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5分钟
播放:
2,383
发布:
2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Insider】国际妇女节特辑 王妈妈手术成功顺利回归!这次的妇科病房和妇科手术经历不一般,带了很多田野调查的角度和全新的思考。关于生病、住院、全麻、手术,特别是生育的话题,我们也有了更加切合实际的探讨。


关于“生育自由”其实最近也有很多的讨论,但若非这次王妈妈住院的亲身经历,我们都不知道其实很多人并没有选择的权利,甚至因此深陷生活的漩涡,继而上升到对人生和自我的否定。当我们谈论“生育自由”和“女性主义“时,我们究竟应该关注和讨论一些什么?希望这期节目能够给你一些方向。


本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几点,

⭕️ 关于住院的感受

论医院和监狱的相似性:统一病服、规定作息、规定探视时间、查房、一定的权力关系、称呼床号而不是名字、病房的空间安排、出院的时候不说再见

但医院绝对不是监狱:禁收红包协议、当着护士面拒绝强买强卖护士还很配合哈哈、护工专业度提升、女性病房让人梦回女生宿舍、女性互助、病友互助


⭕️ 感受比较强烈的三个环节

导尿管:事关尊严→逐渐适应没尊严

上手术台:八卦是舒缓紧张的利器

麻醉苏醒:很科幻的感觉,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求生欲这么强

⭕️ 关于生育的新感受

不是所有人都有选择生育与否的自由(可以讲几个个人案例)

基本盘还是趋于保守,思考丁克并且长期实践的依旧是极少数


主播 / 珂珂  王妈妈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Shownotes / 王妈妈 珂珂

如何加入听友群?

微信公众号搜索「无时差研究所」,后台回复「入群」,扫描小助手二维码就可以啦!


“每一次准备播客的过程,都带我们走到了某一个小小议题的门口,而每个嘉宾都是一把钥匙,ta 领着我们看到了全新的、更大的世界,ta 让我对世界多了一些了解,即便每次都有一点点,它都成为了我们生命里的一个小小刻度,也希望它也能帮助到你~”


节目每周一定期更新。如果你喜欢我们,欢迎关注无时差研究所同名公众号或者爱发电https://afdian.net/@timetravel给我们送来你的心意哦!同时欢迎在全平台搜索并订阅无时差研究所。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荔柠
2年前 中国香港
4
55:13 医院病房真的是一个看尽世间温情和炎凉的地方
退休的恶霸
2年前 湖南
3
54:41 我只认同能够支撑我实践的理论,那些不能支撑实践的理论,我就抛弃它,所以很自洽。哈哈哈哈哈哈。反正女权主义是没有权威的,每个人有自己认定的理念。如果是学了一些理论,然后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会活得很累的。所以有些人明明都是性别专业的博士了,依然活得很别扭。
退休的恶霸
2年前 湖南
3
44:12 护工大姥。哈哈哈哈哈哈。
晨萱-语迟者说
2年前 北京
3
31:24 医生:“姓名?” “我叫不紧张…”
再叙今生
2年前 福建
3
第一,50,60年代的女人真是傻,医疗条件那么差,还生那么多 第二,喜欢小孩就生,不喜欢就别生,我80后男 感觉很多95后比我还封建,比如知乎有个高学历的人问,生女儿算绝后吗? 所以 现代社会,各种意外死亡的也绝后了 以及自己不生的,生不了的更绝后了 包括全国那么多生女儿的人, 所有这些人这辈子都。。。所谓对不起祖宗? 那又怎么了,意义呢? 不应该比谁更让人怀念么(或者其他的价值) 而是比如说我刘家有后代了? 刘姓多少人,大部分不都有后代吗?这有什么可满足的?
耿直豆
2年前 云南
3
觉得能反思自己是否双脚落地的文化人特别棒,关注了好多播客,但有一段时间甚至是现在,看到一些非常不接地气的标题连听的欲望都没有,不如听无聊斋谐聊和美食节目乐呵乐呵,其实并不是批判这些“文化人”,我也没有这水平和资格,就是觉得这些人是不是离真实的普通生活太远了,在自己的舒适区和同温层的人谈论高屋建瓴的东西,非常虚浮。
退休的恶霸
2年前 湖南
2
48:54 不生育不需要勇气啊,从来都觉得小孩子是个大麻烦,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就决定不生。决定不生育之后连婚姻都可有可无了,不结婚比较好,自由自在。感觉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婚不育的选择对女性而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退休的恶霸
2年前 湖南
2
49:51 我甚至觉得现在越来越多不孕不育的人,可能是大自然的“礼物”。毕竟人已经够多了,对自然造成的伤害够大了,所以大自然也反击一下人类,让人类生不出孩子。看看到2045年,精子是不是真的会消失。
退休的恶霸
2年前 湖南
2
51:24 看看身边基本上都是想结婚的和已经结婚的人就知道,持有不婚不育思想的人是极少数。父权制能够维系几千年,这种洗脑程度还是能够达到的。
再叙今生
2年前 福建
2
字数居然超了 还有什么gdp排第二引以为傲的,我宁愿人均gdp排到30来换总量第二,人均GDP就是被我这种低效劳动力给拉低了。否则至少1.5万美元了。那也没辙我们也难啊,社会本来就是金字塔的,基数太大了,只能尽量增加中产阶层人数。 请问,中国保住综合实力前二地位,需要死守14亿人员吗?许多年以后,如果中国总人口真的开始下降,那是多了不得的事呢。 如果美国(虽然有其资源与发展的先天优势)3亿多人就能长居第一,为什么我国得需要4倍于此呢,3.5倍还拼不过?起码的自信哪去了? 总之,过50年再来谈出生率和人口总量吧。
再叙今生
2年前 福建
2
最后补充防老 我叔和婶都得了癌症。然后?两个儿子,一个在日本很辛苦,另一个在外地也有自己家庭,我请问中国有多少这种情况?他们家还两个孩子了。我叔已经死了。得病都是花钱请外人。再者随着以后社会经济发展,只要有一些钱(几十万应该够)别怕没人照顾,不如自己人?那句话怎么说的,久病。。。 孤单是真的,但人老了其实都孤单,你让95后去和你一起住?多少男的会愿意?多少媳妇又愿和老人一起?
再叙今生
2年前 福建
2
应该把50后女的改成30后,我妈6个兄弟姐妹,我妈表哥家7个。。。还有大家和菲律宾搞好关系
再叙今生
2年前 福建
2
第三,重点说一下人口问题 永远别担心人会少太多,就中国这种人性传统,什么传代,什么防老,反正一大批人会多生,以及一大批人会至少生1个。以下展开说说 专家也不全是对的。 每年人口都在正增长,出生率才下降那么两三年,而且幅度也不大。就开始像低人口国那样慌起来了。 长期来说,人口多才是问题。 前些年也是专家说的,说按中国的整个条件和发展前景,人口保持在7~9亿是最佳状况。 哪怕有偏差再加一个亿。现在比十亿还多了整整4个亿。关键是人口还在增长,退一步说哪怕之后一百年都下降,都不会回归10亿。 本人80后没孩子,确实不结婚。还觉得算是顺便为人口减少做出非常非常微薄的贡献。没想到现在各种为出生率担心的,这世道怎么了。 近几十年主要的问题一直是以下几个: 生存空间 住房问题:为何那么多住宅区都是三四十层高,主因当然是房地产拉动经济,就设计来说难道不是需要空间,以高度换住处吗。欧美民居就少有30层以上。他们的政府及商用楼比我们落后很多,但平民住房恰恰是占了优势的。 就业压力:大学生失业的也不少,何况低端劳动力。以及每年那么多劳务出口国外打工的。不论工业还是农业,今后都是高度自动化现代化。工业及轻工业,物流业,已经有机器人替代一线员工。而农业,一个农民能养活百多人,各种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投产,维持产量的同时,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力,何况你增加农工也提升不了多少产量。 (在美国工厂里有人质疑曹德旺作为白手起家,赚尽了廉价劳动力红利的企业家,居然妄图在美国靠“劳动密集”产业获得盈利?是啊,所以片末,一条又一条自动化生产线的引入,才是一个工厂的未来方向。那么再次失业的工人们,他们能够获得的机会将越来越少,这不是道德审判能够解决的纷争,而是作为就业者的你和我,必须思考的现实危机。在很大一部分人口还未实现更高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之前,就全面实现“机器换人”的改造,带来的社会动荡,将是一代人的下沉。那些没有资本去使用高级机器的小工厂主,在苦苦坚持的同时,也撑起了很多个摇摇欲坠的家庭。) 交通出行:国外也堵车,我们不但堵车,高峰期甚至电动车道也拥挤。以前是自行车王国,现在是电动车王国,有些街道电动车和汽车互相堵。 环境污染与气候,这还用说吗。 以及国土虽大,有效未必,耕地也相对少。每年需要进口多少资源。不说石油天然气,单说所谓粮食生产大国,可耕地面积却小,因此必须有取舍,重点保障主粮供给。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进口的谷物达到了2000万吨,其中进口小麦309.9万吨、大米307.7万吨、玉米352.4万吨。 但是同期进口的大豆则达到了8000万吨,合计进口的粮食总量达到了1.08亿吨,再次蝉联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这个数字清楚表明,进口大豆占粮食总进口量的八成以上,不过我国三大主粮的进口量只有三百万吨左右,和庞大的国内需求相比,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专家一提就是趋于老龄化,大部分经济可以的国家不都趋于老龄化吗。 劳动人口?2035年以前,我国劳动力都会保持在8亿以上,相当于欧洲所有人口总和,所以在相当长时间内劳动力数量不会有问题,但是劳动力素质需要提高。 社保基金?美元储备那么多干什么,等着贬值吗。 一提就是人口红利,我们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资源过份开采,工业生产,环境破坏,空气污染,北方水资源衰竭,住房问题,耕地绿化。还不该有人口红利? 再者,随着科技等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如果还停留在吃人口红利水平上,中国能算真正富强了吗? 一提就是日本人口密度也大,还鼓励多生。那是连续多年负增长,每年减少几十万。中国还在增长啊。未雨绸缪也不是啥都适用。 另外的说法是为了防止类似日本老龄化社会,需要提高出生率。 那么第一,就别说总人口危机,搞得危言耸听。第二,老龄化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中国现阶段却是在为独生子女买单,而独生政策其实是没错的,是在为愚昧的人多力量大,一生好几个时代买单。说难听点等1950 -1970生育高峰的人离去,也就是2046以后,中国自带的老龄化问题大概率会得到解决,到时候才是真正类似欧洲那种-由极低出生率带来的老龄化。到时再鼓励生育,还得根据具体情况。 一提就是发达国家人口负增长? 人口基数完全不一样,多了实在太多。咱们一部分人不生,但有一大批人等着生,抢着生,多生。 (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懂?还是说为了保房价才鼓励多生?) 最简单的事实,中国比澳大利亚大不了多少,可用地也多不了多少。人口却是其50倍。澳大利亚亡国了?
退休的恶霸
2年前 湖南
1
52:09 根本不用劝,她如果自己做不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那说明她愿意承受苦难。支教没有好下场,女权只渡有缘人。
退休的恶霸
2年前 湖南
1
53:19 对,好好活着。
退休的恶霸
2年前 湖南
1
54:10 我觉得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自己的实践找到了理论背书。以前总觉得哪哪都不爽,知道了女权主义之后就觉得,啊,原来如此,怪不得。然后从内而外都开始顺畅了。
美孚根斯堡与白田珍宝金
2年前 美国
1
啊我最近也查出了疑似畸胎瘤,谢谢你们录这期博客!
Vivi已存在
2年前 上海
1
22:36 不用给的,没哪个医生会故意不好好做的
HD462397z
2年前 山东
0
33:14 刘亚仁现在差一种就“五毒俱全”了
1984
1年前 上海
0
22:33 上海很难送的,我朋友之前托人送了,结果医生把钱冲进他们的住院金里了,他们出院结账时候才发现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