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15分钟
播放:
360
发布:
2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导语-
上一周我们在伦敦看了一部剧,叫做Marriage Material。
可以说,这是我(Sophia)在伦敦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剧。无论从情感、哲学讨论到剧情展现上,都堪称佳作。直接讨论代际、认同、种族、性别。
非常精品,却被严重低估。
就连原著小说,也尚无中文译版。
我明白,因为它是一个印巴裔剧。谁会专门去了解一个无关己事的“他族”呢?
剧场里除了我和Leo,没有遇到其他东亚面孔。纯白人观众我们也只看到了两对,多数是印巴裔家庭。我也是被朋友推荐来的——然而,座无虚席。我们为了避开视线遮挡,全程向前倾着,看完了快三个小时的剧。
看剧的时候,我几次忍不住哭了。黑暗里,我听到身旁不少的声声抽泣。突然有一丝感动——我们是如此不同,却在这里为同一个共同的处境和情感哭泣。
这部剧,是给每一个新融入者、每一个离开家乡的人的。
我还记得剧中作为第一代移民的母亲在父亲葬礼上说的话:
“My husband was a young man. London made him old."
于是,就有了全网第一篇安利此剧的播客。愿你在我们的陪伴下享受它,享受这仅仅两步之遥。
——Sophia & Leo
-时间轴-
2:40 作为剧场里唯二的东亚面孔,身边坐的几乎全是印巴面孔,我们却在黑暗里一起抽泣
9:13 哈佛中国哲学与史学杜维明:文化中国理论与中国性(Chineseness)
13:29 故事梗概:移民英国小镇的三代印度旁遮普邦家庭
16:31 印度版“中国式家长”和跨越文化的触动
26:16 逃离“弃女婴”与“开明君主制”
40:53 文化背景:锡克、旁遮普都是什么?印度教与种姓制度?
47:08 小女儿的出走与“Yellow Fever”
50:30 纯正伦敦腔的“陌生男子”与绝妙留白
59:03 想象中的故乡与身份政治
1:10:00 当肤色问题被搬上舞台:从心照不宣到荒诞可笑
1:34:50 词不达意又模糊的情感才最动人
1:44:38 爱上一个人而非符号
1:48:00 为什么我们故意忽略房间里的大象?
-聊天中谈及的文本-
Sathnam Sanghera《Marriage Material》
杜维明《文化中国:边缘中心论》(Cultural China: The Peripheryas the Center)
李小笼的书桌《从旁遮普英籍移民到武则天:女性如何在父权叙事里创造自我价值?》
易卜生《玩偶之家》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巴巴拉·W·塔其曼《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