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最近 AI 硬件特别的如火如荼,但因为经历过上波消费出海的热潮,我对 AI 硬件的定位是本质上这还是一种消费电子。那既然是消费电子,仍然是众筹、Amazon、线下渠道等一系列打法,所以这期播客我们请来了有十多年出海消费电子经验的羽佳,她既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又是一位新入行的 AI 硬件的创业者,我们借由 AI 的话题,一起聊了下她多年来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和认知,以及她对于 AI 带来的新变化的一些看法。
羽佳作为 Anker 的 CEO 助理,经历了 Anker 从几亿到几十亿的全过程,后来她又在出门问问负责整个海外业务的增长,之后她参与创立的公司 Global Oneclick 更是出海服务领域的绝对头部代表,他们服务了超过 40 家百万美金级别的众筹项目,包括近年来特别成功的 Ecoflow、云鲸、拓竹、追觅、华米,以及新时代的 AI 硬件公司 plaud 等等都是他们的客户,所以她在这方面的话语权毋庸置疑。
这期内容中,我们其实反复围绕着道、法、术三个层面对 AI 硬件/消费电子展开了讨论,相信听完这期播客,你也能快速的掌握 AI 硬件其中的核心 know how。
最后,我们的 AI 私董会也在持续报名中,目前已经聚集了一批市场上最好的 AI 创始人,欢迎点击链接报名(里面也有目前已加入的成员名单,可点击查看)
【人类博物馆】
导游:曲凯,42章经创始人
18 号珍藏:谢羽佳,三耳猫创始人,前 Global Oneclick 联创
【时光机】
- 2:35 AI 硬件怎么就突然火起来了?
- 3:26 硬件出海的三波浪潮
- 3:34 09-18 年,以安克为代表的第一波跨境电商品牌
- 5:04 16-22 年,以 EcoFlow、拓竹为代表的产品创新型品牌
- 6:20 23 年开始的 AI 硬件浪潮
- 6:32 AI 形成了一个又高又宽又长周期的共创空间,有超级物种的机会,也有小鱼小虾的空间
- 7:44 这一波 AI 本质上给硬件产品带来的两个核心作用是?
- 12:33 AI 能不能把所有的硬件都重做一遍?
- 18:58 众筹更多的作用其实是 to VC?
- 25:49 Amazon 对新兴品牌变得不友好了吗?
- 27:21 一个硬件消费品公司一共有几条命?
- 27:51 创新变量是需要高容错来对冲的
- 29:16 我真的希望硬件创业者都能想明白的一个问题
- 36:41 消费电子品牌能长出够深的护城河吗?
- 43:13 消费电子的 0-1,1-10,10-100 核心分别是什么?
- 46:36 AI 硬件的道、法、术到底是什么?
【The gang that made this happen】
- 制作人:Celia
- 剪辑:思娜
- 片头 bgm:Mondo Bongo - Joe Strummer & The Mescaleros
主播...

曲凯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效威Fernando
1年前
上海
1
10:22 这个地方提到的是powered AI吗?
赛_3odu
9个月前
上海
2
这一期里面听到的facts比较多,相比之下insight比较少。比如嘉宾提到了学习领域的布鲁姆模型,但是类比下来对AI的发展路径的判断不太清晰;提到了三波出海热潮,但是做消费电子的企业听下来也不知道如何做出海。

隔壁老成
1年前
安徽
2
这期很好,我正在渠道推广ai硬件呢😃

午夜尼奥
1年前
北京
2
满满的阿里味儿

Carolkidd1
11个月前
欧洲
3
我觉得这期很棒啊

auxten
11个月前
北京
3
13:27 嘉宾说的一字一句像是 AI 生成的车轱辘话

不二法棍
1年前
北京
3
这期平了一点

宇宙大烧卖
1年前
上海
3
45:33 AI+团队需要什么样的人:
1. 机会识别准确,能发现真实的,具体的需求的人。最关键
2. 进化速度快,对新技术感知度,敏锐度高,技术产品型,对产品能快速找到合适技术落地
3. 硬件体验能不能最好的人
以上三种人是0到1必须的
4. 形成差异化的东西,每个公司就不一样了,支撑从1-10

JASting
1年前
北京
3
08:16 对比人类教育三大目标“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运动技能领域”。1️⃣当前大模型达到了认知领域的低层级教育标准—-“记忆、理解、应用”,高等级认知领域能力—“分析、综合评价、创造”还没实现。 2️⃣情感领域能力较难。3️⃣运动技能领域对标具身智能,但感知技术能力还在初阶。

张帅_帅才兔
1年前
北京
3
很好的一期节目,嘉宾对硬件AI各方面的方法论上有很多沉淀,节目全程都是知识点
Ammmmmy
1年前
北京
4
10:22 AI进化在模仿人的进化,美国心理和教育学家,布鲁姆教育分类法,育人的目标分为以下三个领域,AI的学习也是沿这三个领域在进化和学习
认知 cognitive domain:知识记忆、理解和应用,分析、综合分析和创造评价(实现底层三层)
情感 affective domain:接受,反应,价值观,价值系统,价值系统个性化(离机器有意识很远)
运动技能 psychomotor domain:知觉,定势,反应,机械动作,外显反应,适应,创新(目前处于基础层级,视觉和语音有了,但是触觉电子皮肤还很远)
这一波大模型,是认知领域底层三层的智能涌现,在部分场景替代认知技能,替代带来的benefit是精力释放和人机结合时的能力增强
示例
移动场景会议记录,内置ChatGPT的录音笔,解决记忆,理解,总结,释放了精力,工具层面的精力释放
设计方案场景中,顶层的创造能力不能提到,但是midjourney可以增强创意,从而提升,认知领域的能力增强
分析商业机会的方式:
日常任务哪些调用“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能力,AI能胜任的场景的形成“替代人、精力释放”或者“人机协同、能力增强”的效果。

JASting
1年前
北京
4
43:24 消费领域三个阶段定义:1️⃣0-1破局,考验认知(决定差异化产品方案)和执行能力(决定执行效率);2️⃣1-10优化跌代:道想清楚、法和术规范化,带动执行能力和经验越变越强;3️⃣10-100护城河建设: 单品类考虑上下游价值链增强,生态公司考虑生态增强。

JASting
1年前
北京
4
33:46 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这个项目有哪些亮点会支撑到下一个人接盘。从众筹中可看“销售额、roi、cpa”

曲凯
1年前
北京
5
欢迎在做 AI + 硬件 创业的朋友们加我微信 qukai42 沟通,我们这有一批优秀的相关领域创业者,还有很多个很nb的软硬件的人在看创业机会
Sid777
11个月前
北京
5
3分钟内,听到几个大词,直接劝退

浩Sean
1年前
四川
7
20:18 端侧的小模型才是终极解决方案,小札也在说未来会更多的推出开源小模型,硬件的话我们有深圳那边的供应链,基础问题解决之后剩下就是拼硬件设计和模型微调了
阿由酱
1年前
广东
8
46:56 道:在长期市场中的需求判断,决定天花板,有能看到终局的能力;法:目标的执行流程和标准的框架,如渠道策略和运营节奏;术:落地细节的knowhow,隐形的知识和显性的知识。往往缺的是道,因为硬件的迭代周期很长,时间是最大的成本,起点决定终点。

秋秋啾啾
1年前
上海
10
看了评论,带着挑刺的心情想着浅浅听一下这期。听完反而觉得颇有收获,能落地的想法是启发,对范式的总结和讨论也很有启发性。
没有热评说的那么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对我很有用的一期,证据是记了不止一条笔记。
黑猫警长不怕黑
1年前
广西
13
感觉回答又大又空。。。
海淀小野猪
1年前
北京
44
有点奇怪,下面很多课代表在总结,似乎很有收获,蛮好,但作为一个42章经老粉,我不认为这是一期值得推荐给AI从业者寻求启发的播客,历史上,我认为值得推荐的,是类似音遇创始人那种实干家的洞见。
我很希望这是因为嘉宾“有所保留”,因为大家如果仔细听,嘉宾有很多“教科书”式的废话,就是那种“我似乎在其他地方听过,乍一听确实没错,但细想却没什么启发”,是一种“能在商学院推荐读物上看到的东西”,我一度难免怀疑嘉宾没有做过“自己的产品”,我实在不希望嘉宾是那种“看得多,研究得多,就认为自己能做”的人。
另外,我是被“AI硬件”这四个字吸引而来的,但全文基本没聊AI,这是我很难接受的。换句话说,这个播客放在这波AI浪潮之前,例如5年前,也是可以的,这不是夸赞,这是说这篇访谈基本跑题了。
我觉得,哪怕拆一下AI在硬件上的应用场景,聊一聊具体的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哪怕是脑暴,提供一些想象力,都是可能给我们这些做产品干业务的人一些启发的。
我相信,以曲老师在创投圈的访谈经验,应该是能够察觉到我谈及的这些感受的,我也似乎感受到了曲老师言语间的客气。
当然,好像有些地方是有后期补录,看得出嘉宾是很认真对待的,可能出发点是希望能够输出干货吧,但整体听下来,真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