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65分钟
播放:
5,990
发布:
4年前
简介...
录这期节目令人想起塞谬尔·贝克特的《克拉普的最后碟带》(Krapp’s Last Tape)。在后来的查证中,发现外公对往事的记忆有不少小纰漏——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今日「两样」:
- 毛边书
- 成都毛边书局
Show Notes:
-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盐官镇的维基百科页面
- 周密的文章《观潮》
- 谢善骁的文章《浙大四校合并的「临门一脚」》
- 柳随年的文章《「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及执行情况》
- 金陵大学的维基百科页面
- 新浪湖北新闻中心策划的特别页面「1938 武汉保卫战 一寸河山一寸血」
- 徐源泉的维基百科页面
- 王基倫的文章《浙江海寧兩故居:王國維與徐志摩》
- 顾达一的百度百科页面
- 俞佳婧编辑的视频《〈海宁党史 百年百事〉4: 1927 年海宁无产阶级大游行 》
- 未知作者的文章《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包含羊仰高、唐作霖、陈飞等人被捕入狱的记叙)
- 庄百万编辑的文章《浙江原国民党陆军监狱:154 名共产党员在此牺牲》
- 蒋割荆整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56年)》
- 1956 年 6 月 30 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 郭金海的文章《1957 年新中国首次颁发国家级学术奖励,华罗庚获一等奖为何有争议?》
- 路甬祥主编的书《向科学进军:一段不能忘怀的历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的《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
- 《迟早更新》#126《「迟早过年」· 像翻旧货一样读书》
- 罗平汉的文章《「雙百」方針 1957 年被中斷的原因》
- 毛泽东就印发《我们对目前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一文的批语
- 安大峰的文章《文革中的逍遥派(文革杂碎两篇)》
- Amanda Ruggeri 的文章《Do We Really Live Longer Than Our Ancestors?》
- 陈曦的文章《未来给你做手术的也许是DNA纳米机器人》
- 柳传志的文章《为湖畔大学正名》
- 西湖大学的维基百科页面
- 施一公和饶毅的文章《China's Research Culture》
- Khaled M’hiri、Alessandra Costanza、Yasser Khazaal、Riaz Khan、Daniele Zullino 和 Sophia Achab 的文章《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in Older Adult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 Ann Wong 的文章《沉迷手機者,中高齡的愈來愈多》
- Sophia Ankel 的文章《Admit it, Older People – You Are Addicted to Your Phones, Too》
- 腾讯研究院与深圳大学周裕琼团队联合发布的报告《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与家庭微信反哺》
- 占豪文章集锦博客
- 吴羚的文章《踩对了风口的音悦台,为什么凉凉了?》
- 李曦沐的维基百科页面
- 葛春家的文章《欧阳钦:开创旅大历史黄金时代》
- 项飙和吴琦的书《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主播:任宁、枪枪
嘉宾:唐定远
「迟早更新」是一档探讨科技、商业、设计和生活之间混沌关系的播客节目,也是风险基金 ONES Ventures 关于热情、趣味和好奇心的音频记录。我们希望通过这档播客,能让熟悉的事物变得新鲜,让新鲜的事物变得熟悉。
官网:https://podcast.weareones.com
微博:http://weibo.com/chizaogengxin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反馈,欢迎发电子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任宁
4年前
27
外公的普通话口音有点浓重,不知大家能否听懂?

TameSolitude
4年前
26
人宁说话真的好机器人啊😯

Haaoo
4年前
16
今天偶然点开这期节目,没想到在这个特殊节点很契合,只要你耐心听到老爷子声音出来后,你会逐渐听下去也会越发知道这期节目好在哪
整期节目听下来有种很奇妙的感觉,直白的问题,没有铺陈的经历,老爷子从年轻时期聊起,从一个个时间点、地名、人名、关系、大事件配合着方言慢慢为我们编织了另一个时空的画面,是扑面而来的带有生活气息的历史,从1939年开始,当他刚出生,当他是小孩,当他也十几二岁,当他…那个时期他所经历所看到所感受所怀念的事情,不带「感情」的采访问题的穿插引导,让老爷子的讲述过程更像是一部电影,让每个「不正叙」时间点和空间共同串起新的「可感」的时间线,时代的大环境在每个时间段被一点点浮现在我脑海里,既像是其中一员,又时常在场外,整个讲述完全没有所谓的修饰与描写,全是大白话,是客观存在的既定描述,也包含故事中的故事,就这样讲出来的感觉让人有种说不来的好。
关键是,这老爷子真的太厉害了,无论是记性,还是这个年纪的表达能力和思考都让人倏然起敬,但就是让你感觉本来就是应该这样的,后面再谈生活感受再谈智能化生活给他的变化再谈他用智能手机的状态…这些讲述有让人不知从何说起的惊奇感。
这期节目太值得听了,声音里的特稿,但又比特稿更加有真实的画面感。
突然觉得,如果可以,其实声音是承载某段历史的最好载体(比视频容易保存,比文字更具画面感及温度),无论只是当事人的讲述又或者是时代的背景音,时隔多年,再次聆听,一切似乎都浮现于眼前。
知怡
4年前
15
06:13“在盐官待到几岁?”
“待到…63减去…待到20多岁吧!”
(不知道是不是当时,大家都习惯用年份代替年岁,用时代大事标记个人成长呢。)

Monas
4年前
9
海宁人狂喜!很久以前就在本地媒体看到过任宁和枪枪去南极的新闻,一直期待是不是能听到什么海宁相关的东西,这次太满足了🤣

王周鹏
4年前
9
外公的声音一出现,做自我介绍,我我就傻掉了,这大概是我在家人外听过的最年长的人的声音(影视剧的有表演性质的不算),而我那时太小,从未跟我曾外公进行过这么深这么久的对话。
这里的外公真是太了不起了,任宁、枪枪的询问、聆听也特别好,外公的父亲也是知识分子,为自己的信念先后遭受过两边的排斥,而又为两边都奉献过,令人唏嘘。外公对自己的成长史的认知好清晰,表达也很有逻辑,而又对当下摄取信息既热忱又充满自我警惕,真是特别棒的老先生,愿我老时也能保持这样的状态。
一有机会,我也要跟自己的家人耐心做这样的交谈,把前代人还原为完整的人看待,去了解前代人的生命历程,也以此更好地弄清自己的来路,弄清发生在自己生命的早期和史前的那些事的缘由。

TameSolitude
4年前
7
听到最后我想起来刘怡在忽左忽右上讲过:印度的老人,活了六七十年不识字,拿到了智能手机之后不光认字了,还在fb上看fake news,看完了就参加参加protest。🤔🤔

富富JUJU
4年前
6
也想回去和老人录播客讲老故事了

暗流峭壁旧王冠
4年前
6
爷爷,你收听的播客更新了

Monas
4年前
5
18:39 这里说的大概是於潜县,后来并进了临安变成镇(也会写成于潜)

itsqian
4年前
5
27:03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谈恋爱 不可能的嘛
重轻
4年前
5
听完脸都笑僵了。外公让我爱生活。

Trexww
3年前
5
“为什么?奇妙在哪里?”哈哈哈哈任宁笑死我,过于AI

富富JUJU
4年前
4
53:47弄不清楚就去拦着人问,看见有个人开个摩托车经过也要拦一拦帮他弄一弄手机。外公那么可爱陌生人一定很喜欢
我不跑调
4年前
4
最近刚好看完了王人美的《我的成名与不幸》,是她去世前七年的采访口述记录。所以在听这期播客的时候,觉得好有意思,就像一个非常相似的场景。老人家的讲诉我特别通透的感觉,“人到世上走一遭,无所谓,多看看孩子的成长。”是特别耳熟的感想!但是对于科技的使用和想法又很特别。所以啊,我们应该排除偏见,多和他们多聊聊。那可能是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simcolor
4年前
4
终于又更新了。我都想成立一个志愿者协会,名叫“帮你弄手机”, 来帮助那些家里没小孩的老人。另外一点,老人家大大方方不懂就问的劲儿值得我学习。祝成都生活愉快

山竹胖胖
4年前
2
之前看到枪枪说这期采访了她的外公,就又好奇又担心老人家说话很难听懂,刚刚洗澡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听了一小半,结果意外地好懂。
一开头听到老爷子是海宁人就开始想入非非,听到后面果然——外公说他的父亲和徐志摩很要好(于是,也说到家庭成分很不好)。
还没听完,但忽然有一种奇特的联想,觉得这是不是一个声音版的《秋园》。

星光
4年前
2
我想我爷爷了
BrightLin
3年前
2
37:21 唉,乱套了

冷手
4年前
1
“35:01这个微信提示音,快把我搞神经衰弱了”,如果是外公,那可以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