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20分钟
播放:
2.07万
发布:
4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从去年开始,一批社会科学方向的学者,掌握了前所未有的大众影响力。



“奇葩说捧红了刘擎”“B站捧红了罗翔”——当我们谈论他们的出名原因时,经常会下这样的判断。这个判断当然没错,但不是全部。如果仔细考察一番,你会发现从商业角度,这个故事还会更深。



这期节目,我们就会以刘擎教授为例,层层剥开,找到学者走红背后的推动力量,并弄清它们是如何把学者变成一门好生意的。



虽然常听本节目的听众可能已经熟悉,但我们仍然想强调一下,在这里,“生意”“走红”“学者明星”这些词都是中立的,不带批评意味。我们认为,学者只是一份工作,不用给他们特别高的道德定位,让自己的研究和知识传播得更广,本就是他们工作的应有之义。而要完成这份工作,需要商业机构的推动。两者并不矛盾,甚至是相辅相成的。



当然,学者肯定和歌手、演员等常规艺人群体不一样,背后会有更丰富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在在《第一财经》杂志最新出版的5月刊中,你可以看到这方面的讨论。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59 学者明星的定义

06:33 刘擎背后的三个推动力

14:36 罗翔爆红后B站做了什么

16:07 图书也曾是新媒体



| 延伸阅读 |

《5月新刊 | 新青年·知识新偶像》

成长于互联网的这代新青年,正以他们独特的方式,追随他们看到的知识偶像。而被视为“偶像”的知识分子,也需要学习全新的媒介传播和代际沟通方式。无论这些学者“卖”什么、能否让更多人受益、可否改善整个市场的水平,“进入市场” 这个行为本身,就有价值——毕竟,没有人会抗拒一个开放、丰富、热闹的市场,知识的市场。



《第一财经》YiMagazine 5月新刊,聚焦新青年,和他们的知识新偶像。我们从明星学者、综艺、知识青年、社交网络等不同角度,带你了解这个市场变化的过程。



《少量余票 | 这周六,来苏州和我们一起聊聊学术新偶像和知识传播新趋势》

5月15日,我们在苏州诚品书店和大家面对面聊聊学术新偶像和知识传播新趋势。



一位代表青年学者的历史系教授,和一位活跃于互联网学术活动一线的知识新青年会在本次活动中同台。杂志封面主创团队也会和大家面对面分享本期杂志制作背后的故事。来和我们见面吧!



《启蒙运动的生意》

作者:[美]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如何在社会中传播的?它的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图书市场如何确定其功能?出版商、书商、推销员和文化传播中的其他媒介扮演什么角色?这本书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瓦力斯拉夫克里奇
4年前
52
更早期差不多要数易中天和于丹等人文历史类学者在百家讲坛的登台,进而出圈。图书大卖。现在这些学者出圈有更多的商业推动,也有有组织的包装。我觉得学者出圈走向公共话语,不是坏事。学者只要不有违学术独立有底线,恰饭赚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美国总统任后很多不也是走穴出书商业演讲嘛。 希望更多像向飚这类象牙塔的学者去到大众传媒,传播知识,为学术正名。
流光溢彩_DAti
3年前
28
罗翔跟刘擎还是很不一样了,他捐出了b站的收入并刻意远离了这些商业行为,他的自我反省很让人赞叹。
蛋妞_各站停车FM
4年前
23
我们乐见学者出圈,活跃在公众视野中,增加与公众的对话。 但是有些学者出圈之后,频繁辗转于商业活动,忽视了自己学术的本职工作,长期吃老本,这就不鼓励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学者出圈后,凭借自己的影响力跨界发言,造成了很多误解。
啊噗噜派
4年前
18
还有复旦的沈逸 沈奕斐都是有名的,后者在小宇宙上还有播客
巨大垃圾
4年前
13
走出象牙塔 让真正懂得的人发言 我个人觉得是好的 真的能学到太多东西了
Koronos
4年前
11
02:24与人类学/社会学在社会上的热度相比,其学术的停滞和就业的困难显得微妙起来。
entPPP蝎子
4年前
9
沈奕斐确实不错,尤其pk月亮那期!某逸、某丹之楼就。。。吧
松子大郎
4年前
8
理想国、一页都是出版品牌或者说是出版公司,不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旗下公司,出版品牌会和出版社合作,拿出版社的版号、出版计划出自己品牌的书。
真是B君
3年前
5
18:25 学者变成一种“偶像”,确实也没什么不好的,重要的是他们的学问是否在日益精进,具备良性影响力
断舍梨
4年前
4
15:12  但其实在法本学生的法考圈子里,罗老师的刑法课的评价,不如柏杜法考的柏浪涛老师hhh(超小声
童欣
4年前
4
只要学者的影响力和学术研究深度可以相辅相成的正向增长就好
江户川乱考
3年前
3
出版社 音频公司 脱口秀 ➡️ 制作内容帮忙走红 反哺之前的内容
锵锵璐
3年前
2
学术圈如果和大众能够形成良性互动就很好,大众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到不同的思想,哪怕没那么深刻,但也是很好的切入口,可以沿着切入口再去看相关的内容。学术圈也有途径不定期“下场”,参与了解现实,参与公众表达。
毗陵布衣
3年前
2
19:51 两位主播的角度挺好的,这期节目是不带评判的观察。顺便问个题外话,《十三邀》这个节目它背后的商业逻辑是怎样的?
LeonUp
3年前
1
19:25 对呀,讲得复杂了,又会有多少人会感兴趣吗?讲得浅显易懂一些,让更多的人产生兴趣进而去学习去传播,也是善莫大焉
Claudia_UMJC
3年前
1
他们讲的知识深入浅出 讲的东西和百姓和社会贴近 ,而且他们具备当“明星”必不可少的外表——和蔼可亲有观众缘,加上这几年大环境下大众对空洞无营养的娱乐明星的审美疲劳,都是他们走红的原因。
是腿腿子吧
1年前 上海
1
打卡
HD173018w
1年前 广东
1
玄之又玄
下个大雨
1年前 江苏
1
00:14 真的喜欢刘擎老师哈哈,那种理想主义的昂扬,太打动人了☺
LeonUp
3年前
1
12:50 是《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吗?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