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获取更多《去现场》内容。】

2021年的第一集《去现场》迎来了这档播客开播以来的第一位出自学界的嘉宾。这期我们来聊一聊传播学。几乎对所有学会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人来说,“传播学概论”都是一门必修课,很多人乐在其中,但确实有不少人会觉得“苦不堪言”。相比与新闻业务紧密相关的课目,传播学显得过于理论化,那么传播学到底在研究什么呢?传播学与新闻实务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我知道《去现场》有不少听众是在读研究生或者准备考研的学生,这次和黄磊聊天,我也尝试弄清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对新闻与传播充满热情的人该如何决定自己是否该进一步深造,TA与自己所爱的事业之间有多少种发生联系的可能。黄磊的个人经历是与学术研究紧密相关的,从读研开始到如今在大学任教,他的体会与思考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主持】杨一(微博@杨一1) 

【嘉宾】黄磊,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讲师(微博@Vince文森特

【延伸阅读】

Engagement, Formality, and Visibility:Managing Paradoxes of Using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for Work 

《听众联系处》单元正式启动。如果你有什么想和《去现场》以及我分享的事情,或者想问的问题,都欢迎你写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之后会在节目中不定期回复各位的邮件。

【logo设计】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片头设计】陆佳杰

【编辑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节目运营】得闻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去现场》,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芒果动听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杨一(ID: thisisyangyi)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主播...
JustPod
杨一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寻觅京华北斗
4年前
0
哈哈哈 自恋的人
汪得福同學
1年前 中国香港
0
拍照这个太真实了
火前刘明
4年前
1
17:31不只是大众传播
不二賢人
4年前
1
27:44微信聊工作太烦了,公司简直把微信当作工作聊天工具了
眉间小宇宙
4年前
2
Vincent卡!我好爱新传😭😭😭
HD742922z
4年前
2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期好有意思 听了这期以后对是否读博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谢谢主播们😆
Penny33
4年前
2
Vincent!!!
Seize
4年前
2
滴 Vincent卡!
甜椒不辣
4年前
3
1:16:47 准大三学子真诚发问 未来想做播客相关工作读什么专业会比较好呢😂 有被老师安利到 Media Management!
nowlistenwat
4年前
3
26:20甚至朋友,家人之间也期待你在一两分钟内回复他的消息,而往往那些消息又非常地琐碎、情绪化。 不巧的是我又是比较容易严肃的人,有朋友甚至动不动就要在微信上与我讨论大问题…或者仅仅是心情不爽了想找我跟着一起批判…我已经不胜其烦了,会选择设置一些朋友消息免打扰,或者更甚——每天晚上洗完澡之后自己的看书时间,手机静音,反向扣在桌上。 似乎这样的做法还是为我自己保留了一部分空间。 (sorry本条评论有点脱离这期节目了,有点牢骚,见谅)
nowlistenwat
4年前
3
26:20这样的研究很难不提及伦理方面吧?就像微信那个例子,我不是任何学术方面的人,但很长久以来的感觉——微信已经把员工和老板之间的关系弄得很具有张力了。而很多员工感觉到的压力,又很难直接要求老板不要在某些时候,或者尽量简短地交待…
李慢慢
4年前
4
太喜欢这期了,黄老师的讲述既有趣又有对现实很深的体察。作为一个打算从事学术道路且修读了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有几个很有意思的新感受:①学术研究者“雇员”的提法有一种身份的自洽感,探索世界规律的出世与生产知识的入世是不必对立的;②学术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张力,相较于实务工作学术研究天然就是需要拓展理论的边界,有些时候无需苛求实践意义;③某种意义上,学者和非学者的区别在于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更具信效度;④读博是一种投资,对自己的投资,也是应当跳脱出学生身份、作为独立研究者的“短培期”。
我不跑调
4年前
4
29:06 进入职场以后,开始使用两个微信。真的是当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我不跑调
4年前
4
21:02 (突然想到的)自我呈现的话,推荐《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戈夫曼的经典作品
whatismyname
4年前
4
滴!Vincent卡!🐛到了!
书呆熊39
4年前
6
最近更新的频率和忽左忽右一样的感人
MissMI
4年前
8
时长也跟大学上课一般
小播客主播旺仔
4年前
12
谢谢杨一给我推荐了一位老师,真是打开了新时代的大门!
抓水母的章鱼哥
4年前
16
黄磊老师的学生赶来点赞!传播学真的给我增加了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也学会了很多方法论。不过像节目里讲的那样,学术的发展有一个很严谨的系统,而传播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国内过于强调论文发表量的情况让这方面的研究容易被掣肘,我们上课学的大多数理论都是几十年前的了,面对移动互联网对传播天翻地覆的影响,教学一时半会儿还是反应过来。所以这个背景下黄磊老师的课尤其喜欢,因为研究的内容都很新,比如微信中的工作关系、粉丝社群、争议性网络空间、科技向善……几乎每节课的内容都能让人举一反三地联想到近期发生的新闻。而且结课作业还要求以播客的形式呈现,潮的很。
马丘比丘
4年前
16
32:46 朋友圈/社交媒体里的“表演性”带来自我身份的满足,形容得很扎心,连沉默都是一种姿态。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