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81分钟
播放:
189
发布:
1周前
主播...
简介...
本期活动:赠书!
在评论区分享你对大脑神奇之处的体验,我们就会从中选取三位幸运听众送出《这样看大脑》各一本。
————————————————
麻烦给我的大脑来一杯Mojito,我以为醉透,方可看透它的宇宙。
这期播客三位主持人李诺、yaya和包子围绕后浪出版社赞助的书籍《这样看大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是一本由英国知名医学作家丽塔·卡特撰写的神经科学入门书籍,内容涵盖脑成像技术、心智过程、情绪与道德等话题,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大脑与心智的奥秘。
节目中,三位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坦言这是一本硬核但极具吸引力的科普读物。它通过丰富的图像和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探讨了诸如情绪来源、记忆形成、左右脑分工以及大脑如何操控行为等迷人的科学问题。这本书让主持人意识到大脑远比想象中复杂,它不仅是人类行为的幕后操控者,更是一个拥有惊人适应性和复杂性的生物系统。
除了书本内容,三位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关于大脑与生活的思考:从对意识的探索到记忆的不可靠性,从日常习惯对大脑连接的影响到情绪背后的生化机制。
节目中提及书中图像:
听友群 “正在读书的人们”:可以添加微信号:L-timothy注明“加听友群”
另外,关于节目的任何想法、建议或合作意向,除了vx之外,也可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在评论区分享你对大脑神奇之处的体验,我们就会从中选取三位幸运听众送出《这样看大脑》各一本。
————————————————
麻烦给我的大脑来一杯Mojito,我以为醉透,方可看透它的宇宙。
这期播客三位主持人李诺、yaya和包子围绕后浪出版社赞助的书籍《这样看大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是一本由英国知名医学作家丽塔·卡特撰写的神经科学入门书籍,内容涵盖脑成像技术、心智过程、情绪与道德等话题,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大脑与心智的奥秘。
节目中,三位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坦言这是一本硬核但极具吸引力的科普读物。它通过丰富的图像和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探讨了诸如情绪来源、记忆形成、左右脑分工以及大脑如何操控行为等迷人的科学问题。这本书让主持人意识到大脑远比想象中复杂,它不仅是人类行为的幕后操控者,更是一个拥有惊人适应性和复杂性的生物系统。
除了书本内容,三位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关于大脑与生活的思考:从对意识的探索到记忆的不可靠性,从日常习惯对大脑连接的影响到情绪背后的生化机制。
节目中提及书中图像:
听友群 “正在读书的人们”:可以添加微信号:L-timothy注明“加听友群”
另外,关于节目的任何想法、建议或合作意向,除了vx之外,也可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Christine运动去
1周前
陕西
3
有时候生理性创伤是没办法用理论层面的心理学知识去解释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道理都懂却过不好这一生
比如小时候受虐待严重的(情感虐待或身体虐待等),就会不自觉在对待他人时情绪控制不住的激动,导致态度不好,虽然Ta可能学了很多心理学知识,又看似很清晰的能解释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
可是每次解释后,又会重复,导致内在冲突,出现自我评判。
所以出现生理性创伤,还是需要从身体上、认知上、情绪上几方面一起合作,帮助内在整合,才能有效的帮助自己恢复。
因为我们的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它需要系统性的整合,才能得到修复。
从神经科学角度解释,当人在经历创伤时,大脑的杏仁核(情绪中枢)、前额叶(认知中枢)和身体感觉系统会同时被激活且彼此失调。
比如Ptsd患者的闪回现象,就是身体感觉和认知时间线断裂的表现。
NPD患者难以治愈,是因为前额叶和大脑杏仁核缺陷严重,修复困难。所以NPD子女需要早期心理干预,可阻止代际遗传。

Zhou_东南季风
1周前
北京
3
1:14:16 人生就这样充满了错觉😝,“大梦”一场啊……但是戳破这些叙事的时候,没有其他的支撑的情况下,会很痛苦的。“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是真的很困难的,【意识/理解】框架与规训 到 【表达】出自身的感受 再到【行动】打破自身过去的惯性和桎梏,这是一个非常长的链条。我们都在路上,需要勇气。(但是如果没有,也没关系!)

idontwantyou
1周前
广东
2
脑子不够用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得了倦怠症,每天一打开手机就被网络信息淹没,还没有来得及一个个消化,信息还在不断的向你涌来,你的生活和手机一样被规训化,你根本停不下来,慢慢你会主动放弃了思考。我想说的是很多人的脑子被看坏了,包括我自己。

Zhou_东南季风
1周前
北京
2
54:24 这个ya老师提的像潜隐记忆这个概念。

Zhou_东南季风
1周前
北京
2
16:56 诶这个,又想起看到的一个说法:“愤怒其实是达成目的的手段。”(漏字了改了一下)

Christine运动去
1周前
陕西
2
抽象的很,脑洞量不够了

Zhou_东南季风
1周前
北京
2
26:08 人的一生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Christine运动去
1周前
陕西
1
听完之后,其实觉得唏嘘不已-原生家庭给我的大脑带来了脑损伤。她不停说村里都是坏人,欺负我们家没有男孩子。我记得我突然在十岁左右就开始驼背了。她一直灌输别人欺负我们,整个村没有好人。好像我们的出生,我们是女孩是原罪。这些毒思想灌输进我的大脑里面,伤害的是我整个人,包括形体。尤其是想到我妈从小到大对我灌输仇恨教育,让我仇恨的是爷爷奶奶,一直灌输了快三十年。而且她很擅长小事放大,不停说,不停添油加醋。我感觉我真的脑损伤。

Christine运动去
1周前
陕西
1
我这两年接触两三个家庭教育,也有一些读书会。零零散散其实也算读了一些心理学的书籍,但是都是碎片化的。感觉如果感兴趣的话,其实系统学一下还是挺好的。能疗愈自己,目前对我来说最疗愈自己的方式感觉还是要去多接触现实中的人和事物。这两年有点被困在抽象的原生家庭的记忆里面了。反而在听心理学等相关播客的时候,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容易陷入反刍思维。觉得还是得接触新鲜的事物和人。

Zhou_东南季风
1周前
北京
1
12:49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说法,说人的一生其实是“被基因控制,被激素驱使”的。大学期间意识到了这点,心情很低落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一边先让情绪流动着,一边采取吃点甜食/运动/洗热水澡,或者采取创作释放(写作/绘画/录播客/吹弹乐器)来处理。以前会尝试和亲人朋友分享,现在发现这个事情不是身边的人能帮助的,而是先采取自行处理的这套方法,如果还是很低落,就无所事事地呆在大自然里发呆哈哈哈。

Zhou_东南季风
1周前
北京
1
20:26 但是我感觉“身体我”其实完全是“我”的一部分,意识、大脑(身体)真的能独立分开么,如果是独立的,那这个“意识我”储存在哪呢?

Zhou_东南季风
1周前
北京
1
*好像说太多话,把评论当成和你们聊天+笔记了💦

Zhou_东南季风
1周前
北京
1
35:46 这个奥巴马的例子好好玩,感觉或许和完形心理学有关。

Zhou_东南季风
1周前
北京
1
46:31 这一段好像小小故事会。可能如果有机会做个故事集,会发现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有无数次可能都“濒临死亡”,小时候读书看到有做濒死体验的科学实验,如果脱开“科学性”,抛开各种“主义”视角,单从个人的体感/记忆来做记录集合,或许会更有趣诶。我之前有关注b站的@大物是也 他们的科普,就有看到术后谵妄,包括麻醉期间人的乱语,外部世界和内部个人视角完全不一样;这些和人的梦、潜意识应该都有所关联,如果要研究大脑的话,这些也都算很奇妙的点,不止是那些“清晰的、有逻辑的”值得研究,“混乱的”地方同样是的。包括后面提到“疼不疼”这个点,可能老师们现在回忆也会有一部分被削弱了,所以即时记录也很宝贵,是自己或许相对客观的历史。

Christine运动去
1周前
陕西
1
鲁迅说“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路了。”我觉得神经链路也是一样的,只要刻意练习,听说照做,刻意练习,新的神经链路就会形成,也就是行为模式和语言模式会生成。
鲁迅那句话可以改一下,“本来没有这条神经链路,刻意练习的多了也就有这条神经链路了”

Christine运动去
1周前
陕西
1
皇帝那么可怜吗?喝的茶叶都是陈茶?哎呀,我的天

Christine运动去
1周前
陕西
1
1:10:49 太共鸣了,我越随意所欲,越沉迷手机短视频,越过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Zhou_东南季风
1周前
北京
1
1:01:07 📝:重复性工作会磨损自己的大脑,大脑需要新刺激才能保持活性,保持新神经元连接,持续学习,给大脑按摩。哈哈哈哈长脑子了……

ya_elephant
1周前
广东
1
为什么这段我听起来有一种哭腔😂

ya_elephant
1周前
广东
1
35:34 这个时刻!!@李诺

Christine运动去
1周前
陕西
0
17:04 yaya这里我又产生共鸣了,我经常发一些莫名其妙的脾气,感觉可能从小到大很多情绪和需求未被满足

Christine运动去
1周前
陕西
0
据说有时候大脑总是欺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