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周又是大事频发的一周,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运势持续走低。
从去年开始,人们熟悉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跌落神坛,这里面既有夸大的污名,也有值得关注的真问题。在本期新闻实验室播客里面,我们就来聊聊和互联网的关系。
00:35
本期独白时间:网络和游戏成瘾是问题,但解法不是“禁毒”06:19
本期聊天环节:把互联网当成工具,而不是消费品
本周请来和大家聊天的是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川叶(B站:川叶聊一聊)。我们聊天的内容大概包括:
- 互联网经济只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小部分;
- 为什么我们的爸爸妈妈也“网瘾”了;
- 为什么以“个性化推荐”为标榜的app,内容却如此平庸;
- 互联网的底色是工具,而人的本质是会使用工具;
- 跳出消费者的身份重新认识互联网;
- 计算机的DIY精神,反消费主义;
- 作为消费的互联网也许已经走入了死胡同;
- 对当下问题的答案,也许在历史当中。
💌与本播客配套的Newsletter订阅
- 新闻实验室免费Newsletter订阅:https://www.getrevue.co/profile/newslab
- 新闻实验室付费Newsletter订阅:https://newslab.info/join/
🛠录制播客所使用的工具
- Riverside:同步录制高清视频+音频,无需准备另外的录音设备,非常适合远程录制播客
👩💻感谢为本期播客出力的小伙伴
- 封面图:雨辰
- 剪辑:罗锐
欢迎各位积极留言互动,给本播客多提反馈意见~ 🙇♂️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坨你
3年前
12
这两年回家的时候,父母也一直在刷短视频,特别是在家庭聊天的时候,能感受到父母被资讯包围的矛盾心态。
抱有一定的目的性去使用工具,祛魅,很受启发!

是肥仔不是肥
3年前
10
核心感觉还是要更加有主动性更加有意识地去生活
晨萱-语迟者说
3年前
8
43:42 这个地方,嘉宾太理想化了。 以前的机械现代化的确提升了人类的效率。 现在的计算机算力也的确提升了生产力,但更多的对生产关系和业务流程的改进都被人类自身给化解了。不存在消除996的事情,人类自身组织(大企业)的官僚化依然将哪怕是以提升效率为目的的流程变得更加没有效率。就比如IT圈普遍说好的app,字节的飞书,的确比同类功能的app都卓越,有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feature和舒服的体验,但即便字节自身,也因为人人都写OKR,且OKR可以被所有人查阅,导致的系统性的回响,反馈系统导致无效率的信息满天飞,自己把自己的业务流程搞复杂了。的确得承认最初的体验是飞书让人觉得大大提升了效率

铃木乌云
3年前
8
突然觉得很有意思的是:需要消费(付费)的大部分是生产型工具,使用它可以create sth bigger for myself,为自己创造更大的价值;不需要消费的大部分是泛娱乐型工具,使用它通常是为开发商创造更大的价值

猫狸达达达
3年前
4
作为一个程序媛,这期可以反复听了∠( ᐛ 」∠)_

王周鹏
3年前
4
技术进步可以提升单个项目的效率,但「社会财富总量」÷「社会劳动总量」的提升,要靠能源、土地的极大富余和合理分配。可悲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我们不是更有闲了,而是越来越忙碌。
張三
3年前
4
方老师在用的是那款知识管理工具?没听清。

买买锤
3年前
4
其实能理解和基本上认同两位大部分的意见和观点,但还是觉得这场讨论透露出太多不知道是否该以“精英主义倾向”来形容的味道,尽管我并不喜欢这种扣帽子式的评论和描述方式。
我觉得主持人和嘉宾都太刻意于要给互联网赋予意义,以及给所有的“消费行为”赋予意义,消费书籍消费学习性的内容就是好的积极的,消费嘻嘻哈哈的内容就是浪费生命消极的,我这样的表述也许也片面化和极端了,但这确实是我在收听这期内容时产生的第一感觉(也间接导致了我一路似乎抬杠式的评论和回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固然不错,但这些年来也看到太多人永远忙于利其器却属于善其事的人和事,就拿笔记软件来说,有多少人整日纠结于这款软件比那款软件好多少,方便多少,最后真正记下的笔记内容却是寥寥?
我希望每一个收听了本期节目的人能真正掌握节目中提及的主动性,但千万不是为了消解“我要努力利用互联网来产生内容创造价值”这样的东西,就去强行“学习和创造”,这些年很流行的某些“贩卖焦虑的知识付费”就是如此,你听笑话听相声太浪费生命了,来听我说书吧,来听我介绍xx知识的入门吧,多么有价值。
写着写着自己都开始混乱了,我是谁我想说什么…我为什么想要表达…还是很喜欢方老师的节目,我觉得每个人都要记住的是不要忘记思考,不要被动接受信息和让所谓的知识倒灌进大脑,只要学会思考,哪怕你在刷抖音,我相信也不见得不能有所得(看疫情期间老婆和丈母娘刷抖音学做菜有感)

王周鹏
3年前
2
00:46 关键是主语,这些受到挑战的互联网公司,挑战其的主语和缘由各不相同。
HD861871f
3年前
2
看了newsletter就来了

兰戈Rango
3年前
2
越做越长了好棒

留下的
3年前
2
43:25 996可能并不是高效率完成工作就可以避免的

买买锤
3年前
2
26:03 让所有人去创造而非消费是不现实的,其实每一个人生存于世其实都是两个身份兼具,也许他在互联网上是个纯粹的消费者,但在另一个行业他的另一个线下身份同时也在创造,即便是盖房子,同样也是在创造价值的工作,嘉宾恰好是互联网从业人员,那互联网于你是创造力工具当然是没错的,但是落到其他行业里你很可能也只是个消费者,总不能让所有人都要自给自足重回男耕女织的生活,世界的发展方向既然分工,那大可不必对消费互联网内容的“下沉人群”有所非议,可以提倡反思内容,可以提倡不要沉溺于内容消费,但若说互联网不该是消费平台而应该成为创造力工具,又实在太理想化了,互联网是工具不假但大可不必非得是创造力工具…
HD356443w
3年前
2
方老师这期在用的录播客工具是?没听清

买买锤
3年前
1
44:08 我知道我这么评论有杠精嫌疑,但是那掌握excel提升工作效率的下一阶段是不是掌握编程来提高工作效率呢(全自动制表)?然后再掌握这样那样的工作技能进一步提升效率?这当然是好事,但始终觉得这应该是看个人追求,有的人就是觉得工作不过糊口自己不掉队拉跨就行,希望把更多时间用在其他更值得的地方也无可厚非

任知微
3年前
1
来迟了
jelly充电中
3年前
1
00:21^
catcha
2年前
广东
1
在chatGPT横空出世的今天听这期节目感觉更切题了。作为一个准产品经理,其实也很好奇嘉宾对于自己在消费型互联网产品的商业化能力与用户的依赖/上瘾程度的正向循环中所发挥的角色怎么想。从现实来看这种关联性和趋势在不断加深,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逐年上升,使用时长逐渐加长,而在这之中占据时长最多的应用都是短视频/社交娱乐。一方面作为从业者,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需要不断攫取更多用户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作为用户却又隐隐抵制这样会减弱我独立性和判断力的事物,会对自己在这个浪潮中的推波助澜产生一种不道德感(尤其是在看见我连字都还不认识的表妹熟练使用抖音数小时后)。就是想知道这种背德感是只有我会有吗…以及能否找到其他社会价值感来对冲呢
小橡皮gogo
3年前
0
好喜欢这个播客呀!我发现太晚了!!

买买锤
3年前
0
33:19 个人博客和个人网站的孤岛时代是web1.0吧,sns的兴起才是通常意义上被认可的2.0时代,人与人在互联网上产生了更直接和紧密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