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期介绍】
大家好,这个五一假期一部关于东北的电视剧火了,这就是《漫长的季节》。
作为资深东北文化爱好者的润发与尼古拉在被此片深深打动之余,决定好好聊聊这部片子本身以及背后的东北时代往事。
东北的命运为什么与一位底特律的年轻经济学家有关?九十年代伊始,大人物们在香港的一个“响指”如何影响了这片土地未来二十年的命运?两个秋天的故事之间,千万东北工人又经历了怎样漫长的至暗时刻?
关于此片最深度的解读就在本期【东北超梦】,各位听众千万别错过。
【本期成员】
润发、尼古拉
【时间轴】
02:40 坐在欧式小镇看东北:阿那亚观影记
04:55 《平原》的回忆,《漫长》的命运
07:32 全东北卡司与三男主结构
13:04 必定成为影视经典的两段热舞
17:00 班宇调整出的东北语言百科
21:00 从本山到范伟:东北文艺ICON的转移
26:00被时代毒打的彪哥们如何度过两个秋天之间的漫长岁月
31:00 非线性叙事与越来越沉痛的剧情
35:00 传奇华人“罗美素”
38:18 不了解“下岗”注定难以产生共鸣
40:30 休克疗法·盖达尔·分税制
47:00 大人物与保尔森们定下了王响与龚彪们的结局
55:00 共同体的瓦解与精神祖国的毁灭
63:59 体制外游离者与体制内的破坏者
67:00 犯罪组织与乌恩警官们的崛起
70:30 同时代的史诗:数钞票的《繁华》,看下岗名单的《季节》
77:45 那些消失的巧云们
87:12 都市传说:东北人都恨黄宏?
90:00 到底是“向前看”还是“再回首”?
【补充资料】
- 讽刺漫画里的盖达尔
- 盖达尔
- 杰佛瑞·萨克斯,底特律经济学家,休克疗法创始人
- 保尔森
- 《火红的岁月》宋惠民 47×39cm 1965年 石板画
- 《钢水·汗水》广廷渤 168×260cm 1981年 布面油画
- 《青铜子孙》吴云华 200×110cm 1989年 布面油画
- 《父辈青春》赵世杰 210×200cm 2014年 布面油画
- 《工业凯旋门》李尤松 180×180cm 2010年 布面油画
- 鞍钢
- 电影《铁西区》
- 下岗工人街头爬活
- 下岗工人很多靠骑倒骑驴养家糊口
- 抢劫出租车烧车
- 电影《下海》
- 刨锛案
- 宏子经典名言
【本期配乐】
开场音乐——《快乐指南》-孙悦
闭场音乐——《快乐指南》-孙悦
后期:瓜瓜龙
文案:尼古拉
运营:欣雨
【联系我们】
主播...

adios56788
suzhisinglem

疯狂的伊万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LAmant0819
1年前
吉林
21
第一名!东北超梦我又来啦!
-babyface-
1年前
广东
24
正准备催你们搞一期超梦,这就来了。我是xj的矿山子弟,我媳妇儿是大庆的石油子弟,虽然隔着万水千山但是有很多隐秘的纽带,就比如企业城镇,独生子女政策,比如下岗,比如新移民。但是和东北那种祖上阔过,我们的故事更加矛盾,分裂,也更不能与外人道。羡慕东北的故事有人诉说,而且这么波澜壮阔,希望也有人能记得我们。

有酒无量天尊
1年前
辽宁
25
目前为止,聊《漫长的季节》播客中最好的一期,你们是懂那个时代的。
肯肯
1年前
北京
26
目前听过的最垂直的解析,悬疑剧的外壳,底层时代的悲歌。

秃尾巴老李大猫
1年前
宁夏
27
我的老家是西北的一个盛产煤矿工业城市,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城市曾经贡献出全省的大部分财政收入,现在是全国出名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姥爷爷爷那辈很多是全国各地支援大西北来这的,这样一个小城市,没有什么方言,方言就是很多东北方言为主导的各地词语融合的普通话,后来和一个沈阳大哥无障碍交流,发现很多俚语词语都一样。当年很多东北工厂都是整个厂搬来,电视剧上面的东北女性就是小时候认识的东北阿姨们,东北女人能干,能吃苦,能忍,真是演活了。虽然是个西北人,推荐我妈又看了一遍,我妈也说好看,就是看完太难受了,是一首诗也是一部悲歌,也完全是我生活过的家乡的缩影。

TedYSL
1年前
上海
30
可太稀罕东北超梦这个系列了
春chic
1年前
四川
42
1:32:02 同意主播,我认识的东北人,有一种反沉重反伤痛反焦虑的态度 乐观对他们来说太单薄了 爱面子也太过表面 就是怎么滴也得撑起来 生活能拿我咋地 现在的东北文艺复兴作品可能是一种强撑的释放 但过多会有点伤悲春秋的中二了

GREAT_BILL
1年前
广东
47
我生在一个不南不北的江苏县城。98年下岗潮来的时候。我小姨一家在的我们那最大的纺织工厂破产。几百人的职工宿舍好像一夜间衰败成残垣破瓦的贫民窟。就好像原本高耸的公司大厦忽然爬满了绿色的植被。一夜之间,免费的职工集体洗澡堂,厂立的托儿所、食堂、职工休息室全部歇业。我记得98年我在空无一人的厂区大楼前游玩,大楼的底层摆满了各年的表彰奖状,工人出游的照片,照片还没泛黄,但是大楼已经荒芜了。大楼里有一个喷泉,喷泉里养着金鱼,我走进喷泉一看,水已经翻绿,金鱼死了,漂浮在水面上,空气里都是腐坏的味道。厂区的大喇叭在放着刘欢的歌,又好像在播放抗洪抢险的感人事迹。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去过小姨的家。

炊事兵7595
1年前
河北
48
49:18 录的时候听了一遍,现在在高铁站还在听。今天有个东北亲戚(小叔叔)来吃席,我问他最近看没看《漫长的季节》,他说“看了,我爹也看了,直抹泪”。这个舅爷爷(叔叔他爸)98年在厂子下岗,后来一直卖冰棍卖早点,有一天早上出摊被人抢了,腿还被扎了一刀,落了终身残疾🙏。祝他身体健康🙏。
HD506515t
1年前
云南
49
1:12:45 “下岗女工不流泪,昂首挺胸走进夜总会”,小时候听到大人嘴里段子一样的话⋯⋯现在方知不忍深想。

马也子
1年前
北京
56
打个响指吧!

冬宝吃不饱
1年前
北京
68
1:27:29 每提一次下岗,曲婉婷和她妈都得挨一次骂
Angie_0znM
1年前
浙江
82
来夸夸主播~最近说漫长的季节的播客不少,普遍信息量不大,感谢这期播客给出了很多之前没了解和联想到的内容:休克疗法和东北下岗潮的关联确实是刚了解到;把工人比作分封制下的骑士太绝了,听到王响怼厂长那块让我想到了权游里北境分封家族守卫北境(熊族满门忠烈);从犯下岗潮联系到当年东北社会的犯罪率和各种大案要案,一下感觉之前听到过的奇情案件都能串起来了。

摇滚洋葱头
1年前
吉林
84
那时候谁家闹离婚了都得找单位,组织都得管。以至于我妈现在遇到什么事,还说我们,找单位去,我说谁管你啊?什么年代了。他们却理解不了,单位不管?
乌冬面_fI4B
1年前
上海
91
上海的杨浦,基本就是上海的东北,不仅路名都是东北,而且作为工人社区的杨浦区,也关停了很多工厂,唯一幸运的就是上海的下岗工人找工作容易一点,思想包袱少一点,但是,也有纺织女工从此就成了家庭妇女,和我20年交情的同学,他妈妈就是个下岗女工,小时候我就记得他妈妈做饭很好吃,长大后才知道,他们家的窘迫。

我们只做鱼
1年前
黑龙江
141
漫长的季节又名杀死那个桦钢工人 《白夜行》《绝叫》《祈祷落幕时》《真探》《冰血暴》《活着》《东城梦魇》《铁西区》《天生杀人狂》《双峰》《杀人回忆》《一一》《无人生还》《牯岭街少年》《出租车司机》《白日焰火》《钢的琴》《暴雪将至》《荒野大镖客》《下海》《太阳照常升起》《老无所依》《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东京物语》阿廖沙别害怕,范德彪的救赎。
神殇解毒
1年前
吉林
152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并且父母当年双下岗的东北人,感觉得替黄宏“两句”。毫无疑问可以肯定的是,那个小品肯定是最直接冲击下岗工人敏感情绪的。那个春节确实也是下岗工人最难熬的一个年关。但直接的原因是下岗,并不是小品。后来随着互联网开始批判黄宏这段,就只拿一句“我不下岗谁下岗”说确实有点断章取义了。毕竟这段台词之前是“上过三次光荣榜,要看要提副组长”,尤其是最后的语气以及动作上给自行车打气车胎都怼炸了,明显是在吐槽撒火泄愤。能勾起工人情绪说明总结到位了(下岗时候确实不少是让各种劳模带头,意思就是劳模都滚球你多毛线)。更大视角去看,当年的春晚小品对于实施民生的讽刺是十分直接的比如本山的“扯蛋”“不要再给一棒子”等等。现在嘛,尤其是2000年后开始那才是真万物赞歌,20年那样子春晚不照样吹嘛(对比08年冻雨还给湖南灾区几个镜头呢)。
HD304489l
1年前
安徽
221
集体主义的崩塌,一封过去的来信,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代人的过往。

一客大葱
1年前
加拿大
265
1:33:29 我就是,太姥爷活在日据,姥姥闯关东,姥爷鞍钢人下西北三线,爸爸妈妈大厂,我在下岗前没接班,下海社漂,千禧年闯深圳欧盟法国留学 奥运京漂,最后加拿大,70后的整整个一部漂民编年史
Boris2046
1年前
陕西
323
替我爸我妈我舅我姨我姑我大爷,谢谢你们这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