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几天前,因着写作课上线的由头,几位写作课讲师聚在一起,录了期播客,谈论他们经历的写作。
一个半小时里满是欢声笑语,虽然每个人都谈论了一些痛苦——易方兴曾经接到爆料,某条路的地面破了个大坑,他仔仔细细观摩了一下午,写清了所有修路设备,1000多字最终被编辑删成200,发在了报纸中缝里;林秋铭形容自己写不出来稿子时,就像一只“下不了蛋的母鸡”,只能蹲在地上,感受一阵接一阵的脚麻。在他们看来,写作是巨大的,也因此很多时候容易让写作者自感渺小——总有人比自己写得更快,更好,更能够“一稿成名”。
在那个渺小的自我被反复彰显时,写作就像一把刀子,伤害着写作者。但更多时候,写作仍然是温煦的,有力的,它是孤独时向世界伸出的触手,是困于原生家庭时的托举,是将痛苦与欢乐都码放整齐的坐标,是“我依然可以对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坚定。正是因为这些,《人物》的写作者们仍然热爱写作,并决定继续写下去。
【时间轴】
03:27 谈到去年的写作,脑中第一反应想到的瞬间或者场景
11:10 写作对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要
21:18 写作会伤害我们吗?
27:25 对写作来说,天赋重要吗
35:07 在写作过程中,受到肯定很重要
42:00写作带来的价值感
58:16写作提升了我们的“感受力”
1:04:10 你真的享受写作吗?
1:08:27 如何跨过写作的瓶颈期

主播...
张越7
麦芒寒

卷璐

是个人物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yunxixi
2年前
湖北
2
先买了课程后来听的播客,感觉是对课程内容的很好的补充,也非常惊喜有喜欢的秋铭老师!希望能多出几期播客,做成系列吧~感觉课程里的分享不够听呐~
10_jAhZ
1年前
广西
3
写作课在哪个平台啊?
飞往宇宙山的鸟
1年前
甘肃
4
男主播说他高中的时候看了很多伤痕文学,我以为他要说刘心武、卢新华、从维熙等等。结果他说的是三毛、安妮宝贝和郭敬明。原来是青春伤痛文学。
小的姓路边名野柳
1年前
广东
4
17:06 其实我觉得让文字有艺术性很好是没错,但是没必要批判自己的曾经吧,每个人的长大就是从希望到绝望的过程,只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当我们出生以后看见的第一道光最后会成为理所当然的事而已,所以不需要觉得羞耻,当然,除非那是能成为前进的毒药,要不然还是可以坦荡一点吧,起码自己的回忆跟经历不是活在别人的恶言下的,所以作者们的阅历才是教科书,而禁书也是力量,更何况那只是因为它们被嫌普通而已,刚好我们也都很普通。

好一个夏天
2年前
四川
4
41:51 笑死了 在地铁上坐着傻笑。
谢广坤的冬天
2年前
北京
4
太喜欢易老师的分享了,虽然是在餐馆打工,在眼镜店磨眼镜片,拍栏杆,一想起来能为自己的职业做这件事,就让人感觉幸福又羡慕
芷颜
1年前
重庆
5
声音真的有点小

阿呆冷冷
1年前
北京
6
今天和同事聊工作的时候,说了一句“我真觉得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出本书,至少是本小册子。”
现在发现,这句话也是说给自己的。

蓝朵
2年前
广东
6
求易老师公众号和秋铭老师的微博🙏🏻
木卯儿
1年前
北京
7
18:09 易老师,那是伤痛文学不是伤痕文学啊哈哈哈哈,伤痕文学是指wg后一代的文学作品吧

修修修XIU
1年前
广东
9
49:24 在公共空间的表达都是写作,非常认同
草莓探戈
2年前
北京
13
26:52 平视任何人。

木头-有声版
2年前
上海
14
好真诚的分享,感动。很多次拍大腿感慨:这就是我,我也是这样!
iyeungchinwah
1年前
上海
15
声音好小 在高铁上开最大声 也听不清楚
空钓寒江
1年前
山东
19
今天听到这个播客非常偶然,作为一名已过半百的中老年女性,谢谢你们这些可爱的年轻人,进一步让我坚定了开始记日记的决定。关于写日记的建议,是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从不同的渠道第三次被提到(书本、播客)。谢谢你们。好吧,我决定了,从今天开始直面自己内心的旅程。再次感谢你们。
赵大宝_OuOd
2年前
四川
23
讲的真的很好,不仅仅是写作这个方向,对于各个行业和专业都有启发,更重要的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以及承认自己是一个平凡人并接受这个身份的心路历程

颜和LaCafe
1年前
北京
25
30:56 真正的写作者没有自大的人,因为在写的过程中无数次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球姐Camellia
1年前
葡萄牙
30
14:59 疫情期间独自在异国他乡没有朋友,于是写了一本书,算是自救了

一树叶子
2年前
广东
50
对于自救这一点真的是深深共鸣,高中时代的大多数夜晚都是失眠的,而唯一能够让自己安然入睡的方法就是躲到洗手间或是打着手电偷偷的在被窝里写日记(高中时住宿熄灯后是不允许不睡觉做其他事情的),往往是辗转反侧半宿,脑海中无数的想法争吵到无法入睡,需要借由书写出现另一个自己安抚当下。

球姐Camellia
1年前
葡萄牙
76
每年都会买一册别具一格的日记本,用原始的方式,执笔写下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二十多年了。
回顾过去所写的那些东西,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在产出垃圾,而且也会内疚的反省:是否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让自己漫游在杂乱无章的思绪当中?有这些时间,是否应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呢?
记录思绪的好处也许短时间内看不出来,但长久积累下来,也逐渐接受了曾经视为垃圾的东西,终于从完美主义的假想中走了出来,那些不完美才是自己最真实的部分。那些现在看来可笑的想法和心情,正是自己思想的一部分,是心灵深处的镜子,更是成长的见证。
娜塔莉.戈德堡在《写出我心》中提到,我们每天都在收集大量的信息,大脑也在杂乱无章的思绪中失去了聚焦力,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不断挖掘生命中的有机细节,将思想精华从无序的思绪糟粕中剥离出来。
有时候觉得脑中的想法很成熟,但是写下来之后审视,才发现还有很多的漏洞和不足,无论是在做事情还是自我成长方面,好记性永远不如烂笔头。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分析,才能一步步的破解大脑中的大量原始素材,而不间断地写作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让我们可以层层剥茧,直抵内心深处的自我。
生活如此丰富,可以体验和记录的事情数不胜数,就算每天记录一点去过的地方的细节,或者自己的情绪起伏,感觉这一天就没有白白流逝,因为你用眼睛看到了,用心体验了,用脑子分析了...经年累月下来,对生活的洞察力就会不断地提高,而他人也可以感受到你由内而发的生命力。
写作终究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剖析自己的内心给别人看,很多时候却得不到共鸣,正如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不强求他人的理解,只求可以更理解自己。欲变世界,先变其身,不如在无所事事时多写写东西吧,现在觉得是垃圾的东西,日后很有可能成为自己宝贵的财富,记住复利能带来的价值,收获个人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