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一次我们访谈的对象是一位女性馆长,

在一个非常温婉的城市里,

在一座被称为一个大师的小女儿的博物馆里。

本期时光探宝人

苏州博物馆 馆长 谢晓婷

主播:宝藏姐姐

-时间轴-

02:12 一张榜单告诉你,苏博有多厉害

05:18 苏州需要一个怎样的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本馆

苏州博物馆西馆

09:00  苏州博物馆如果只有建筑,是不够的。

11:13 苏博的明星文创,“文征明手植紫藤种子”是怎么发生的?

苏州博物馆 紫藤园

文征明手植紫藤种子

苏博 秘色瓷莲花碗

秘色瓷莲花碗饼干

20:30 一个女性视角的展览:董小姐

各位“董小姐”的“闺房宝贝”

随着昏黄的灯光渐弱,悠扬的音乐缓缓响起,在柔美、恬静的温馨氛围中,诸位“董小姐”在粉紫色的布幔后准备着带上她们的“闺房宝贝”闪亮登场。

首先出场的是“南宋彭州董氏”。她带着绝对碾压众人的财富横空出世。

南宋彭州董氏

拥有“宋代金银第一窖”的女人

在一本名为《寻蜀记》的书中写道:“南宋端平年间的一天,成都府彭州城,夜深了,董宅的灯还亮着,董家上下面色凝重,听说蒙古人进城,不但家中的金银器难保,连性命都难以保全。董家人商量再三,决定将金银器挖坑埋葬,暂避风头,尔后踏上流亡之路。藏于地下的这些珍宝,没有等到主人,而是尘封了近八百年之久,直至1993年才重见天日。

这个在四川彭州被发现的窖藏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宋代金银器窖藏,共发现南宋金银器3500余件,被誉为“宋代金银第一窖”。

南宋 瓜形金盏 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南宋 梅瓶 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可辨认形状的343件金银器中,有大量“董”“董宅”的铭文,《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一书中还特别提到了被命名为“董小姐”的首饰——金簪和金钗。簪身、钗身弯曲的折痕,是它们曾被经常使用的痕迹,可见董家大小姐的闺阁生活有多奢华。

南宋 金簪 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北宋包拯夫人董氏

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作为“头顶一片青天,心中一个信念”的包拯的第二位妻子,董氏当时嫁与他成为续弦时,为官宦人家之女,而包拯在官场上还未大放异彩。董氏嫁于包家后,包拯才中了进士。董氏的祖先以军功任宁州刺史,秉公处事、德高望重、聪明正直,后升内殿崇班。她的父亲董浩,任鄂州武昌令。

与董氏有关的器物

在作为包拯夫人的时光里,还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情:包拯辞世后,有不满包拯生前所为的人上门提议为其撰写墓志,董氏因知其人品和文采不佳,会影响后世对包拯的评价,就对那个人说,此事她已委托他人,轻松巧妙地化解了此事,“拯救”了包拯的声誉。这说明董氏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而且眼光狠辣,对人对事有清晰的认知。

包拯夫人董氏墓志拓片

安徽博物院藏

一案几,一卷轴,一瓶花,简单的布置却意蕴深远,仿佛使观者得以重见她们当时的生活图景
董美人 书法中的“天下第一美人”

董美人以书法中的“天下第一美人”称号冠绝六宫,名、字不详,美人为其嫔位。她是隋文帝四子蜀王杨秀(隋炀帝杨广同父同母弟,母为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爱妾,病逝时年仅19岁。杨秀为哀悼她,写下了《董美人墓志》(全称为《美人董氏墓志铭》)。目前来说,这篇充满爱意的墓志铭也是后世了解董美人的唯一史料。

全文哀恸悲切,感人至深,寄托了对董美人无限哀思与怀念。结体端庄秀丽,严谨遒劲,为隋志小楷第一,备受书家推崇。董美人墓志原石在清嘉道年间在陕西关中出土,后不知所踪,原石拓本因此稀见难求。

清拓隋董美人墓志册(张伯英藏本)
故宫博物院藏

观众可以在现场看到上海博物馆吴湖帆藏本(上海淡墨本)、故宫博物院张伯英藏本(上海浓墨本)和朱翼盦藏本(关中浓墨本)等,并有南京博物院藏翻刻本可以和原石拓本作对比。

清拓隋董美人墓志册(吴湖帆藏本)

上海博物馆藏

清拓隋董美人墓志轴(朱翼盦藏本) 故宫博物院藏

展区现场

董小宛

“秦淮八艳”之一

要说诸位“董小姐”里名头最大的,就不得不提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的董小宛了。

董小宛(1623年-1651年),名白,字青莲,南直隶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

明 董小宛 小楷秋闺词自作七言诗十一首扇面 吉林省博物院藏

根据《板桥杂记》中记载,董小宛“天姿巧慧,容貌娟妍”,从七、八岁的时候,她便开始学习书翰,并且“针神曲圣,食谱茶经,莫不精晓”。1639年,董小宛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随后成为他的妾室。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明 冒辟疆《影梅庵忆语》 石印本

苏州博物馆藏

“布幔”“镜子”以及复刻“包拯妻子董氏”的桌椅等设计,是策展团队在《影梅庵忆语》这本古籍中汲取到的灵感。

此次董小宛还出动了她的社交人脉与亲朋好友,为她拉票。

清 高垲题柳如是像轴

常熟博物馆藏

董琬贞 爱情事业两手抓的“现充”

此次最低调的董琬贞(1776—1849)却是现实中的人生赢家。出身书香门第的她,祖父是“嘉禾八子”之一的董潮,曾任内阁中书,父亲董襄是太学生。在19岁那年,认识了比她小两岁的汤贻汾(1778—1853)后,她开始了神仙眷侣般的婚后生活。她经常和丈夫一起诗词唱和,收集研究金石美术,或许受到其丈夫的影响,她的绘画作品中会带点阳刚之气,还会涉及到山水画。

清汤贻汾小竹里馆图卷(局部) 苏州博物馆藏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山高水长》四联轴是一幅“刚柔并济”的山水画,构图新奇潇洒,笔墨层次丰富,从前景到后景连绵不断,一气呵成。在树石、院落等细节之处,又能看到一个女画家的细腻与柔情清 董琬贞 《山高水长》图轴上海博物馆藏作为苏州博物馆的女性主题系列的首展,本次展览从本馆的一个馆藏中得到灵感,开始搜集董姓女性历史人物,抛开了惯用的宏大叙事,通过一件件与各位“董小姐”颇有渊源的精选文物,使得观众得以“偷窥”她们的日常生活景象,了解她们那乘风破浪的精彩一生。更多关于“董小姐”的故事,就留待观众亲临现场,一探究竟吧。清 董琬贞 《牡丹图》上海博物馆藏她们不应仅仅以“董氏”的身份为人所熟知,虽受限于客观历史条件,但她们在诗书画等艺术领域仍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努力活出精彩的自己。她们,是你,也是我,亦有着鲜活、独特的一生,更应该作为独立的身份为人所尊重。27:00 贝聿铭先生的小女儿——对细节极致的关注 逛博物馆就像逛自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28:00 贝聿铭的小女儿——对细节的极致

宋画斋

宋画斋 

明书斋 源头原在   文震亨 《长物志》

35:00  为什么还要有一个西馆?

苏州博物馆西馆

国际合作馆 一年一展,正在展览的是“罗马——城市与帝国”

47:00 中国的博物馆是和观众一起成长的

49:00 加入实在约不到苏博的参观,怎么办?

最后,我想说:苏州是我最爱的城市有一个原因就是苏州有一个苏博,而我今天跟谢馆长聊了以后,我觉得我更爱苏博了,真的是更爱苏博了,因为苏博有一个谢馆长。

-互动方式-

即刻 :小藏 门道儿

抖音:宝藏姐姐 (因为开始忙《门道》,几乎没空更新视频,但这里依然有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

粉丝群:+微信 mmcg1011

微博:@门道里的宝小藏 (多年不用微博了,为了《门道》欢迎来聊)

—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

总策划:孙锴

监制:刘佳

制作人:李汨汨

学术总顾问:沈旸

音频制作:陆正国

视觉设计:王云霓

主播...
门道儿
你的宝藏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敲鱼汤
1年前 上海
3
今年暑假去了苏博 晚场还可以人不太多 但地下一层的厕所味四处弥漫 体验太糟糕了 可能还是人流量的负荷实在太大以及年久失修
蕾老虎
1年前 河南
4
之前在苏州工作过几年,那时候所有博物馆都还不像现今这么火爆,先后去过苏博本馆三次(一次路过,一次地陪,一次专程),专程那次还专程挑的工作日,结果,工作日还那么多观众的博物馆也是没谁了!其实体验是不太好的,没有说苏博不好的意思,懂的都懂吧,唉。。。
阿珂珂珂珂珂
1年前 上海
4
28:50 门道每一期都没有错过,从张慧国院长对年号的信手拈来,到龚良院长身上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温度和情怀,都让我感受很深。但是这一期让我真正发现了,年轻的细节的女性视角,能给博物馆事业带来的贡献。当从谢馆长娓娓道来博物馆的画像,并且解释她们以此作为策展、文创产品开发的基石的时候,先进的运营管理思路就令我折服了。在苏州这样一个文化城市,也有科学的运营思路,良好的场馆设施,和引领潮流的文创产品,真的与时俱进。博物馆事业传播文化也要依靠其来带经济效益,这一点很通透👍
諸微塵
1年前 湖北
4
上次去苏博是跟着谷老师专程去看越窑的秘色瓷莲花碗。千峰翠色的青瓷和如垂莲般的盏托,谷老师娓娓道来。很怀念那一次的经历和那一段无所忧虑的时光。
uuw231
1年前 海南
4
虽然去过苏博,但是很遗憾自己没有发现苏博这种种用心。听了节目非常有冲动再去一次,这次要慢慢看细细品,除了看展品本身,还要用心体会博物馆的建筑、展厅展位的设计和周边环境等所有元素和观展者的互动。 另外能听到女性博物馆长的视角非常难得,对我来说是头一次,感谢宝藏姐姐。
阿白和她的猫
1年前 浙江
4
之前去逛苏博,真的很大很惊艳
奥特曼_Xmvq
1年前 江苏
5
开学前一天去了苏博,人还是很多,看见了2颗紫藤,很震撼,一颗好像已经400岁左右了,但是人太多体验感就不好,我觉得像苏博这样的博物馆很适合用心慢慢看慢慢品味
碧落妮妮
1年前 湖北
5
这次听完来评。好有温度的馆长,让我想起孩子3岁多的时候,我带他玩,路过苏博他死活拉着不让我进去,现在已经是不管去哪个地方都会说“博物馆肯定要去啊”。可能因为这样,我会在博物馆看展的时候顺便提醒小朋友不要大声,不要趴在玻璃上,学着以后也要温和一点的用词。 去博物馆很少会关注馆本身,“贝聿铭的设计”之前对我来说更像一个标签,听完节目原来里面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想法,下次去苏博一定要好好看看。好了,我去预约买火车票了😂
小喽喽
1年前 江苏
5
建筑本身就是博物馆的一部分,生在吴侬软语的中心地带,就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实最让我惊艳的西馆的工艺馆,展出通透且明晰,被志愿者生动与热爱的介绍感染,折服“骨子里的文艺范”,所有好的文化都值得在读一遍,你以为的懂其实只是你以为,感谢博主让我从各个角度对博物馆懂得多一点,希望多多更新😯
mf2424
1年前 浙江
5
听了门道这期访谈,对苏博的了解又加深了一些,特别是设计师在建筑空间设计上的巧思和用心,处处体现了苏州的历史文化元素,下次去会更多留意。回想第一次去苏博是吴门四家展览,至今已十年,苏博仍是我常去也很爱去的博物馆。
梅落南山_dIja
1年前 广东
7
47:59 苏博感觉都变成上海研学游圣地了都🍋🍋
幻小狸Joyce
1年前 浙江
7
謝館長非常有意思,「要對現在的小孩有信心」。這句很讓我深思,潛移默化確實應該對自己、對他人,對周圍的環境有信心!
Betsy姚
1年前 北京
9
还没有机会去到苏博,之前了解到且印象比较深刻的就只有文征明手植藤,也听说过文创有紫藤种子。听了节目才了解到背后的设计理念和良苦用心,很期待之后有机会到苏州、到苏博,跟着苏博去旅行,就像节目中介绍到的一样,有些故事和设计,听过介绍之后才能更好的体验那个场景、那个布局。所以,之后去苏博之前,应该要再来听一次节目。
桃奈小安
1年前 福建
9
最爱逛博物馆 每去一个城市打卡都要去博物馆
娃娃雪糕
1年前 甘肃
10
网红很多时候也是一种领先与独特,而且苏博应该是网红了很久。喜欢谢馆长的娓娓道来同时又能感受到的坚定。苏州和苏博和女馆长很配!感谢互联网和每位博物馆工作人员,让我们先进去(先摘摘菜又怎么了)的理念才使得今夏到处预约不到票,大家都越来越爱刷馆了,好事!
四辛
1年前 江苏
10
我到苏州三个月了,公司就在苏博边上,去公司时都能路过。最近一直有事,还没去过。但一直想去,正好今天在小宇宙看到推荐,提前了解到许多,之后就能有的放矢地去看了
王姆恩
1年前 江苏
11
苏博的文创真不错,紫藤种子还要抢,根本没抢到😂小胖剑也可爱
Robot1982
1年前 山东
19
上次去苏州都没约上苏博,至今还没进去过。话说再过若干年,苏博本身就可以算作文物了吧。
蕃薯小水圆
1年前 广东
20
第一次去苏州博物馆是个下雨天,至今难以忘记初见时的震撼。后来每一次去苏州,都要找时间再去一次苏州博物馆,我喜欢在窗内看叶子慢慢飘落,看竹子随风摩挲。相比起天气晴好,我更喜欢雨天里的苏博,“文人”的氛围一下就起来了。在雨天的苏博看古代展,听雨打在窗景上的声音,体会师法自然,有种跟古代文人时空交汇的奇妙感受。第一次去苏博还遇上了颜文樑特展,很是惊喜——苏州博物馆体现的苏州文化,不仅仅是古代的,还延续到了现代。今天听馆长介绍,我很羡慕苏州的小朋友,有这样一座高水平的博物馆,有温度地陪伴他们成长。
华好甜
1年前 云南
30
太喜欢女性馆长有爱的视角了,特别友好,继续支持苏博!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