出。这选的主持人和嘉宾都太糟了…别这么浪费项飙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好么?
婴仔啊
2年前
云南
38
同样是人类学出身,我只是硕士毕业,论学历与学术自然比不上女嘉宾,但是我觉得人类学对我最重要的改变是把不同族群、不同职业、不同角色的人当“人”,去探究他们的生活与文化,去走进他们的生命历程。而讨论中屡屡出现的将保安保姆去归类,去下定义,说他们是危险的、底层的外地人,正是令我不适以及疑惑的部分。调查需要我也与保安做过访谈,他是一个退伍老兵,儿女双全且衣食无忧,但他在退休后依然守着我们小区的原因是充实生活与寄托感情。
BrightLin
2年前
河南
33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311f1ef094d9b35b4ec0b83
HD879149o
2年前
湖北
22
56:51 我觉得把服务表述成使唤就是有问题的,学者都这样传播的话普通人更理所应当,社会上大多数行业都属于服务行业,服务是需要被细分进入到每一个职业意识中的,被使唤不是尊严问题,是人与人之间尊重问题。

Queenfisher
2年前
广东
20
03:49 天呐 我好喜欢没药花园!这么幸运听到作者来上节目

嘟嘟噜噜啦啦
2年前
四川
20
53:19 青少年的焦虑来自从小被教育“自我提防”,起点就是“自我否定”。说得太好了

狗狗子c
2年前
浙江
20
1:14:24 作为学统计的人,对一些因果推断我总觉得太武断了,数据是很有欺骗性的,尤其在各种约束条件下,我们总觉得约束条件是引起问题的原因,但很多时候不是。

卷尾儿
2年前
上海
17
女嘉宾的观点很无语,一个在上海有房子的保安就比外来农民工保安更不用戒备吗?不知道她想表达什么,只感觉到不尊重和小市民气息,没有任何价值。和项飚老师的观点没有任何共振

美貌的青空
2年前
河北
14
边缘 污点 陌生化 切割 寄居蟹 等级 保安 1.与一墙之隔的群租室友陌生化,和千里之外的网友互诉衷肠。2.人们亲密关系,以闭塞形态呈现,与外界他人切割,好的关系应是开放心态共同拥抱生活。3.保安的工作门槛较低,来自于不同背景的人们,有在逃犯罪者,有大学生,有各种边缘人。4.在以财产划分等级的不同小区,人们表现为对自己财产的拥护,而恐惧外来者,小区中的保安的边缘既是空间也是身份,与小区中的群租客一道成为小区的污点。5.护士极具性别身份的职业,与男医生形成一种职业性别的对照 和权力关系的不对等。

Elegantmafia
2年前
上海
14
女嘉宾的表达 真的令听众不适且替她着急 好歹是读了博士的,词汇量如此匮乏吗? 东西东西东西… 什么东西?
HD635509p
2年前
山东
13
35:07 这里老师分析的好像忘记了职业和职业所赋予的责任以及如果出事故后的追责的问题,老师考虑的有点过于形而上了,真正的观察有点少。(别喷各位,谢谢🙏)
阿喵_e3J6
2年前
浙江
13
听完后是很喜欢这个谈话的。却看到评论很多对女嘉宾袜皮发言不满。那些很多人看来带有歧视性的话,其实是在大量的调查中所反映出的相对阶层(比如业主、雇主)的普遍想法。还是要结合语境去听吧

Nikcy
2年前
北京
12
39:29 “他脱掉制服依然是那个外地的让人害怕的阶层???噗
HD477939u
2年前
美国
12
有些失望,话题的展开和嘉宾之间的反应都低于预期

米兰头
2年前
广东
11
22:22 陌生也是需要努力的,醍醐灌顶,我好像一直都在付出这样无谓的努力。在和大学室友相处的时候,我们明明共处一室,但是几乎没有任何交流,更可笑的是我为了避免交流,当室友在厕所门口晾衣服的时候,我会忍着不去上厕所,因为经过的时候可能会和对方有所交流。我真的不是讨厌他们,我曾经也渴望与他们交流,我也羡慕其他寝室亲密的关系,我不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也很恐惧我在这样地关系中会越来越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