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我因为出差去高原,高反严重,导致在高原的几天根本没办法剪节目,所以耽搁了一次更新,在这里,先给大家道个歉。我后面会加快更新节奏也谢谢大家的宽容天这期节目嘉宾是一位学者,当我见到他的时候发现他的个性和他的文字一样,鲜明而强烈。可能是因为他常年走在一条自古以来声名赫赫,说是喧嚣又是寂寞的路上,这条路,叫丝绸之路。

本期时光探宝人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侯杨方

主播:宝藏姐姐

-时间轴-

04:41  凭什么说,这才是丝绸之路?

07:00 什么是历史地理?

10:40 按照现有研究成果,有没有可能一比一的复原玄奘之路?

丝绸之路轨迹的路线和地标:http://silkroad.fudan.edu.cn/

12:37 什么是“精准复原”

16:30 为什么在这两个时期中国人对外探索的欲望这么强

21:00 自信才包容

22:22 张骞是历史上记录的走丝绸之路的第一人,在这之前,有人走过吗?

24:00 兵马俑的制造,是不是有外来工匠的可能?

26:54 如果这条路在秦时期是通的,为什么后来又断了?到汉才通?

29:07 为什么说这条路是“天马之路”“佛教东传之路”“健陀罗艺术东传之路” ,这条路带来了什么?

33:00 佛教到底啥时候传到中国的?可能比汉明帝时期更早。

34:30 佛教东传必然要翻越新都库什山山脉,越过阿姆河到中亚地区吗?

38:00 经典丝绸之路的三个标志

39:45 汉唐玉门关的位置

40:00 小方盘城遗址不是玉门关

44:20 唐玉门关和汉玉门关不是一个地方,玄奘曾在此偷渡

49:00 铁门的遗址

空中看铁门

52:42 丝绸之路不是大家概念里的沙漠,而是沿着绿洲水草而走。

56:00 法显真的是一个人走的这条路吗?

58:00  活捉一个塔克西拉的假文物贩子

60:00 除了葱岭,没有必经之路

61:00 推翻了《道士塔》的观点,聊一个真实的斯坦因和王道士的故事

63:00 历史给我们的是结论,长大以后我对历史的兴趣就是来源于这个结论从何而来,然后我们会发现这个结论可能有很多种可能,而那可能又从何而来呢?我甚至今天觉得历史学家们的脑洞有的时候可能是推开了一扇,未曾想过的门。有的人忙着找证据、吵架坐而论道,但有的人早就走在出发的路上,你是哪一种呢?谢谢侯教授。

-互动方式-

即刻 :小藏 门道儿

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

粉丝群:+微信 mmcg1011

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多年不用微博了,为了《门道》欢迎来聊)

—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

总策划:孙锴

监制:刘佳

制作人:李汨汨

学术总顾问:沈旸

音频制作:陆正国

视觉设计:王云霓

主播...
门道儿
你的宝藏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花心大萝贝
1年前 吉林
2
21:38 二十分钟过去了一直在闲聊,正题丝路呢?
神通
1年前 上海
3
01:49 攒了好多一次性听个够
存在此在
1年前 江苏
4
1:千年前的气候和今天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地理也不是绝对的) 2:小时候村里的人许多都是徒步20里路进城(今天的不合理不代表以前的不合理) 3:历史是沉默的,我们各取所需
核桃_4djE
1年前 陕西
4
“有的人忙着找证据、吵架坐而论道,但有的人早就走在出发的路上,你是哪一种呢?谢谢侯教授。”——觉得最后的几句总结没等侯教授说完,就戛然而止剪辑结束了,有点突兀…
Deamland
1年前 河南
4
听到侯杨方老师讲的“精准复原”很有感触,本人也是通过小程序精准定位匹配了世界范围上千座古城(小程序:寰球古城数字博物馆),也集成了侯老师的丝绸之路,唐玄奘西域等线路。
冀托
1年前 浙江
5
嘉宾真能杠啊
RyanC
1年前 上海
5
34:07 说汉代不重视来世 但汉代为什么有流行厚葬呢
Robot1982
1年前 山东
5
先赞再听!不过最近更新频率有点低啊,我只能反复听之前的节目!
老螞蚱
1年前 湖北
5
很有个性的老师,也非常喜欢这样直接有力的观点,感谢主持人带来各种有趣的灵魂~
諸微塵
1年前 湖北
6
看过斯坦因的发现藏经洞一书,能感觉到王道士的虔诚与无奈,以及清政府的无能。要论罪过,蒋师爷才是应该背锅的那个人呀。
某科学的社长汪
1年前 上海
6
唉,侯老师讲得蛮精彩的。印度确实没啥犍陀罗,摸兔罗有点,后来都是伊斯兰风。波斯波利斯特别新。汉俑确实纯说审美原因有点勉强,但秦俑有点逆天,希腊人也不玩捏泥巴。用造像风格推纪年很成熟的,刚去过炳灵寺169听曹所讲。那个央视敦煌只能用作吐槽素材,垃中垃,但人家的目标也不是搞学术。丝绸之路嘛,又何必是前朝。
wowcqc
1年前 上海
7
我很喜欢侯老师的舍我其谁的气魄,他是有底气的,复旦这样有个性的老师应该多多益善,记得原来邓正来讲座也很牛的,他说如今的老师怎么教学生,他自己都没读几本书,他害羞啊😊。高手就要有高手的样子,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不是作学问这是评职称。真正的学问就是某个问题在你研究之前大家争论很多年,你作了之后至少这个问题就此结束。侯老师其实就是作真学问,某些问题他走过一遍给出结论,事实摆在那里,后人就无需在此问题上再作无意义的争论了。
黄小黄_FgWW
1年前 江苏
7
候老师真的好敢说,给了我看丝绸之路新的观点。我可太喜欢门道了,每月等待更新
碧落妮妮
1年前 云南
9
听完了,立马分享给朋友,天啊,这么多年我真的以为丝绸之路就是黄沙漫天驼铃声声的九死一生那种🥲
HD167829x
1年前 天津
10
没有听过瘾,敢说,又笃定
Tao_jy
1年前 北京
11
据说兵马俑的形象就是工匠们互相参照彼此形象塑造的,但是没有发现白种人形象。当然也可能工匠们已经是希腊人的徒弟了。
尘尘不到
1年前 上海
12
感觉嘉宾老师一直在否定别人,不过对于我这种只是想听一听的小白,体验感不是很好(仅我个人)
HD871158p
1年前 广东
20
侯老师的风格还是不太能接受,感觉少了一些学者的严谨
水水水水水_水
1年前 河南
22
21:33 這段,很😅 越自信、越包容;越不自信、越封閉😅😅😅 啊這… 這這這…
你的宝藏
1年前 江苏
28
《门道》原来有一个野心,就是争取做到周更,一周馆长,一周学者,就目前我还有好多约着的没来得及访。这一期也是在上半年多东奔西走里见缝插针访到的。学者访谈和馆长访谈有很大的不同。馆长们博学而沉稳,学者则自由很多。之前访董豫贛老师的时候,他的观点就是睿智而深刻的,后来访问刘克成老师,他的观点也是让访问的我非常激动,而今天这一位,他的观点非常鲜明和笃定,笃定到我都有点抖。 各种观点的流通碰撞也是有趣的。 这期开始,终于用上了大话筒,音质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了。以及更新频率我要继续努力。人生至此,总要有取舍。 以及,今天遇到大学老师,从言语中感觉,如果按照广告方向的行业标准,我似乎还真算不上优秀的毕业生[捂脸]不过,我觉得我这样,挺好的👌 《门道》今天上新! 以及,《门道》会继续努力!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