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13分钟
播放:
1.18万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疑问、困境、沟通,和行动的可能。


另,One More Thing 环节推荐的书,节目中有口误。正确的标题应为《冷亲密:为什么爱越来越难》(Cold Intimacies:The Making of Emotional Capitalism),作者是伊娃·易洛思(Eva Illouz)。


Show Notes:



主播:任宁

嘉宾:戴锦华



「迟早更新」是一档探讨科技、商业、设计和生活之间混沌关系的播客节目,也是风险基金 ONES Ventures 关于热情、趣味和好奇心的音频记录。我们希望通过这档播客,能让熟悉的事物变得新鲜,让新鲜的事物变得熟悉。


官网:https://podcast.weareones.com

微博:http://weibo.com/chizaogengxin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反馈,欢迎发电子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subf
1年前 瑞典
23
感谢这期访谈~听了两遍,不介意时长,对戴老师个人生命经历的那部分对话非常感兴趣,从某种程度上是更重要的个体视角,是平时会在公领域被遮蔽的部分。听完也马上分享给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展开长时间的讨论,以期在某些更具体的问题上获取共识。 任宁在交流过程中没有以往那么地自如,但正是这种局促证明有很多问题并不是单方面可以回答的。喜欢双方的直白,把对话引向更坦诚的状态。
ladadee
1年前 广东
22
「确实是个直男」,我理解这句话是:对典型的在男权社会既得利益和优先级环境下成长的顺直男,在面对性别争议事件时对第二性所处境遇的不能认知理解,的状态的感叹。主要感叹于因性别境况不同而带来的思维方式不同。
WJoel
1年前 浙江
20
每次看到shownotes一长串reference我就一股压力
李亚南
1年前 广东
18
快过年了,先点赞再听
荔柠
1年前 北京
12
shownotes的文章列表要划拉一分钟才能读完 绝啦
第三人称少数
1年前 广东
10
1:15:03 “可以跟您要只烟吗”哈哈哈
神奇冰开水
1年前 湖北
9
其实翻看评论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评论区出现了许多听友对戴老师关于任宁是直男这个评价有些争议,其实这一刻我刚好想说的是:(如果用传统的男性视角)这一刻如果被冒犯到,其实恰好说明了日常生活中那些对女性污名化、矮化、贬低化的一切的词汇,她们听到的时候正是你们这样的感受。而你们的这种阐释,如果被所谓的传统的女人们评价为“敏感的”“想太多的”,正好就是戴老师讲的无力感。 都是对的。你们的反应是对的,评价也是对的,戴老师的反应也是自然的,(虽然未必是对的)我想说这一刻大家完成了一次共情。 而且如果可以的话,请记住这种感觉。它正好是有关于阶级突破的、去两性语境的一种共情,或者说— 一种我们有可能看到的追求平权的方式。
Violeta_li
1年前 上海
8
梦回2021优酷跨年
奶绿塔罗Tarot
1年前 上海
8
15:32 我擦 戴锦华这句对于消夏的坚定的“不对” 好棒我操 太久没听到这种清晰的批判了
Ppvvyy
1年前 广东
6
1:17:45 感觉任宁的一些发问是有指向具体问题的,但是表达的比较泛。戴锦华明显也知道,但好像总在避让着更关键问题? 听到这里有种口渴难受没水喝的劲儿。
coconut_Ming
1年前 上海
6
1:24:03 听到印度女保镖被强暴,问她原因的这一段,不自觉的想哭,如果跟任何人分享这个时刻的话,恐怕会收到一句“你有点too much了吧”,是有些无奈的。也希望大家身边能有为你共情,最起码能愿意倾听你的感受的人。
杨大壹
1年前 北京
5
这集有价值
_hikari_
1年前 上海
5
两期一口气在podcast上听完了,又跑来这里留言。很好的讨论值得传播,虽然任宁时不时流露出的那种“没挨过爹打”的想当然让我想起与一些女权男的交流而ptsd了。戴老师“保持被动性”的说法很好,起码目前这个阶段我觉得很适用,以后再遇到就甩链接。 关于内容,我不觉得种族、阶级矛盾先于性别。相反,性别才是最根深蒂固的阶级,性别问题对于女人来说才是最fundamental的。她可以通过奋斗改变阶级,但她无法改变性别,她可以润到种族歧视相对较轻的地方生活,但父权制无处不在,欧美比东亚也不过八两对半斤。在种族和阶级上占优的女性如果觉得“我这里月亮挺圆的”而继续“岁月静好”,那父权制只不过是靠分一杯羹来维稳,毕竟更有资源去推动变革的是她们。
呼风唤雨阴月有晴
1年前 上海
3
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男性应该被动地参与女性主义运动。具体实践上,还有困惑。比如收听女性主义话题的节目,是不是应该只默默收听和了解,不留言不讨论,这种方式的被动。因为考虑到主体为男性,可能自以为真诚的发言,会隐讳地伤害到女性。另一方面,又担心这会不会造成无法沟通和局面。但再一想,这种担心会不会是我男性的想法导致的。有种套娃的感觉,需要再多实践看看。
斧子88
1年前 广东
3
1:06:01 女性做母亲得到的支持(家庭、社区、国家)目前远远远远远远不够,我们也有女人在思考讨论“红利”(偷懒…借口…)我们女人真是。
Gracie_k7Gd
1年前 山西
2
1:04:34 这个“你太敏感了”太有共鸣了,而且还是来自于女性的
半山野菩萨
1年前 中国香港
2
天啊,那麼多年過去了,戴錦華還是完全沒有進步,還是那麼爹味十足、用他那一套貌似學術的、堆疊的詞藻,敘述十分簡單的道理。而許多基本的觀點完全是錯誤、經不起反駁和推敲的。
普林的小事界
1年前 福建
2
ph打头啥意思
EMMA_MA
1年前 广东
2
45:03 hhhhh直男认证。 我听的时候在想,面对男性如此不公正的夺取女性权力的现状 男性提问,你们拿回自己的东西居然不是完美的。 啊对。 正当防卫不需要完美。
Violeta_li
1年前 上海
1
1:48:03 这几天反复在听这段,因为同样在理解被动性上产生了困难。在听的同时总有一段记忆会反复窜出来。不知道能否作为一个例子放在这里讨论。有一次我在地铁上遇到了猥亵,我的反击是在发现的第一时间转身瞪住对方,直到对方停止猥亵行为并主动走远。事后我在群里和朋友说了刚才的遭遇,说的目的一来是发泄情绪,二来是寻求安抚。虽然我主动回击了,但是依旧后怕。比如万一我的反抗无效或者因为反抗遭受更大的损失。群里的大多数人回复的都是遇到这种事真倒霉之类的言论。但是其中一个男性友人与我争论的重点聚焦在我的反抗不够有力,应该更激进的反抗。比如大声骂对方或者攻击重点部位。因为只有给予对方足够的威慑,增加他的犯罪成本才能降低再作案的可能。他的道理没错,作为朋友我也相信他没有恶意。但那一刻我的感受是愤怒和委屈,仿佛我不是个合格的受害者。我经历的羞辱也因为我的反击不当而需要被责备。他的确是在为女性发声,但这是不是所谓的“主动性”?如果说,那天现场有其他男性发现了猥亵,并帮助了我。根据戴老师的解释,这是一种被动性。无论我最终是否决定追究责任,帮助我的男性尊重我的选择,是保持被动性。如果他坚持要以自认方式的解决,而做出与我相反的决定,并认为只有那样才是对的。这就是颠倒了整个事件的主题和客体了。这是算是一种主动性吗?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