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57分钟
播放:
2,776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导语#
上个月,复旦大学校长金力的一番话再次引发热议——高校应该进行手术式的大改革,包括缩减文科招生比例。对于向来以“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著称的复旦大学也开始向文科动刀,人文学科是否真的已经走到了最低谷?
我们是否仍旧只能重复“这个社会越来越不重视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在衰落”,“人文理想在破灭”,甚至对这个时代和社会文明进行彻底批判等带有悲观色彩的老生常谈?在重复了十余年的人文精神式微的叹息后,这场持续发酵的学科危机是否还能催生出新的思考维度?
“对于当下的文科生来说,我们所面对的困境是所学和所用之间的巨大割裂。” 面对新一波来势汹涌的文科裁撤浪潮,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佳晨如此说道。
而刚刚进入北大中文系就读的松松也常有这样的迷思,“有时候我会觉得我们学的专业特别通识,好像是一个谁都能学的没有什么门槛的专业。”
她们的故事,不是关于无休止的文理之争,也不是宏大叙事下对于人文精神的辩护,而是那些站在学院和社会的分叉路口,面对真实困境的挣扎、怀疑和思索。当人文理想遭遇生存命题,个体的经验和情绪或许可以成为重构这场讨论的坐标。
#本期成员#
主持人:CC (搜狐文化编辑,豆瓣 @爱与污秽凄苦)
嘉宾:董佳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小红书 @董佳晨)
松松(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读,搜狐文化实习生)
#时间轴#
02:55 佳晨和小红书“北大找工作”的系列直播节目
06:24 文科生学的更多的是知识而不是技术
07:24 佳晨的“社会学职业化”项目以及社会学知识和现实实践的距离
11:40 文科知识不具有高壁垒,如果让一个文科生重头学量子力学?
16:30 实用≠功利,希望学以致用同样是一种理想主义
19:10 文科生的就业选择有什么?
22:20 从学术道路转向就业的困难
22:40 顶尖高校人文社科院系对学术的推崇
26:00 并不打算做学术的人们为什么要读研究生?
30:00 理工科也面对着学科研和产业的差距
36:20 大学仅仅是学术研究机构吗?
42:20 年轻人的试错成本非常高
46:25 文科生怎么转行?
51:00 文科生要不要主动去学习一些技能?
#制作团队#
主持人:CC
节目统筹:CC
节目制作:CC
Logo设计:王祥
#本期音乐#
椎名林檎:やつつけ仕事
#联系我们#
公众号:搜狐文化
小红书:文化er
搜狐网:搜狐文化
上个月,复旦大学校长金力的一番话再次引发热议——高校应该进行手术式的大改革,包括缩减文科招生比例。对于向来以“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著称的复旦大学也开始向文科动刀,人文学科是否真的已经走到了最低谷?
我们是否仍旧只能重复“这个社会越来越不重视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在衰落”,“人文理想在破灭”,甚至对这个时代和社会文明进行彻底批判等带有悲观色彩的老生常谈?在重复了十余年的人文精神式微的叹息后,这场持续发酵的学科危机是否还能催生出新的思考维度?
“对于当下的文科生来说,我们所面对的困境是所学和所用之间的巨大割裂。” 面对新一波来势汹涌的文科裁撤浪潮,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佳晨如此说道。
而刚刚进入北大中文系就读的松松也常有这样的迷思,“有时候我会觉得我们学的专业特别通识,好像是一个谁都能学的没有什么门槛的专业。”
她们的故事,不是关于无休止的文理之争,也不是宏大叙事下对于人文精神的辩护,而是那些站在学院和社会的分叉路口,面对真实困境的挣扎、怀疑和思索。当人文理想遭遇生存命题,个体的经验和情绪或许可以成为重构这场讨论的坐标。
#本期成员#
主持人:CC (搜狐文化编辑,豆瓣 @爱与污秽凄苦)
嘉宾:董佳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小红书 @董佳晨)
松松(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读,搜狐文化实习生)
#时间轴#
02:55 佳晨和小红书“北大找工作”的系列直播节目
06:24 文科生学的更多的是知识而不是技术
07:24 佳晨的“社会学职业化”项目以及社会学知识和现实实践的距离
11:40 文科知识不具有高壁垒,如果让一个文科生重头学量子力学?
16:30 实用≠功利,希望学以致用同样是一种理想主义
19:10 文科生的就业选择有什么?
22:20 从学术道路转向就业的困难
22:40 顶尖高校人文社科院系对学术的推崇
26:00 并不打算做学术的人们为什么要读研究生?
30:00 理工科也面对着学科研和产业的差距
36:20 大学仅仅是学术研究机构吗?
42:20 年轻人的试错成本非常高
46:25 文科生怎么转行?
51:00 文科生要不要主动去学习一些技能?
#制作团队#
主持人:CC
节目统筹:CC
节目制作:CC
Logo设计:王祥
#本期音乐#
椎名林檎:やつつけ仕事
#联系我们#
公众号:搜狐文化
小红书:文化er
搜狐网:搜狐文化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