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66分钟
播放:
7,432
发布:
1年前
主播...
简介...
技術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對「xīyáng」的祛魅正在加速完成,未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年輕人還看得懂張愛玲嗎?
相關鏈接
* Voyger Company
* Robert Stein
* Technolo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On Multimedia
* Braid 週年紀念版
* Margery Williams《棉絨兔》(一九二一)
* HyperCard
* Why HyperCard Had to Die
* 《滅茶苦茶》博客:官能·文本
登場人物
李如一:《一天世界》《滅茶苦茶》《無次元》作者
相關鏈接
* Voyger Company
* Robert Stein
* Technolo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On Multimedia
* Braid 週年紀念版
* Margery Williams《棉絨兔》(一九二一)
* HyperCard
* Why HyperCard Had to Die
* 《滅茶苦茶》博客:官能·文本
登場人物
李如一:《一天世界》《滅茶苦茶》《無次元》作者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Jess_ss
1年前
山西
17
棉绒兔这段好动人
lx_xl
1年前
湖北
16
发现就那几年自己的观念转变很大,如果那三年之前我听到这种表述我大概会有点生气或者觉得你们这种人有点过了
沉默先声
1年前
北京
13
上学期借了一本学校图书馆的很旧的张爱玲,封皮已经缺失了一半。有位粗心鬼或者失情人在里面留下了一封粗糙的情书,上面抄着几句英文诗。有一位朋友执着于阅读时用铅笔划波浪线,我看他极为偏爱可以用作网络金句的语句。另有粗鲁的同学用蓝色水笔在最后批注读后感,对主角进行严厉的道德指责表达自己完全无法共情他们的强烈情感,另一位同学在旁边打了问号。以上仅作故事分享。我还想说点我自己的感受。我就是零零后,我可以明确地说我本人就是很难读懂张爱玲。容我稍微狂傲一点,我或许还是身边同龄人相较比较懂,或者起码愿意去读去懂的人,但我所能接触到的日常环境,和她相距甚远。
图书馆逗留的人大多在准备考研,平日常常有同学发愿转入计算机专业——即使我校是一所文科综合类院校。很多词语和话题讳莫如深,前日半夜突然查寝一日。我和一同学去看一场戏剧,戏末同学向我道她不应该和我来,缘由是她认出剧中一演员几年前在公共平台有不当言论。她认真地对我说我把艺术看得大过天,而她不能像我,不对此地感恩。
我又该如何和他们一道读起张爱玲呢?
我并没有代表我的同学们说他们都不读也不懂张爱玲啦。我只是觉得,起码我们想找到一个谈起她的环境真的很难了,我一个特定的人找到这样的朋友也很费力。
Nick_Ning
1年前
安徽
9
想起张爱玲在《红楼梦魇》里也是这样的笔调,对于红楼里裹脚、满汉之争、传统礼教里的女性与婚姻等话题,丝毫没有一点站在现代文明视角的批判,只是平稳地、细致地考据。
或许这是种极致的爱,爱到与之融为一体,不再把这片土地、这个语言当作某种评判的客体,而是成为了它的载体存在着。
Novalis
1年前
北京
9
很久以来都觉得李如一的输出已经进入重复和形式主义,但这一期给了我多年前听李如一的欣喜。
穿林打叶
1年前
美国
7
25:50 这段文字很配游戏的风格和游戏的玩法。或许有人玩《星际争霸》不关心背景故事,但这些文字多数情况下都是作者想表达的内容的相辅相成的部分。
Lorrain0
1年前
上海
7
格外共鸣这一期的感性/诗性,从podcast到来小宇宙留言的地步。说到底这种对“失乐园们”的怀念,毕竟只是一种即使徒劳的对时光的挤压。却是一种即使结果已定仍要角力的生活态度,那挤压出来的是…那么美啊…然而现在都是什么鬼……或者说我正在不得已“收获”些什么身体性的感受?
当然照理,我是不是该反思我为什么变成这样?-对应“你们这种人有点过了”的论断。
回应是你没有那种越来越稀薄的感觉吗?没有,即,某种意义上只是各自所能满足的场域不同罢了。于我,它是必要的,甚而偏执,才不被蚕食。
/开始在二手书里翻《第一炉香》了,在一天世界里又找回了一些感觉,或者说总是能找到一些新又相似的感觉。没想到张爱玲会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进入我的生活。
波啵基
1年前
江苏
6
我记得老友记里钱德勒给凯西的生日礼物好像就是《棉绒兔》这本书
提呗
1年前
上海
2
请问哪里可以买到棉绒兔的中文版纸质书嘛?
Ryokoooo
1年前
浙江
2
《棉绒兔》英文也非常美,谢谢推荐。刚刚看完《机器人之梦》都是很好的成人读物
小虎嗯
1年前
广东
2
嘛呀,现在听一天世界也要哭。🥹
codeplay-xx
1年前
上海
2
回归后最好的一集,特别是后半段
leezh76
1年前
山东
1
您女儿会有机会聆听明日世界生存指南吗?
馒烫头
1年前
上海
1
23:47 想起更抽象的游戏Duet每一关的intro,女声读出关于「变化」「角度」等等关卡名的哲学短句,然后点线面的图形游戏开始,旋转、撞击、坠落。
经常觉得那两个红蓝小球就是我🙃
盐欠鸦
1年前
美国
1
谢谢李如一。棉绒兔听哭了。🥲
于脚三
1年前
四川
1
04:24 请问这里提到的日本杂志的名字是什么?
阿牛_RfWd
1年前
北京
0
很喜欢这期
Cherrystaygold
1年前
广东
0
32:33 谢谢分享
HD890947s
1年前
北京
0
跟经济有关,16年袖子加油干那会儿确实,一律国字开头的东西泛称国货,现在刚毕业那批人当时正直青春期吧,比较遗憾的是智能手机全球化和西洋文化产业落寞,促使怀念同经历过某个黄金时代的东西让我和主播产生某种共鸣
一本正经的扯
3个月前
北京
0
44:35
只能说你疑似是现代社会的文盲
古代用谶纬 后来用国民性
用点现在的 人文 社科 科学 技术 的范式框架去看待分析社会吧 那怕是用哲学
不是没人看张爱玲了 是压根儿没多少人看小说了 她自然没啥影响力了 仅此而已 现在是移动互联的视频时代(我正在用手机听)
严肃小说高雅吗?放到古代 不也是low货嘛 从最早的原始音乐舞蹈 到后来的诗歌 再到农业时代末期的小说 工业社会的电视剧电影 再到现在移动互联网
面对脱钩何必政治抑郁 全球社会经济快速发现几十年 必然是要进行社会权力调整的 美国国内如此 中国国内也如此 稍微有点动荡而已 怕什么 做就好了 难道要把未来让给塔利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