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聊了什么The What】

在流行文化中,女性的身体似乎是可塑的:小红书告诉你只要自律加上运气,你想要什么样的身材都唾手可得。然而,人和食物的真实关系往往是拧巴而痛苦的。我们的狩猎采集者祖先为了生存,在十几万年中进化出了对糖分和脂肪的渴望;而在几十年中,现代食品工业让糖分和脂肪突然变的唾手可取,馋虫每一天都无数次试探我们意志力的边缘。近期的新药——也就是卡戴珊身材巨变的钥匙——Ozempic在美国引发了巨大的讨论。肥胖是意志力薄弱的体现吗?在身体依旧长期被商品化的世界里,我们该如何看待Ozempic“躺瘦”的诱惑?

In the realm of popular culture, the female body appears to be infinitely malleable: social media promises that with discipline and luck, any desired physique is within reach. But in reality, our relationship with food often twists into a painful knot. Our hunter-gatherer ancestors evolved an insatiable craving for sugar and fat; in mere decades, the modern food industry has made these indulgences effortlessly accessible, incessantly tempting our willpower at every turn. Recently, a new drug called Ozempic — the key to the Kardashian-esque metamorphosis from silicon-injected peaches to sinny Barbies — has ignited a fervent debate in America. Does obesity signify a weakness of will? In a world where the body remains commodified, how should we perceive the seductive allure of Ozempic's promise of effortless slimming? Is fat bias systemic and how do we fight against it?

【时间轴 The When】

  • 02:46 Ozempic是什么,为什么他引发了如此多讨论?

  • 16:05 肥胖与医疗系统、社会阶层的复杂关系

  • 45:17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鲸》?

  • 02:46 What is Ozempic and why has it sparked so much debate?

  • 16:05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obesity, the healthcare system, and social class

  • 45:17 Why don't we like "Whale"?

【拓展链接 The Links】

【疲惫红书 CyberRed】

除了播客以外,疲惫娇娃的几个女的在小红书上开了官方账号,我们会不定期发布【疲惫在读】、【疲惫在看】、【疲惫旅行】、【疲惫Vlog】等等更加轻盈、好玩、实验性质的内容。如果你想知道除了播客以外我们在关注什么,快来小红书评论区和我们互动。

【买咖啡 Please Support Us】

如果喜欢这期节目并愿意想要给我们买杯咖啡:

If you like our show and want to support us, please consider the following: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主播...
疲惫娇娃CyberPink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椰汁炒饭
1年前 广东
5
医学生忍不住发言 上课老师讲这个药一直以来作为降糖药,近几年美国批准作为减肥药后中国的许多医院内分泌科医生总是被找关系或者被要求开这种药,那么这么多减肥药及降糖药对比来看,这类药的副作用的确是极小,效果很好,且在中国更加便宜(没记错好像是300/支)。不知道这种药的风靡如果蔓延到全国,后面的走向会是什么。
Sophie
1年前 上海
6
52:15 喜欢你们夹英文,一直一直都很喜欢。就这样。
unfuckable
1年前 陕西
10
聊到社会阶层和肥胖的关系的时候突然想到林垚老师【催稿拉黑】的一期播客讨论《看不见的孩子》这本书中记录了这样一种现象:在贫困的黑人区很难找到卖蔬菜的地方,只有麦当劳这种快餐店,父母只能买垃圾食品给孩子吃,久而久之就导致孩子变得肥胖。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穷人都是瘦的,只有在美国穷人是胖的,但这种肥胖其实是营养不良的表现。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营养不良就意味着身体可能更容易生病,生病之后就要去看医生,看医生就会支出医疗费用,生活其他方面就会更加捉襟见肘。而归根到底是由城市用地规划这种结构性因素造成的。既有的社区伦理、人际关系、社会网络一旦被打散,穷人们就会陷在高房价、缺少健康食品的生活空间中。再加上福利津贴越来越少,申请要求越来越复杂,穷人们越补贴越贫困,越工作越贫困,最后陷入赤贫的境地。(就像主播说的种族、贫困、肥胖这些议题是交织的,粗暴的归因给个人太懒惰啦~再次感谢疲惫娇娃每期精彩的输出🥰
二球悬铃木
1年前 广东
10
太喜欢这一期了,我大学时期也是在不断羞辱自己身体,明明很健康很匀称但是总是觉得还不够瘦,经常逼迫自己去尝试各种奇奇怪怪的减肥方法,现在比起大学不知重了多少,但是由于不想整天强迫自己,工作和生活已经将我压迫至此,我就没必要自己再给自己添堵了,反而开始坦然接受自己,现在谁说我胖基本都没法伤害到我,我只会觉得是对方的审美有问题🤨
goodMan909
1年前 美国
10
感受到了聊这个话题不是很容易,话和话都纠缠在了一起,所以更感激娇娃们聊了!一边听也一边试图铲除自己面对各种身材时立刻自动发散的对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想象,特别struggle,觉得以自己这个cpu干烧的程度可能可以消耗不少热量,吃颗糖补充一下吧(╯°□°)╯︵ ┻━┻
黄庭杰
1年前 美国
11
几个点:1.胖人健康是少数,过度肥胖是绝对不健康。 2.肥胖问题是社会问题,但不全是食物问题,这点你们自己也说了,更多是公平和失衡。3.健康的瘦人和健康胖人的健康程度并不等同,都可以定义成健康,但就生命活力和耐力,精力,生命长度等等都存在差别。但这种差别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维持健康的胖人因为社会偏见等外部压力变的极其困难,变动的体重诱发慢性疾病,进一步加深肥胖的偏见。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式确认自己是否健康。“自信”,对自己感到舒适,满意就可以了,并没有存在一个具体的外部体重数字。4.停药体重会反弹。
谬见之明
1年前 江苏
13
46:18 「血的地基」——说得真的太好了。 我第一次看到《鲸》的预告片就有很强烈的不适感,后来看到很多好评的时候也怀疑过自己,但现在我才明白那种感觉是什么:这个故事延续了一种类似《辛德勒的名单》那样的思维,用一种貌似真诚、真实的手法遮蔽了可能更残酷的现实——在生活中,像男主角这样的人根本就不是拒绝拯救,更多的是连呼救求援的勇气都没有,只能在绝望中目睹自身的毁灭。它用一种可能比赤裸裸的歧视和暴力更糟糕的方式消费了一种人体肉山和body horror的奇观,而让大家忘记了这实际上是许多人生活中非常切身的、无法摆脱的绝望和痛苦。 作为一个常年和body shame斗争、深受自律神话困扰、和食物的关系非常紧张的人,听了这期真的很想哭。这几年养成了非常偏执的锻炼习惯,几乎是雷打不动、近乎自虐地在运动,以避免自己被更严重的焦虑俘获。实在不是我多热爱运动,只是如果不运动的话,我就会变得更加糟糕。这一年多来和身体的关系稍稍缓和了一点,但还是经常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坚持这么焦虑,为什么要靠着如此巨大的自我否定倾向来push自己运动——我也还是没有答案。摆脱了体重秤、BMI、精打细算的热量表等等被数字规约的「健康」之后,我稍微轻松了一些,但还是会在买不到合适的衣服裤子的时候陷入自我怀疑。 一直以来都盼着别人告诉我,没关系,不瘦也可以,胖点也很美。后来觉得有什么好说的,本来就没关系。可那些为了减肥而节食的日子,那些即使忙得不行还坚持去健身房的日子,那些因为巨大的压力而暴食的日子,那些因为抑郁而肥胖的日子,那些为了不发胖坚持两年不吃晚饭的日子,那些带着饥饿感和一点自虐般的快感入睡的日子,好像还是没有过去。每次想起来,都会被巨大的荒谬感俘获,好像被一颗自己射出的子弹反复穿透。人怎么能这么厌恶和憎恨陪伴自己最久的身体呢? 我渐渐放弃了期待自己走出这些焦虑和痛苦,因为期待也太累了。可能我就是要揣着这些定时炸弹一样的痛苦,被不同的trigger触发然后反复炸伤,在血迹斑斑里愈合又再次坍塌吧。 Anyways听到这期还是很安慰,真心谢谢疲惫娇娃的各位。
强壮且能吃
1年前 北京
13
看了电影再来听这期节目。超同意主播说的电影营造的惊悚感在现实中无法消解。我看完电影生出的不适感在于,我不希望自己歧视身材肥胖的人,明白歧视和偏见是不好的,但看电影时我深深沉浸在一种惊悚和恐惧和不适之中,我感觉导演把视听用的就像Charlie把Thomas逼到墙边逼他说出you r disgusting一样,把观众逼到墙角进行恐吓,恐吓之后呢,没有消解我对肥胖的恐惧,强迫我承认你看你就是有偏见和歧视。总之看完的感觉就是对自己失望,你看吧你还是没法不带任何厌恶情感地去看一个overweight的人。
Mayutan1014
1年前 美国
14
46:19 主播们可能还是太privileged太健康了,不能理解这个病态性肥胖人口的痛苦
細胞
1年前 广东
15
08:47 药物我在去年年初医生的帮助下打了几个月,真的不夸张,我从有暴食症到早上喝了一杯咖啡撑了一整天,就是震惊可以吃饱,我以前是永远都处在找吃的的状态。不过这个药物的作用随着时间会慢慢减退,到后期还是要靠自己的习惯和意志力,不可依赖,仅仅是辅助
幸福的可爱
1年前 上海
18
39:39“只有懒女人 没有丑女人”的口号竟然流行了那么多年
编号2538
1年前 澳大利亚
19
08:09 我也(曾)是使用者,其实这个代价很有限,因为在失去食欲的同时你也会失去“吃不了那么多好吃的了”的惋惜感受。
衣柜藏着小兔狲
1年前 北京
24
41:21 前段时间北影节很不巧去了北京剧院,这个座位……我一米六百斤以下都觉得拥挤不适的程度😅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展演活动的场所就是不换一批椅子
Ellen_jQmc
1年前 浙江
25
国内也是啊。甲减患者去看肥胖问题,挂了专家号,什么检查都没做,给我推荐了薄荷
Zitian1027
1年前 北京
37
梨形Big Girl。同事推荐了这个药,友好感谢,坚决拒绝了。现在学习接受和爱自己的身体,虽然不是“主流”审美,但是接纳了自己的构造和Shape。我发现我不是少吃和运动就瘦,而是情绪好、睡眠好更有利于保持体重。另外,我发现我体重上涨的时候很多时候是情绪低落的时期。我们要做的不是瘦,更多应该是更了解自己,更体谅自己。
Julia茱莉亚
1年前 北京
52
让我联想到,对于mental health问题,自从有药物以来,一直有的一个争议(和病人的一个struggle),就是如果可以通过药物解决,那好像就不需要从社会、家庭等这些更难的层面去解决了。但作为一个目前停药的患者,个人经验是,药物在发作严重的时候确实能治病救人,但更lasting的healing,可能来自于其他方面(所在社会系统)的改善,咨询师的帮助,和支持网络
住在南极北边
1年前 湖南
58
这期讲得太好了🤕🤕一边做饭一边对着热气腾腾的铁锅流泪。作为一个从小学某一天突然胖起来就没有瘦下去过的人,在大家表面的尊重背后,面对更多的是来自妈妈的指责:别人一看你这么胖就知道你是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怎么敢想象一个女孩子会有140斤,还有很多次我说即使我胖但是我很健康从不生病,她还是会回复我:胖就代表了一种不健康。即使我已经心智足够成熟到把“我很胖”这个判断自我合理化或者说尽力承认然后内化成一种对自我的接纳,但每次面对我妈妈的判断还是会觉得心脏被一把小箭短短地刺痛了一下。今天这期节目很好地抚慰了我,我没有错,也不应该因此而感到shame。谢谢疲惫娇娃。一定会接到更多广子的!💪💪💪
hotspring
1年前 广西
61
在国内生活,要面临的身材焦虑似乎更严重。我感觉我跟我的身体三天两头和解,又两天三头的纠结……很喜欢这期节目,得到一点点治愈,以及更多的思考。
Faye
1年前 湖北
76
反思自己对肥胖也有偏见,从我做起,学着消除歧视和偏见。我和食物的关系也很紧张,吃多了责备自己没有自控力,吃的时候也没有真正在享受😅
小胖胖_p
1年前 上海
268
举铁7年,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祛魅了“自律可以让我拥有完美的身材”。哪怕完全相同的训练体系和强度,一个人最终可以达成怎样的身材是非常非常因人而异的。你苦练深蹲,臀也没有xx博主翘,腿还比人家粗一倍,很可能是因为你比人家矮/胫骨比人家短一大截/(甚至)腰比人家长。你的自律能做到的最理想情况是,让自己快乐、感觉充满力量、拥有比较理想的体检数据。现在我的教练还经常接到年轻的会员妹妹,指着小红书上的xxx说我要练成这样。我很想告诉她们你很可能练不成这样,你很可能搞错了博主成为博主的因果关系,即她不是因为苦练多年特别出色才去当博主,而是因为发现自己天赋够好可以吃博主这碗饭才坚持苦练了这些年。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