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65分钟
播放:
1.4万
发布:
4年前
简介...
着眼于公平,比喊着平等要有用。
今日「两样」:
- 液体创可贴
- 《发热电台》播客
Show Notes:
- Bryan Lufkin 的文章《There’s a Problem With the Way We Define Inequality》
- 乔安娜·拉斯的书《如何抑制女性写作》(How to Suppress Women’s Writing)
- 夏洛特·勃朗特的书《简·爱》
- 罗伯特·骚塞(Robert Southey)的维基百科页面
- 包括杨笠在表演中说很多男性「很普通却很自信」的《脱口秀反跨年》
- Robb Hernandez 的文章《Mapping Another L.A.: The Chicano Art Movement》
- 賴天恆的文章《「自以為客觀」的壓迫:住山上的原住民、溫順的女人、中華民族》
- 《迟早更新》#43《「迟早过年」·〈莎士比亚〉》
- 孙冉的文章《易卜生去世百周年:被娜拉改变的中国知识分子》
- 蒋承勇的文章《〈简·爱〉在中国的百年传播》
- 弗兰克·利维斯(Frank Leavis)的书《The Great Tradition》
- S.J. Watson 的书《Before I Go to Sleep》
- 郑丰的书《巫王志》
- 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Le Guin)的小说《黑暗的左手》
- 宫崎吾朗导演的电影《地海传说》
- 张文良的文章《佛教的平等观与人间佛教》
- 王大牙的文章《「女性科幻作家」:一个身份抑或一个问题?》
- 陈楸帆的书《荒潮》
- 朱家安的文章《社會已經很平等了,為什麼還要讀女性主義?》
- 张珊珍的文章《婚姻法如何成为新中国第一部法律》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全文
- 奚应红的文章《中国女性工作率「碾压」世界?是个误会》
- 谢莲的文章《世界经济论坛最新报告:全面实现男女平等还需 99.5 年》
-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的报告《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Women in the labour market in China)
-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书《动物农场》(Animal Farm)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全文
- 朱凡和冯杉对王政的访谈《从美国妇女史到中国女权运动史,女权主义如何改变世界》
- 保罗·布鲁姆(Paul Bloom)的书《摆脱共情》(Against Empathy)
- 胡迪的《认知神经科学》学习笔记
- Gary Bauer 的文章《Obama and the Politics of Empathy》
- 托比·海恩斯(Toby Haynes)等导演的《黑镜》第四季(Black Mirror Season 4)
- 顾敏康的文章《网络性骚扰的法律问题初探》
- 凯西·杰伊(Cassie Jaye)导演的电影《红色药丸》(The Red Pill)
- L.D. Burnett 的文章《Hippie Chicks: A Different Feminism》
主播:任宁、枪枪
「迟早更新」是一档探讨科技、商业、设计和生活之间混沌关系的播客节目,也是风险基金 ONES Ventures 关于热情、趣味和好奇心的音频记录。我们希望通过这档播客,能让熟悉的事物变得新鲜,让新鲜的事物变得熟悉。
官网:https://podcast.weareones.com
微博:http://weibo.com/chizaogengxin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反馈,欢迎发电子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eeeeee
4年前
52
感谢主播提到的「共情泛滥」这个概念,这确实会模糊我们对于很多性别议题本来应该理性的观点,还有男权的去性别化可能有一定的消除性别对立的意义。
但我的担心是假如要求追求男权的去性别化,那么是不是也要追求女权的去性别化,是不是要把女权要放在平权的框架下,只谈平权而不谈女权?那这种去性别化是不是本身消解了女权议题的意义?或者说稀释了女性群体因为被压制所拥有的张力与能量?当然主播的观点还是很有益的提醒,但从现状思考,我会觉得,现阶段可能还没到反思并去性别化的阶段,我们仍然需要一个像「父权」,「男权」这样有性别属性的词的存在,来刺痛一部分男人,来让一部分女人觉醒。若有那么一天,男女真正意义上趋近了平等,我也相信「男权」和「父权」会自然而然的去性别化,就像「母系社会」成为一个人类历史某个时代的标志词。
最近几期节目听下来,其实能这么温和的讨论性别问题就已经很让人佩服,关于公平和平等的讨论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但也让我思考,听了那么多播客,为什么有男性参与的性别问题的对话,让人舒适听下去的那么少呢。对于这个问题,分享一个我的思考是:因为生理或者成长在一个完全不同语境下,男性永远不可能是女权主义者,而当一个男性认为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他会很容易一种高高在上的同情和「我都已经在努力接近/共情你们了」的自矜,而这种同情自矜本身就在阻碍着平等的对话。作为一个男生,我现在也常常提醒自己,当我参与到一个性别议题的讨论的时候,先承认自己不是女权主义者,承认共情的边界,少说话,让她们多说话,也许可以让这样有益舒适的讨论多一点。
感谢主播这个系列的播客,非常精彩~

脚滑的SLY
4年前
12
56:44 我同样觉得女性这么说是性骚扰,不过感觉简单的性别互换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方式。举一个相似但委婉些的例子:男性网友对女性说"爸爸爱你" vs 女性网友对男性说"妈妈爱你",我确实会觉得前者是性骚扰,而后者有待商榷。一个我比较认同的解释是,在目前的社会语境下,男性自称"爸爸"时带有的侵略性和性暗示的意味,远远大于女性自称"妈妈"时带有的含义,所以这不是性别互换了就可以相类比的。这样的观点和想法,应该不是共情泛滥吧🤔

江猪子
4年前
11
01:33 超级推荐发热电台,学到了好多医学知识!!
HD123353z
4年前
10
男主播太狡猾了,直接预设了别人的立场是追求“一样”。
越往后听越觉得男主播不是在谈现实的(多样的)女权主义者,而是在聊自己想象中的女权主义者。

不二爱心理
4年前
7
42:31 想到李录的总结:人在感性上追求结果平等,在理性上追求机会平等
StephenJ
4年前
5
我的感觉里情感共情和认知上的共情不是二元的,这也算是提供一种视角,对于一种现象的理解是基于共情的基础之上的,也有的时候你就是先理解才能有情绪上的共鸣。
但不能再认同需要机制的保障而不是靠人的判断来保障过程中的公平,因为人总是情绪化的动物,无法完全理性

RainaRaina
4年前
4
这一期内容比较严肃,但两位主播气氛超级愉快啊,(๑❛ᴗ❛๑)严肃与幽默兼具~
“共情的局限和狭隘”感觉突然解释清楚了平时遇到的很多疑问之处,在共情一定值得肯定的前提下,似乎很多事情(尤其是互联网)有了一些“野蛮”的影子。

還是想吃appelpaj
4年前
3
嗯,我试着回应男主播的观点。1)性骚扰、性侵害这些问题本质上是加害者对于受害者身体自主权的剥夺,是把受害者当作发泄性欲的物件,是一种权力失衡。论及权力,必然不能脱离事件发生的背景(也包括男权社会这个大背景)来讨论,单纯脱离背景互换性别来论证这是否是性骚扰,不是很恰当。2)我觉得共情泛滥这个概念以及共情并非道德意义上的好这些观点有意思。但讨论共情(包括理性和情绪)还有一个背景:长久以来男权(我也觉得使用这个词在现在这个阶段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女性的打压,其中一种常见的话术就是女性太情绪化不够理性,这对女性是像空气中的PM2.5一样处处都能遇到无法逃离的贬抑。这种积累了千百年的女性愤怒无处安放,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要求女性和女性主义者“理性”,某程度上是不合理的。我们需要关于共情的讨论,但依然要警惕更容易利用共情这些概念打压对方使其噤声失去行动力的,依然是特权群体,像男主播说的,这是必须被意识到的“必要的恶”。3)使用“父权”和“男权”除了把其视作所谓“万恶之源”这样的道德判断之外,其实更重要的是对“男权”和“父权”其实是通过定义本质化不变的何为男性、何为阳刚气质、何为父亲达到贬抑女性、贬抑主流之外的边缘力量的目的的警示,而更有生命力更超越的反抗方式,是推进多元流动的身份认同和理解,跟是否贬抑男性群体其实关系不大。我也认同性别平权运动的最终目标是消除性别对立,不过正因为这样,“男权”或“父权”这样的词在现在这个背景下才应该被反复提及和反对。
知怡
4年前
3
本期最被击中的主播互动。
任:蛞蝓交配的时候会打架,打输的成为雌性。
枪:(笑)为什么打输的做雌性?
任:(极其自然而流畅地)因为产卵需要更多能量。
感觉任应该是想过枪枪的这个问题的。是独立思考,也是换位思考。
两位主播把可能有的情绪都化为理性的、有价值的声音。能成为迟早更新的听众真的太幸运了。
橘子味
4年前
2
这期节目很好 然而关于父权、男权的去性别化感觉还需要多思考一下 恕我直言 在追求女性权利的道路上寻求男性的支持本来就是痴心妄想 权利的饼就那么大 不是你吃就是我吃 有子宫的和没子宫的原本就权益难以协同 另外 追求女性权益的道路 我们并不是在共情泛滥 因为那些不公平的待遇我们每天都在亲历 又怎么做到无视呢?那是自欺欺人了 但主播关于过程公平的思考是有益的 只是要从理想变为现实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喊口号打嘴仗的好处是这一阶段体制性的改革还是难以实现的 但对于很多未觉醒的人而言 光是关注到这一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了
云际风语
4年前
2
社会分工不一样。男女都是参与者,只要不双标。“女士优先”可看作是绅士一面(由男性说出口),也可看作是强调女性弱势一面(由女性说出口)。自然界的本质就是不公平,不过文明社会里所能尽力的也只有相对公平了。寻找平衡点,寻求和谐。

wangzhy
4年前
2
58:45 我觉得还是先弄明白为什么要搞才能进入难搞的评价 再有就是坚定的人不会倒戈 会因为自以为是的理性克制而换阵营的根本不值得惋惜 对男性的伤害还是太轻了 如果此时房子着火都不扑灭而共情火焰 那才是最大的笑话

sickid
4年前
2
关于给「男权」去性别化,其实直到大半年之前我与主播的观点都是相似的,就是我觉得应该追求男女平权而不是女权或者男权,否则会把一部分支持平权的人士逼到对立面去,不利于团结可团结的一切力量。
但是,直到大半年前,尤其是最近性别对立甚嚣尘上的阶段,我会更多一些“矫枉过正也无妨”的观点。这来源于我在生活中的一些观察。比如,作为受过良好高等教育(985+海外背景)、三观正常的85后男性的我老公,很多时候是不自知作为男性的先天红利的,反而是我不断通过一些工作生活上的事例提醒他;直到前不久的郑爽事件爆发前,他都未能深层地理解代孕为什么对女性是一种很大的剥削。当然这并非不可理解,比如,在一线城市出生成长的我们,也是到了20多岁有了阅历之后才理解自己的“子宫优势”是一种幸运而不是理所应当。所以仍然坚持“父权社会”、“男权社会”的表达,也许对于部分既得利益而拒不承认(目前来看比例还不低)的男性来说,是一种别扭但必要的做法。况且父权社会对于男性一样存在压迫,男性性少数群体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在男权去性别化这一点上,如果非要追求“不偏不倚”的表述,我觉得反而是没有力量和实际价值的,是过于理想化的。
关于“共情泛滥”,我想说的是,“共情缺乏”显然是存在的,共情未必是非理性的,现在的人往往既无理性也无共情(所谓的“共情”我反而认为是对与自己背景和价值观不同甚至对立的人的一种情感共鸣,如果是对自己“阵营”的共情,那只是信息茧房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了)。

high_five
4年前
2
可以出字幕吗……
肖恩_XY02
4年前
2
24:09范德彪竟然不知道,我陷入了深深地反思
小明42
4年前
2
01:01:34没听明白为啥男权这个词要中性化,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男性在当今社会掌握了较多的权利,我感觉很符合意思啊?

小法进阶
4年前
1
七个梦,是真的强! 强•无敌~
全网偶遇

阿心
4年前
1
45:02 然而讽刺的是 即使是法律行业都还是有律所招聘要求明确写了“男生优先”

A红油抄手
4年前
1
07:05 枪枪好可爱!
罐装冷面
4年前
0
46:55这个小公司确实有明文写的,我之前求职就遇到过。设计加班,男优先。还有各种面试交流中说的,女的加班很辛苦啥的,我们公司会优先培训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